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重點:
1. 一般而言脂肪肝具有可逆性;
2. 嚴重脂肪肝置之不理,可能轉變成肝炎甚至肝癌;
3. 控制脂肪肝三大護法:管住嘴,邁開腿,遵醫囑;
單位體檢結束,很多拿到體檢報告的小伙伴們被告知有“脂肪肝”,多數人認為脂肪肝沒什么癥狀,不需要把它當回事兒,也不用認真治療。殊不知,我國脂肪肝患者人數近年來不斷攀升,發病率達20%-30%,已取代病毒性肝炎成為第一大肝臟疾病。今天,我們就來說說 “脂肪肝”到底是怎么回事。
圖片源自網絡
1
什么叫做“脂肪肝”?
脂肪肝,顧名思義,指的是肝實質細胞脂肪變性和脂肪過度堆積的一種臨床病理綜合征。
正常情況下,肝臟中脂肪含量不超過肝臟重量的3%~5%,如果因為肥胖、營養失調等原因破壞肝臟對脂肪代謝的平衡,導致脂肪非正常聚集在肝細胞中,當肝內脂肪含量超過肝臟重量的5%時可稱為脂肪肝。
通常脂肪含量占肝臟重量的5%~10%即為輕度脂肪肝,10%~25%為中度脂肪肝,超過25%為重度脂肪肝。在臨床上,根據有沒有長期過量的飲酒分成了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
脂肪肝雖然是可逆性病變,但如果脂肪肝已經影響了肝功能,不及時治療,單純性脂肪肝就會發生肝炎,長期持續發展下去,進而出現肝臟纖維化,這種纖維沉積越來越多,就可能發展為肝硬化,甚至肝癌。
2
什么人會得“脂肪肝”?
1)肥胖的人:肥胖是脂肪肝形成的主要原因,當脂類物質過多時,肝內載脂蛋白不足以結合全部的脂肪,剩余脂肪沉積在肝細胞內形成肥胖性脂肪肝。肝內脂肪的堆積程度和體重是成正相關的,所以越胖越容易發生脂肪肝。
圖片源自網絡
2)愛喝酒的人:長期飲酒的人容易患上酒精性脂肪肝,絕大多數長期嗜酒的人肝臟都有脂肪浸潤。據統計分析,每天飲酒超過80~160克的人,酒精性脂肪肝的發生率增長5~25倍。
3)糖尿病患者:最新數據統計分析糖尿病患者中約58%的人可發生脂肪肝,特別是成年患者。因為成年后患糖尿病的人中約50%~80%是肥胖者,脂肪肝既與肥胖程度有關,也與進食脂質食物或含糖食物過多有關。
4)營養不良的人:脂肪肝一般被認為是吃得太多、吃的太好所造成的,然而,當攝食不足、消化障礙等原因引起營養不良,導致體內蛋白質缺乏、肝臟不能合并載脂蛋白(運輸脂肪的工具),脂肪在肝內堆積,也是引起脂肪肝的重要原因。
5)快速減肥的人:過度節食、只素不葷、瘋狂運動或其他快速減輕體重的措施可導致體內沒有足夠的糖用以分解功能,進而引起脂肪分解量短期內大量增加,導致脂肪肝。值得注意的是,年輕女性的脂肪肝發病率近年來呈快速增長態勢,大部分與過快過急的減肥降重有關。
圖片源自網絡
6)濫用藥物者:藥物進入體內需要經過肝臟解毒,某些藥物或化學毒物如四環素、降脂藥物、保健品以及砷、鉛、銀、汞等也會傷害肝臟,這些藥物可干擾脂蛋白的代謝,長期濫用會增加藥物性脂肪肝形成的幾率。
3
得了“脂肪肝”,會有哪些表現?
輕、中度脂肪肝患者大多數沒有什么臨床癥狀,偶有疲乏感,患者通常是在體檢時偶然發現。
重度脂肪肝可有食欲不振、疲倦乏力、惡心、嘔吐、黃疸、右上腹隱痛等。
肝功能檢查可以發現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堿性磷酸酶、谷氨酰轉肽酶增高,嚴重時還可以出現膽紅素增高。
4
得了“脂肪肝”,應該怎么做?
1)找出病因,糾正不良習慣:營養過剩、肥胖者應嚴格控制飲食,使體重恢復正常,控制體重是治療肥胖性脂肪肝最有效的方法;對于長期大量飲酒所致的酒精性脂肪肝,應及早戒酒;合并脂肪肝的糖尿病患者需合理控制血糖和血脂,改善胰島素抵抗。
2)調整飲食結構:三餐膳食調配合理,限制攝入過多的高脂、含糖食物,合理控制熱能,補充足夠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不吃零食,睡前不加餐,提倡高蛋白質、高維生素、低糖、低脂肪飲食;
3)適當增加運動:選擇有氧運動作為減重的主要運動方式,比如慢跑、快走、騎自行車、太極、瑜伽、跳舞、打羽毛球、跳繩和游泳等,每周3次以上,從小運動量開始逐步達到適當的運動量,運動時間30分鐘以上。值得注意的是,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運動時需預防低血糖。
4)謹慎用藥:選用藥物時要慎重,謹防藥物的毒副作用,避免或盡量少用對肝臟有損害的藥物;切勿擅自服用保肝藥物或保健品,避免進一步加重肝臟的負擔。
5)藥物治療,定期復查:對于伴有明顯轉氨酶升高者,請及時就醫,完善檢查,在專科醫師指導下服用護肝藥物,3~6個月復查1次肝功能和B超,定期隨訪。
想要遠離“脂肪肝”,記住“管住嘴、邁開腿”,養成良好的飲食與生活習慣,甩掉肝臟內的脂肪。
參考文獻:
1. Brar G, Tsukamoto H. Alcoholic and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global perspective and emerging science. J Gastroenterology. 2019.
2. Umair Lqbal, Brandon J, Perumpail, et al. The Epidemilology, Risk Profiling and Diagnositic Challenges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Medicine. 2019.
作者:徐曉平,湖南省人民醫院消化內科醫師,博士,掌握消化內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參與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和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各1項,申請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和博士啟動項目1項;發表SCI論文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