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關心我內心的想法
我真的不明白爸爸媽媽為什么不了解我真正在想什么,為什么他們要干涉我的思維,總是要我順著他們指好的路往下走?我不是軀殼,我有靈魂我也有我的思想,我有大腦我也會自己思考。
2
似乎只有大人的事才最重要
爸爸媽媽對我的事情總是不以為然,好像只有他們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我們這些“小孩子”的事都不值一提。所以,現在我有煩惱我根本就不和他們說,反正說了也沒用,他們也不會重視我,也不會安慰,有時候甚至還會笑話,說什么“這點兒小事有什么,沒關系”。
3
對我提各種要求,自己卻都做不到
為什么父母要求我們的事情自己卻做不到,我們來指出父母的錯誤那就是頂嘴,而他們用吼叫的口氣來教訓我們就是循循善誘,在他們眼里,好孩子和壞孩子的區別只有一個現象可以證明,就是夠不夠聽父母的話。
4
總認為我還小,什么都不懂
家里的事情父母很少和我說,總認為小孩子什么都不懂。時間長了,我也認為我們之間的代溝很大。我們現在叛逆一點,在他們眼中就叫“混”;我們現在奇思妙想、標新立異,在他們眼中就變成了“胡來”。年齡的差距所產生的代溝越來越深,越來越大,好似東非裂谷帶,無法逾越。
5
沒耐心聽我的真實想法
我根本沒有辦法和爸爸媽媽說話,對我的一些意見,他們總認為很荒謬,是狡辯、找借口,許多事情他們根本不征求我的意見,也從來不愿聽我的解釋。
6
跟我“聊天”,話題只有“學習”
父母除了每天給我塞一堆好吃的,就是沒完沒了地問我學習的情況,這樣讓我感到很厭煩,總感覺話不投機。在家里爸媽每天說的最多的話就是要把學習搞好,什么成績了、作業了、考試了、分數了……
7
拿我跟“別人家孩子”比較
他們整天拿和我在一個小區的同班同學比較,總是和我說,你看人家怎么怎么,你又怎么怎么;“為什么同一個班,你這次考得沒人家好”之類的“質問”,讓我感到非常失落,感覺自己什么都不如別人,一點兒自信都沒有。其實,我也有自己擅長的事情,為什么得不到鼓勵呢?
8
用冷冰冰的大道理代替心貼心的交流
每次我鼓起勇氣和他們說心里話的時候,他們總是先哆嗦一大段的道理,還會擺出一副“我是大人”的架子,然后把自己的思想傳輸給我,實際上只有我贊同他的觀點,他們才不會繼續說下去,如果我不贊同,他們就會一直往下說,直到我很不樂意地接受為止。其實,我更希望能夠平等的交流,即便我的某些想法他們不接受,也能夠尊重我表達的權力。
9
用發火的方式代替平心靜氣的教育
上周剛開完家長會,回家就狠狠地批了我一頓。其實,每次考砸了,或者在學校犯了錯誤,我自己也知道做得不對,如果平心靜氣地跟我溝通,我會更愿意改正的,誰不想成為更好的自己呢?
10
最后,如果我做了父母……
如果我以后做了家長,我不會每天都對孩子板著一張臉。我會和孩子做好朋友,和他聊天、談心,讓他把心里的想法和委屈都講出來。一個能夠理解我們、能和我們平等交流的父母,是我多么渴望和需要的啊!
(來源: 蓉名師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