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闡釋
作文的結構是作文的骨架,如同建造大樓的骨架一樣,只要合理地安排好作文的結構,在骨架上“添磚加瓦”,把作文“大樓”建造起來就容易多了。下面主要講幾種常見的作文結構。
寫作導航
一、總—分—總式結構
總—分—總式結構是指先總體概括全文主題或中心思想,然后從各個不同的方面來敘述與主題有關的事件,最后點題總結全文。如《我的家鄉》
二、并列式結構
并列式結構是指在寫作文的時候按照并列的方式來組織材料,從不同的角度或層面來寫同一個人或同一件事情。如《我的同桌》:
三、小標題式結構
小標題式結構是指將文章分成若干個小標題統領的具體內容。各標題之間的材料都從不同方面為文章主題服務,這些小標題是對相應內容的總結。如《四季贊歌》:
標題一:春天的溫柔
標題二:夏天的熱情
標題三:秋天的喜悅
標題四:冬天的潔白
四、欲揚先抑式結構
欲揚先抑式結構,首先點出對人物的最初印象,然后寫如何通過事情改變看法,最后寫對自己的啟發。如《小能人巴布》:
先抑:巴布和我做同桌,我不喜歡他。
后揚:巴布愛讀書,樂于助人,我非常佩服他。
五、倒敘式結構
倒敘手法,先交代故事的結局或高潮部分,用來吸引讀者,再按順序敘述事件。如《一件新鮮事》:
開頭:調皮的明豆居然成了模范生。
中間:明豆非常調皮,經常搞惡作劇。
新來的班主任對癥下藥,讓明豆心服口服。
明豆把精力放在學習上,進步非常快。
習作實練
1.請以“美麗的公園”為題,完成下面的習作練習。
你要描寫的公園是:
請寫下你看到的景物的特點,靜態及動態(用上比喻或擬人)。
提示:
1.寫公園的整體景觀
2.寫公園的四季變化
3.寫公園某處的風景
4.寫公園景色在一天中的變化
佳作展評
校園“葉”色正濃
春天,春姑娘帶著春風和春雨,把一片片小小的嫩葉拉出來和她們一起做游戲。
微風吹拂,嫩葉輕輕地抖動著。春雨來時,嫩葉上就會滾下一顆顆“珍珠”。陽光一照,那一顆顆“珍珠”就會發出耀眼的光芒。(開頭不交代要寫的地方,直接寫春天,一下把讀者帶入美麗的畫面中去。)
夏天,到天鵝湖旁看看,湖中的一把把“小雨傘”正為湖中的小魚兒撐著,那是
碧綠的荷葉。那一朵朵亭亭玉立的荷花仙子和一把把“小雨傘”是夏天天鵝湖最美的景觀,而游戲其中的調皮的小魚兒則更為荷花、荷葉增添了幾分生機。每到大課間時,我們就會趴在湖邊的欄桿上盡情地欣賞這美麗的景色。
秋天,秋阿姨給校園里的各種樹都穿上了金黃色或者火紅色的舞會盛裝。她們用
盛大隆重的儀式迎接美好的秋天。菊花姑娘也不甘落后,她們像裝滿了顏料的調色盤,(比喻手法,生動地表現出菊花的形狀與色彩。)在金黃色和火紅色葉子的襯托下顯得無比高貴,如一個個穿著漂亮裙子的婀娜少女,秋風掠過,它們隨著盛裝的樹們翩翩起舞。
冬天,在這無比寒冷的季節里,花兒們都凋謝了,此時的葉子更加引人注目。那些已經枯黃的葉子隨風舞動,像一只只枯葉蝶在樹間飛來飛去,又像一片片書簽從天而降,似乎在告訴我們要好好讀書學習,讓書香飄滿校園……(把樹葉想象成書簽,想象合理,過渡自然。)
我們學校的葉子在春夏秋冬都有不同的變化,而我越來越勤奮了,知識越來越豐
富,學習、生活的能力越來越強,將來我一定會成為祖國這棵巨樹上一片引人注目的美麗葉子。(最后深化主題,由“葉”想到祖國和自己。)
學習與借鑒
選材:文章寫校園的一年四季,抓住了“葉”色的不同進行描寫——春天的嫩葉,夏天的荷葉,秋天的黃葉,冬天的枯葉,充分展現出校園的美。
主題:文章由校園的葉子想到自己要成為“祖國這棵巨樹上一片引人注目的美麗
葉子”,深化了主題,使文章更有內涵。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