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澤政。
在工作中,很多職場新人最讓人心痛的,并不是因為經驗不足而無法抓住機會,而是完全沒有發現機會的存在,這是非常可惜的。
比如最近咱們研修班的學員,就遇到了這樣的問題:
他在一家出版公司工作,每天都在處理各種各樣的項目。
有一次領導把一個比較棘手的案子臨時交付給他,并告訴他在不影響本職工作的前提下,盡量完成!
這位同學大概看了一下項目,覺得領導是在壓榨自己的時間,把爛尾的項目甩給了他,于是非常懊惱。
盤算著拖延糊弄過去。
最后以自己的工作實在太忙,沒有多余的精力應付這個項目為由,感覺自己躲過了一劫。
但是那件事過后,感覺領導對自己越來越冷漠,難道不幫領導的忙就會被針對嘛。
于是問我該怎么辦?
我非常理解這位同學,臨時委派的任務會讓我們覺得是更多額外的工作,甚至覺得領導在壓榨我們,于是我們就巧妙的用一些手段去應對。
但換個角度來理解,很多員工之所以給領導留下刻板的印象,也是因為他們在公司里面對重要的任務總是選擇拖拖拉拉。
因為員工嫌麻煩,不愿意去挑戰,所以領導委以重任的時候,這些員工往往不愿意接受。
這是因為員工沒有主動性,而且在公司里被動接受任務,在執行任務時都沒有盡善盡美的去完成,最終給領導留下了較差的印象。
如果領導是這樣看待這個事情的話,自然會對我們的工作態度感到失望。
所以說,優秀的職場人都會主動給自己攬更多的任務,因為更多的任務就意味著更多的機會。
這讓我想起了一個故事,有一位年輕人跟著學長去創業,最后失敗告終,學長找了一份工作,很快走了出來。
但這位年輕人卻一蹶不振,回到老家頹廢了3個多月,這三個多月他一直看同一部電視劇,看了好多遍。
后來他覺得自己這樣不是個辦法,準備打起精神來奮斗。
找了一家新的公司,從最底層做起。這位年輕人本身是非常懶惰的,甚至連掃地都懶得做。可是現在變得特別的勤奮。
某次一位非常知名的大咖來公司培訓,他甚至在教室里睡了一周,不僅把自己的工作處理好,還主動承擔起培訓前后的準備和收尾工作。
和大咖私下的接觸中,他也學習到更多的東西。
現在這位年輕人已經是某知名公司的高管了,聽說后來他辭職去創業的時候,公司找了7個人才頂替掉他的工作。
我自己剛開始做銷售的時候也是一樣,當時我剛剛入職,為了避免工作凌亂,于是我想盡一切辦法,集中精力把工作內容分類區分。
只做自己分內的工作,而對于其他的任何事情都不聞不問。
并從一而終的貫徹執行。
當時的我認為,想要在職場中立住腳,就要更聚焦更專注。
領導看出了我的小心思,找我談話就說到這個問題。
他建議我說,在這個階段,我們并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壞,如果只是按照自己認為正確的方式去行動,很容易走上一條錯誤的道路卻不自知,這是非常可怕的。
現如今,在職場中相信很多職場人依然信奉自己所謂的職場準則。
每天努力做好分內的工作,在公司里加班,期待著自己也會像同事一樣有升職加薪的一天,就這樣每天在辦公室里埋頭苦干,朝九晚五,覺得現在很多領導都非常器重那些能夠有無私奉獻精神的員工。
只是這些員工并不知道,領導已經給過了他們很多機會,可是卻因為自己一直埋頭苦干在自己的工作內容里,完全沒有發現這些機會,最終導致錯失良機。
所以職場中,我們一定要有更高維度的思考,發現機會并抓住,才能被領導器重,否則只會逐漸失去職業競爭力,年紀越大機會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