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頸鹿是世界上現存最高的陸地動物,成年的長頸鹿身高可達6-7米,它的長脖子一直是令人驚嘆的特征。
壹一?
進化來的長脖子?
生物課本常常將長頸鹿當成支持進化論的證據,其故事稱:“古代的長頸鹿,有頸長的和頸短的,頸的長短是可以遺傳的。在環境條件發生變化,如缺乏青草的時候,頸長的可以吃到高處的樹葉,就容易生存下來,并繁殖后代。頸短的長頸鹿吃不到足夠的樹葉,活下來的可能性就很小,留下來的后代也更少,經過許多代以后,頸短的就被淘汰。因此我們現在看到的長頸鹿都是頸長的。”
——自然選擇確實能淘汰不適應環境的動物,但進化論的難點是能適應環境的精妙的長脖子是怎么樣“進化”形成的?
貳
長頸鹿是一個精妙的系統
1. 現存陸地動物最強大的心臟,約60厘米長,每分鐘跳動約150次,能產生約為成年人3倍的血壓(約300毫米汞柱)。
2. 厚實堅韌的血管壁,能承受極高血壓的沖擊,而不會破裂或滲漏。
3. 頭部的網狀血管組織,形狀如海綿,動脈血液在流入大腦之前首先流經此“海綿”,它能吸收血液和穩定血壓,當長頸鹿低頭喝水時,“海綿”緩緩吸收血液,保護大腦和眼睛等比較脆弱的器官避免受到過高血壓的沖擊。
4. 頸靜脈有一系列防止倒流的瓣膜,當長頸鹿低頭時,這些瓣膜會立即關閉,防止頸部血液倒流沖擊大腦。
5. 堅韌和緊致的四肢皮膚:高血壓使小傷口也會大量出血,但長頸鹿的四肢皮膚非常堅韌,叢林中的尖刺荊棘也難以刺穿。緊致的四肢皮膚還能壓縮血管,防止血液因重力聚集在四肢,防止腦部缺血。科學家依照這一原理,設計出高速戰機駕駛員的抗荷服,其中有自動調節的氣囊能壓迫血管,限制血液大量流出或流入大腦,從而解決了飛機在突然加速時飛行員腦部缺血或過度充血的問題。
叁
不可簡化的長脖子
長頸鹿的“長脖子”、“厚血管”、 “高血壓”、“緊皮膚”是個精妙配合的系統:
● 如果沒有高血壓強力的供血,長脖子上的大腦就會供血不足,緊致勒緊的下身皮膚會使四肢缺血,會導致暈闕和奔跑速度變慢。
● 若沒有厚血管,高血壓又會讓全身多處血管破裂,導致動物直接死亡;若沒有頭部網狀血管和頸靜脈瓣膜,這只可憐的長頸動物每次喝水可能都會暈倒。
● 高血壓需要強力的心臟和更快的心跳頻率,這意味著要消耗更多的能量。若沒有長脖子,簡直就是巨大的浪費,還可能造成頭疼頭暈等問題。
可見這些身體特征單獨存在是沒有生存優勢的,甚至有害,因此它們必須同時出現,精確配合得恰到好處才能讓這個動物不被自然選擇淘汰。
肆
長脖子挑戰進化故事
“除非全部到位,否則無用和有害”,這稱為“不可簡化的復雜性”,凡這類系統都對進化論造成了嚴重的挑戰。因為這類系統在隨機逐漸進化到有優勢之前,都會有浪費、缺陷、甚至有害,在等待其它配合的身體結構逐漸隨機突變改善的過程中,這個生物早已被淘汰了,因而這種系統是隨機進化不出來的,只能是從智慧設計而來。
而且若要增長脖子(包括頸部的皮膚、頸椎骨、肌肉、血管、氣管、神經)、增大心臟及其頻率、加厚血管壁、形成腦部網狀血管和多個頸靜脈瓣膜、收緊四肢膚,這些特征至少由數十個甚至數百個基因控制,而進化的法寶——隨機突變是盲目隨機的,沒有預見性,沒有計劃,不懂DNA的語言或生理學知識、更沒有任何智慧,通過盲目隨機突變對上述這些維持生命的關鍵器官進行調整?即使這個動物極端幸運還能存活,自然選擇也會很快淘汰身體器官不協調,因而沒有生存優勢的動物。
事實上,長頸鹿的化石與現今的長頸鹿非常一致,化石記錄中完全缺乏進化論想象的脖子逐漸變長的“中頸鹿”。長頸鹿的長脖子從哪來?明顯是出自智慧大能的創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