?) 點擊上方綠色小喇叭收聽
今天,我來和大家談談如何和孩子制定一個好的家規,又如何讓家規取得應有的效果。我們知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這是每個家庭都很重視的一個基本建設,但是,有很多家長都在說:我們的家規對孩子不起作用了!那么,問題到底出在哪里呢?今天,我來給大家幾條實用的建議!
01
第一,規矩要清晰明確。
小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自控力都是有限的,復雜的規矩很難遵守,所以,家長制定的規矩一定要清晰,明確。要從簡單的規矩教起, 如認真吃飯,按時睡覺等等。
02
第二,溫柔而堅定的執行規矩。
教孩子規矩,不能今天執行了,明天因為懶就放縱了孩子,家長要有耐心,能始終如一的堅持下來,昨天這樣,今天也這樣,在家里這樣,在外面也是這樣。同時,也不因為孩子鬧情緒就輕易改規矩,還是要溫柔而堅定的執行下去。
03
第三,家長要做好榜樣。
你對孩子說要遵守諾言,卻忘了跟孩子約好的游樂場;你說要禮貌待人,轉身卻因為一點小事找服務員麻煩。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言傳身教在日常生活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父母有良好的行為舉止,有良好的情緒控制,孩子通常也更容易學會這些。
04
第四,家長態度要保持一致。
教育孩子最忌諱家長態度不一致,特別是隔代之間,不僅影響父母威信,還很難達到教育效果。所以家長之間要做好溝通,對孩子的教養保持一致,這樣孩子了解到的規矩是一致的,會大大提高孩子學習的效果。
我堅信,世上從來就沒有不受約束的自由。在規則之下的自由探索,才符合社會的標準,也是一個人安身立命根本的修身方式。小小的孩子不懂得這些道理,因此需要家長從細節處耐心的持之以恒的引導。我們愛孩子,但不溺愛。我們給孩子探索的自由,也制定明確的規則界定他們的行為,這樣的小樹苗才不會長歪掉。每一個規則的制定和遵守,都有愛和鼓勵作為支撐以內化為自律,而不是強制。規則與自由的統一和協調,才是父母給予孩子有智慧的愛,負責任的愛,能滋養他們一生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