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玩手機的孩子更有優勢?BBC紀錄片顛覆認知,聰明的父母這樣教娃用手機

1

身邊有位媽媽說,她不能看到老公玩手機,更不能看到兒子玩手機,一看到就火大。

無法忍受老公玩手機是覺得他懶,就知道玩游戲,簡直就是浪費生命!

見不得兒子玩手機,是擔心——

手機毀眼睛啊,還耽誤學習

久坐胖,還容易駝背

看慣了視頻,他不愿讀紙書啊,還影響專注力

整天網上聊,容易孤僻,多影響社交

沉溺「垃圾快樂」,也不利于深入思考啊……

最最要緊的是,怕像他爹那樣,上癮啊!!!

圖源:BBC紀錄片《北鼻異想世界》

這是典型的科技焦慮

其實,對孩子用電子產品的擔心,或輕或重,每個當媽的都有。

2

觸屏時代(The Touch-Screen Generation),每個人擁有不止一個屏幕,手機、ipad、電腦(當然還不止這些,為便于表述,下文會用手機代指各種讀屏設備),人們借助一塊塊屏幕購物、娛樂、學習、社交……

我們這一代,經歷了觸屏從無到有的過程,而我們的孩子,一出生,世界就是這個樣子。

他們是觸屏時代的原住民,對他們來說,玩手機就跟吃飯、睡覺一樣正常。

圖源:BBC紀錄片《北鼻異想世界》

在這種情況下,不讓孩子玩手機,非但不是保護,反倒可能是一種扼殺。

而且,電子產品作為雙刃劍,也能給孩子帶來很多成長的優勢

BBC 紀錄片《北鼻異想世界》里,認知心理學家蒂姆·史密斯,收集了 715 個樣本,并邀請了 6 名嬰兒(其中 3 名是平板電腦使用者)做了 3 組對比試驗,試圖發現兒童動作發育與觸摸屏使用之間的關系

結果發現,在大運動,比如,走直線、爬、跑、跳等方面,兩組孩子的差異不大。

圖源:BBC紀錄片《北鼻異想世界》

但在精細運動,比如畫直線、搭積木等方面,使用觸摸屏的寶寶則表現出了更好的精細動作技巧。

圖源:BBC紀錄片《北鼻異想世界》

蒂姆認為,觸摸和滑動觸摸屏,能促進精確度和靈巧性。這表明了真實世界和屏幕學習的相互轉化。

當然,這只是一個很小的樣本,但它提醒我們轉換思維:從對孩子觸屏的擔憂,轉向智慧指導他們的駕馭工具

說到底,電子產品,只是一個工具。

它是游戲機、電子保姆,還是學習機,完全取決于家長的引導。

3

如何引導孩子用手機,才能利大于弊呢?

1)做好「守門員」

孩子肯定要接觸手機,與其阻止不如做好「守門員」,幫他篩選優質的內容。

怎么篩選呢?

國外有專家翻閱了 200 篇文獻,給出了幫孩子挑選 APP 的 4 個標準(挑選其他屏幕內容也可參考)。

? 開腦洞 or 殺時間?

主要看它是能促進孩子積極思考,還是被動接受

讓孩子被動看視頻、聽故事;或者簡單重復同一類動作(比如,切水果),沒有「思維參與」的,基本可以排除。

? 集中精力 or 分散精力?

一些 App 為了「強化功能升級」,會增添很多花哨的附加功能,比如更換界面、音效、升級裝備等等。

比如,一些電子書類的 APP,雖然形式更新穎,但孩子一會兒點亮畫面,一會兒調節音量,反倒不利于專注

? 有沒有考慮到娃的現實遷移能力?

比如,是單純教孩子這是三角形、圓形,還是會借助披薩、蛋糕,讓孩子了解圖形的現實意義?畢竟孩子學知識,是要運用到真實生活中去的

? 有無社交互動?

同伴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有學習,有分享,有回應,有互動,孩子會更有「參與感」,主動學習的勁頭也會更大。

此外,一定要選擇符合孩子年齡的內容。比如,美國兒科學會(AAP)就曾推薦家長借助 Common Sense Media(www.commonsensemedia.org)等網站,來幫孩子挑選適齡的應用、游戲、動畫等。

2)時間管理做起來

孩子多大可以接觸電子屏幕?

1999 年,美國兒科學會的建議是:2 歲以前,電子屏幕零接觸。

到 2016 年,就放寬到了 18 個月

2019 年 4 月,世衛組織發布的一項最新指南則表示,1 歲以下的嬰兒不應接觸電子屏幕,2~4 歲的兒童每天不應超過 1 小時的「久坐屏幕時間」。

在全民觸屏的趨勢下,孩子接觸屏幕的年齡也越來越小

圖源:BBC紀錄片《北鼻異想世界》

那每天可以玩多久呢?

AAP 給出的建議(2016)是:

18 個月以下,僅可使用視頻聊天。

18~24 個月,應選擇高質量的節目,并與孩子一起觀看,以幫助他們理解。

2~5 歲,每天不得超過 1 小時,且應觀看高質量的節目。家長應與孩子共同觀看,以幫助他們理解和應用。

6 歲及以上,父母可以跟孩子約定屏幕時間和電子設備類型,確保不會影響睡眠、鍛煉等。

參照這些標準,我們可以通過讓孩子認鐘表,比如,長針指到 6 ,就可以看動畫片了;指到 12 就要關掉。或者用沙漏、鬧鐘,讓孩子更直觀地感知時間。

有媽媽留言說,他們家從孩子 2 歲引入鬧鐘,現在孩子 5 歲,從不用大人催。

孩子姥姥剛到他們家,不知道這個事,去提醒孩子關 ipad,孩子說:姥姥,你不用叫我,鬧鐘會「叫」我的。

看到了吧?用好電子產品的關鍵是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保持習慣,這樣電子產品才能變成孩子學習的工具,而不是娛樂沉溺的「游戲機」

3)跟孩子一起玩

很多人給孩子手機,就是為了讓他去一邊玩。

我也用過這招,很好用呀。再難搞的熊孩子,給他一部手機,就會變得安靜省事。

但這種把孩子交給電子保姆的做法,真的只是偷懶之舉

以往的很多研究都表明,雖然幼兒可以借助屏幕學習技能和解決問題的策略,但他們很難實現遷移,無法將所學應用到現實環境中(Hirsh-Pasek et al.,2015)。

父母和孩子一起玩手機,則可以彌補這一點,幫助孩子理解和轉化。孩子可以從與父母的交流中學到更多東西(Takeuchi & Stevens,2011)。

圖源:BBC紀錄片《北鼻異想世界》

《孩子,別玩手機了:觸屏時代的七個育兒關鍵》一書的作者德沃拉·海特納,是探索數字時代育兒方法的權威,她認為,避免孩子淪為「屏控」,最關鍵的一點是:家長要學會影響,而非控制孩子

很多孩子看起動畫就停不下來,我家小妞曾經也這樣。為了找到讓她不哭不鬧「停下來」的辦法,我們就陪她一起看(知己知彼嘛)。

陪看了一段時間,我發現,小妞說話的「梗」很多都來自她看過的動畫,不陪看,你是聽不懂的。

我們靈機一動,那就把動畫延續到生活中唄,看完就角色扮演,孩子能盡興,學得也徹底。

現在小妞看到好玩的地方就會主動停下來:「媽媽,我們也可以這樣玩!」

既是陪伴,又能引導。這正是跟孩子一起玩、共享屏幕時間的用意。

4. 小 結

為了保護孩子,我們不能假裝科技不存在。

就像游泳,一些家長擔心孩子溺水,就盡量讓孩子遠離水域,而聰明的家長,則會教孩子游泳的技能,讓他能駕馭水。

圖源:BBC紀錄片《北鼻異想世界》

現在很多幼兒園都引入了電子設備來輔助教學,還有很多家長在給孩子報班學編程。在這種大背景下,孩子若不能及時掌握駕馭數字設備的技能,日后的生活和工作必將倍感掙扎。

我們要發揮家長的智慧,一方面做好時間管理,給孩子挑選優質內容;另一方面,增強父母的影響力,密切親子關系,讓電子設備成為孩子多彩生活的一小部分,而非全部

孩子的生活越充實,越愿意放下電子產品。不信你試試!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家長最值得陪孩子觀看的100部BBC紀錄片(上)
最適合學習英語的100部BBC紀錄片(家長必備!)
家長應陪孩子觀看的100集BBC經典紀錄片
教育篇:家長最值得陪孩子觀看的100部BBC經典紀錄片
最值得家長陪孩子觀看的100部BBC經典紀錄片 !
孩子兩歲前不該看電子屏幕?“懶惰父母”:我才不聽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板桥市| 漯河市| 大安市| 宁河县| 井冈山市| 宁波市| 宿州市| 内乡县| 察隅县| 镇远县| 太谷县| 浦城县| 武穴市| 铜川市| 沙湾县| 山东| 金山区| 宜城市| 东兴市| 志丹县| 合水县| 吉木乃县| 霍州市| 定南县| 孟津县| 封丘县| 松滋市| 西贡区| 庆城县| 隆昌县| 武冈市| 泰州市| 巴彦淖尔市| 安图县| 顺平县| 苗栗县| 凤山县| 舞钢市| 新绛县| 布拖县| 沅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