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機派位志愿填報與派位結果一覽表
紅網時刻3月21日訊(記者 周丹 通訊員 黃軍山)今年,長沙將繼續推行陽光招生政策,堅持“公辦不擇校、擇校到民辦”,鞏固中小學招生入學改革成果。立足公平,規范城區民辦學校初中招生,實行微機派位和自主招生相結合,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招生同步的政策。
那么,今年的微機派位怎么派、何時派?民辦學校的派位計劃具體是什么情況?志愿填報有何要特別留心的呢?紅網記者為您一一梳理。
派位對象有哪些?
1.公辦學校
①除被初中學校(含公辦學校、民辦學校和子弟學校)錄取的特長生(含特色招生)、配套生外,其他以多校劃片方式升學的小學畢業生。
②單校劃片、對口升學(含子弟學校招收的系統子弟)的學生,直接錄取到對應初中學校,不參與公辦志愿填報與微機派位。(計算機派位系統中視為“志愿批”)。
2.民辦學校、子弟學校
①志愿填報了民辦學校、子弟學校,公辦志愿未派中或雖派中公辦志愿但選擇民辦優先的小學畢業生;
②志愿填報了民辦學校、子弟學校,單校劃片(對口升學,含子弟學校招收的系統子弟)的小學畢業生。
③子弟學校義務教育階段實行一費制全免,民辦學校招收的特長生、微機派位生等均按民辦學校的收費標準收費。
微機派位到底怎么派?
1.公辦學校。依據當年派位計劃數和學生志愿填報人數進行,當志愿填報人數小于或等于志愿學校派位計劃數時,計算機派位系統依據學生志愿自動分配到該志愿初中學校;否則按照計劃人數隨機分配到該小學對應的初中學校。
2.民辦學校、子弟學校。依據當年民辦學校、子弟學校派位計劃數和學生志愿填報人數進行,當志愿填報人數小于或等于志愿學校派位計劃數時,計算機派位系統依據學生志愿自動分配到該志愿初中學校;否則按照計劃人數隨機分配到該志愿初中學校。
3.捆綁派位。微機派位志愿填報前,家長可以自愿申請雙(多)胞胎子女以捆綁方式派位。一旦申請捆綁派位,申請到同一所初中學校既包括公辦學校,也包括民辦學校和子弟學校。微機派位志愿填報前未申請以捆綁方式派位的雙(多)胞胎子女,視為自動放棄,過期不再受理,不能以捆綁方式安排入學。
微機派位范圍在哪里?
1.公辦學校
區教育局根據各小學學校參加微機派位的畢業生人數,結合對應初中學校招生計劃數,制定微機派位指標分配方案。
2.民辦學校、子弟學校
市教育局根據民辦學校、子弟學校申報計劃,核定其總計劃、特長招生計劃和派位計劃。民辦學校、子弟學校的派位計劃面向城區所有自愿選擇的小學畢業生。
重點關注!民辦學校派位計劃
與公辦學校合作辦學的民辦學校(12所),派位計劃占學校招生計劃總數的50%,其余為自主招生計劃。分別是:青竹湖湘一外國語學校、湖南廣益實驗中學、怡雅中學、中雅培粹中學、湘郡培粹實驗中學、中加學校、明達中學、湘郡未來實驗學校、岳麓區郡維學校、岳麓區培圣學校、湘一立信實驗學校、長沙市思沁中學。
未與公辦學校合作辦學的民辦學校(2所),派位計劃占學校招生計劃總數的20%,其余為自主招生計劃。分別是:同升湖實驗學校、雨花區金海中學。
子弟學校派位計劃詳解
子弟學校參照民辦學校的招生政策,均為公辦背景,派位計劃占學校招生計劃總數的50%,其余為自主招生計劃。分別是:湖大附中、中南大學一附中、中南大學二附中、科大附中。
地質中學實行過渡期,其總招生計劃的50%作為自主招生計劃,其余為公辦派位計劃。
子弟學校招收系統子弟,按照對口升學的方式錄取,錄取人數計入派位計劃數。
志愿填報全攻略
公辦志愿填報。學生(家長)根據畢業小學(或跨區組)對應分配的初中學校以及派位計劃數,選擇其中一所公辦學校填報志愿。
民辦志愿填報。學生(家長)在充分了解民辦學校、子弟學校辦學理念、師資水平、基礎設施、招生計劃、收費標準、教育質量和辦學特色的基礎上,自愿選擇一所民辦學校或子弟學校填報志愿。
實行多校劃片的小學畢業生可同時填報一所公辦學校志愿和一所民辦學校志愿,其中公辦學校志愿為必填項,民辦學校志愿為選填項;如未派中志愿學校需通過自主招生方式入讀民辦學校、子弟學校的,必須填報民辦學校或子弟學校志愿。學生在填報民辦學校志愿時,必須選擇公辦學校志愿優先還是民辦學校志愿優先(學生只填報公辦學校志愿,不填報民辦志愿時,計算機系統自動視為公辦志愿優先)。
④單校劃片(對口升學,含子弟學校招收的系統子弟)的學生,若自愿選擇民辦學校或子弟學校就讀,必須填報一所民辦學校或子弟學校志愿(計算機系統自動視為民辦志愿優先)。
已被提前錄取的特長生(含特色招生)、配套入學學生,不再參加微機派位和民辦、子弟學校的自主招生。
微機派位后參與民辦學校、子弟學校自主招生對象
志愿填報了民辦學校、子弟學校,未派中志愿學校的學生(含單校劃片、對口升學的學生,子弟學校招收的系統子弟),可參與民辦學校、子弟學校的自主招生。
招生日程安排
4月1日—15日,外地回長、跨區升學以及配套入學的學生須完成“長沙市普通中小學入學報名系統”網上報名。
4月20日—26日,經審批的部分初中學校(含公辦、民辦和子弟學校)開展特長生招生、特色學校招生。配套學校辦理報名資料現場驗證和復核手續。
5月20日前完成配套入學資格審核,確定配套入學名單;審定并下發提前批招生預錄名單。
5月中旬,區教育局指導各畢業小學做好數據核對。
5月25日,區教育局指導各小學完成微機派位學生志愿填報,并組織外地回長生、跨區生進行微機派位志愿填報。
6月15日上午,全市統一在天心區舉行2019年城區小學升初中聯合微機派位。
6月16日,公布初中學校微機派位結果。
6月16日,民辦學校、子弟學校對外發布學校自主招生實施方案。
6月16日-30日,未派中志愿學校的學生自愿選擇民辦學校、子弟學校就讀的,攜帶戶口簿、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報告書等資料到民辦學校、子弟學校參與自主招生。
7月10日前,民辦學校、子弟學校根據簽訂的《自主招生承諾書》,向市教育局上報自主招生預錄名單。
7月中旬,市教育局審定預錄名單,確認錄取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