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醫學水平的不斷進步,產檢的不斷完善,我國對出生人口素質也在逐漸提高。但某些先天畸形或疾病,如自閉癥、腦癱、單基因疾病等無法通過產檢檢查出來近些年來。因此幫助腦癱兒童進行康復訓練和治療就顯得十分重要。本文就腦癱兒康復治療的主要方面和所對應的訓練方法進行介紹。
抬頭訓練
用手輕輕扶助頭部,讓孩子感受正確的體位。對頭向后仰者,要壓著雙肩并扶他的頭前傾,對坐位兒童頭后背者,將他的兩上臂放前,按他的胸部使他的頭傾向前,將他的雙下肢入在你張開的雙膝上,使他雙髖屈曲。對不能抬頭者,從仰臥位拉起時頭會向后垂,應扶住他的雙肩慢慢的抱起來。當你扶起時使他頭轉向一側,會幫助他的頭向前豎起。在其胸下置放小枕頭,或毛巾卷令其俯臥上,用聲音逗他,使他一點點抬頭,逐漸增加其保持時間。
頸部訓練
讓孩子趴在床上,迫使孩子進行頸部肌肉的訓練。
肢體訓練
進行肢體旋轉鍛煉,一只手放在肩膀上,另一只手放在胯骨上,向相反方向擰著持續壓迫。
翻身訓練
患兒取仰臥位,將翻動側的下肢屈曲,并協助患兒借助下肢力量進行翻身:握住翻動側上肢,使其呈外展、內收位,協助患兒進行軀干翻動。注意,動作力度要適中,不可對患兒進行強拉強拽。翻身主要靠頭有力的挺起,肘的支撐和身體扭轉充分完成。使小兒仰臥或側臥在大毛巾、大浴巾、吊床上,使之傾斜翻身。仰臥位,向反對側充分屈曲一側膝關節。或向反對側伸展上肢,直到能翻過來。對肢體緊張兒童,先將他后臀抬離地面,用手握其手足卷成像個球,從一邊滾向另一邊,使他的身體放松,可左右翻滾。訓練他從側臥位翻身,活動他的腿,扭動他的身體。同時握住前臂,鼓勵他轉頭并將前臂轉過來。
坐起訓練
將患兒放在有靠背的椅子上,用布墊將雙腿分開,并在其面前放一小桌以利于其活動雙手,借助外界力量建立坐姿反射。將他雙腿分開坐在你的膝上,活動你的膝,使他輕輕向一側傾斜,鼓勵他穩定自己。或向下壓住他的髖部幫助他坐起,將他傾向另一邊。從后方握住其髖部,輕輕將他推向一邊,讓他把握自己,向不同方向轉身坐。將他向另一邊傾斜,向一邊側坐。鼓勵他用一只手向不同方向伸。幫助其另一只手伸直,使他能支撐自己。
爬行訓練
爬行運動是直立運動的基礎,腦癱患兒進行爬行訓練,不僅能改善上下肢的運動功能,而且可使患兒的上下肢動作變得協調,運動和姿勢顯得更對稱。選容易回旋的場地,使之俯臥,將玩具離開他擺放,叫其用一只手去抓,如果同側下肢不能屈曲,要幫助進行。開始時擺晃玩具逗引,再調向反方向叫他捉取。翻身完了時,輕輕按體,來限制其移動,如能完成腹爬動作后,拉長距離,用發聲玩具或活動玩具引逗,作伸手捉取游戲。能爬動時,移動玩具向前,并幫助其屈曲膝部,腳小兒蹬幫助者手掌,來向前爬進。緊緊握住足跟,足尖向外的使下肢外旋,誘發其屈曲。接著用手掌頂足底叫他強蹬,相應的兩肘交替的前進。
站立訓練
對于站立時足跟不能著地的患兒,可對其足底進行反射訓練,用四指握住其足跟并用手掌壓向足心,以使足跟向小腿方向背屈。必要時,可佩帶矯正器以輔助訓練。要想站立,必須協會使用腿部肌肉,尤其是臀部、膝部的伸肌,腿肚子肌肉用力,將支持上半身重量的重心線放在兩足之間。蹲位和坐位站起來,可叫他坐在小凳上,在前方扶住膝蓋,注意矯正尖足和剪刀步,叫他練習站立,可以訓練立位平衡,下肢的隨意性,以及矯正痙攣型腦癱的剪刀布、尖足。抓立、機票扶著臺子站、體驗立位的感覺。幫助者可扶髖部幫助保持平衡,鼓勵不要害怕。再練習一只手抓站、或兩手交替去拿玩具,慢慢練習在交替時使支持的手撒開。僅能站還不夠,一定要學會自己站起來。腳小兒先坐在凳子上,固定膝部反復做起立訓練,從幾秒鐘到幾分鐘。同時換凳子和木箱,擺兒童喜愛的玩具,叫他站立去拿取。
邁步訓練法
訓練小兒各方的支持反應,可從后邊輕輕支持膝部,向前、后、左、右大的擺動,使身體保持平衡。并訓練足跟能移動,站時立穩足跟著地。立位平衡的練習,前移時重心在足跟,后移時抬起足尖,保持平衡。邁步時,體重先移向一只腳而破壞了平衡,使另一只腳邁出一步。所以先要有一條腿承擔體重的準備,重心前移,同時另一腳邁出。步行時反復練習,也要訓練向側方、后方邁出。
語言訓練
語言治療要在嚴格的評定基礎上進行,常用訓練的方法:游戲療法,手勢符號的訓練,未學會語言符號患兒的訓練,語言符號,詞匯的擴大,詞句訓練,表達訓練。
智力訓練
康復訓練的最終目的是讓腦癱孩子與正常孩子生活在一起,避免心理障礙。在生活中,早發現,早治療,以免延誤最佳治療時機。
來源國際康復會議與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