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來源:本文為湛廬文化書籍《你的幸福曲線》書摘,本書作者(加)喬納森.勞赫(Jonathan Rauch),黃玨蘋翻譯 ,筆記俠經出版社授權發布。 喬納森·勞赫(Jonathan Rauch):全球知名智庫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幸福曲線”理論創始人。
2005年美國國家雜志獎獲得者,2010年美國國家頭條新聞獎獲得者,這兩個獎項是美國久負盛名的雜志評論獎。被廣泛認為是美國評論界極具原創性和極多才多藝的人之一。
封面設計 & 責編 | 小姝、麗麗 第 4458 篇深度好文 : 4388 字 | 5 分鐘閱讀
讀書筆記·思維方式
本文優質度:★★★★★+ 口感:魚丸粗面
筆記君說:
為什么在40來歲的時候,人們會越來越難感到幸福?為什么即使已經取得了成功,你還是會感到消沉和不幸福?這種不安是從何而來的?更重要的是,這種狀態會結束嗎?帶著這些疑問,我們一起走進這篇文章尋找答案。
網友代表@城南郵局說:今年起我明顯的感覺到自己開始衰老,對未知事物的第一反應是逃避而非好奇。
當我想嘗試什么的時候,下意識的覺得肯定會失敗。以前以為自己的人生有千萬種可能,而現在就想過著平靜的日子,考慮什么時候能安頓下來。
原來衰老的第一個體現,就是開始退縮,覺得自己不行。
幸福經濟學領域的一位卓越人物約翰·海利威爾( John F. Helliwell)通過分析龐大的調查數據后發現,世界上四分之三的“幸福”可以用6大因素來解釋:
① 社會支持——在遇到困難時有人可依靠;
② 慷慨—一為人慷慨且周圍人也慷慨大度時,人們會更幸福;
③ 信任—一腐敗和不信任對生活滿意度有害;
④ 自由——有充分的自由來做重要的人生決定;
⑤ 良好的人均收入;⑥ 健康的平均壽命。
社區、企業、大學,甚至政府都將為正在經歷中年過渡的人提供資源和支持,泰康保險集團很早就關注了中年過渡階段的人們,他們還進軍養老領域,開創了“幸福有約”,把保險和醫養服務接合起來,建立了大量涵蓋藝術、學術、音樂等領域的俱樂部,幫助更多老人獲得更多的社會責任感,過更有尊嚴的老年生活,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中年人對于未來老年生活的恐懼感。
*文章為講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筆記俠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