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女兒四年級了,前幾天回來說被班上一個男生突然襲擊摸了小便的地方,當時就嚇呆了。我們也找了對方的家長,他們把那男孩子揍了一頓。我家女兒這幾天時不時地就會哭起來,說是害怕男孩子還會來摸。我們勸了好久也沒有用,她還是天天哭,真是不知怎么辦才好。
看到女兒這樣每天哭泣,做家長的非常心疼也很著急,同時對于男孩摸女兒的行為也是非常憤怒的吧。非常理解家長此時的感受,怎樣能幫助到女兒呢?
我們需要先了解在女孩身上發生了什么,她為什么會這么哭,我們才可以找到合適女孩子的方法來幫助到她。
男孩為什么這樣做?
進入四五年級,男孩女孩開始陸續進入了青春期,彼此會對對方的各種生理變化非常的感興趣和好奇。
案例中的這個男孩是侵犯了女孩子的隱私權,侵犯了別人的身體界線,給女生造成了傷害。
但這不是男孩子變壞了,這時家長和老師需要引導男孩子理解自己的行為,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為,學會尊重他人,學會遵守社會的性規范。
那具體如何幫助男孩子,請大家關注下期《8歲男孩撩女生裙子》,我們會有詳細的解析。
女孩為什么這樣哭?
在我們上千場的孩子課上,我們發現進入了四五年級以后,很多班級里總會那么有幾個女孩子,會遇到過被類似男孩子撩裙子、故意碰觸胸部或下體的事情。
女孩子們往往會受到驚嚇,有的會罵回去,打回去,有的也會像案例中的女孩子一樣,出現害怕、焦慮、做噩夢、不愿與人交流、時常哭泣等情況。
這些反應都是正常的,這是特殊事件給孩子帶來的應激反應,會有一個恢復的過程。當孩子回到安全健康的生活環境中,就會慢慢緩解過來,一樣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
所以這個時候,作為父母的正確幫助就由為重要了。那具體怎么做呢?
遇到這種情況
我們怎么辦呢
1.對侵害行為理智的界定。
(1)對年幼孩子不用“性侵犯”概念。
對于三四年級的孩子來說,我們在和孩子交流的時候一般不使用“性侵犯”這樣的詞匯。因為這樣的詞匯對孩子來說比較沉重,帶有負面能量,會讓孩子壓力特別大。這個時候可以使用“侵犯了隱私”這樣的語句和孩子交流,可以淡化事情給孩子帶來的壓力和傷害感,有助于她們的早日恢復。
(2)不要放大事情的嚴重度。
在兒童之間發生許多有性相關的行為中,大部分屬于孩子因為好奇、冒險、好玩等原因做出的侵犯隱私和身體界線的行為,但并不屬于情節惡劣的性侵犯事件。家長因為憤怒和擔焦慮會不由自主地放大了事情的嚴重度,很多時候反而會給孩子帶來第二次傷害,甚至影響孩子的恢復進度。
2.平和的態度,穩定的情緒。
對于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是父母家人平和的態度,穩定的情緒,會讓孩子感受到真心的接納和足夠的支持,這樣能讓孩子更好的發揮自我療愈能力,更好更快的修復心理創傷。
3.調整孩子自責的焦慮。
在發生了受到性侵犯的事情后,很多的孩子都會出現自責的心理。我們要告訴孩子:無論發生了什么事,爸爸媽媽永遠愛你。
4.教會孩子有力量的應對。
案例中的女孩子遇到男孩做出侵犯隱私的行為時,嚇呆了沒有做出反應,所以非常害怕男孩再會做相同的事時自己依然不能保護到自己。這個時候,家長要幫助孩子學習有力量的應對方式。
接納孩子的情緒反應。不要否定孩子的害怕,理解接納。
大聲的說不:當男孩有掀裙子的行為時,女孩要及時的大聲的告訴男孩:你不要這樣子做,我很生氣。這樣男孩就知道了女孩的人際界限是什么,也知道應該如何去尊重到她。
如果男孩還出現這樣的行為,女孩一定要及時的制止他。
趕緊離開:說完以后就要趕緊離這個男孩遠一點,不要讓他有再次出現行為的機會。
說出來:及時把這件事情告訴你信任的大人或者是老師,讓他們能夠及時的幫助你。
5.求助專業人士的幫助。
如果孩子的心理創傷反應比較嚴重,比如出現了特別的退縮、驚恐、自閉、自殘等行為,超出了家人和老師幫助的范圍,就需要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