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病句
.常見病句類型
01成分殘缺。主要有缺主語、缺謂語和缺賓語三種情況。[如,“在他跑過來時,抱著一個球。”這句話缺主語。應刪去“在、'“時'。]
02措配不當,主要有主調、動賓、定語與中心語、狀語與中心語措配不當?shù)惹榍闆r。[如,”這個公司的產品數(shù)量和質量都有很大提高。“質量”與”提高”搭配正確,但“數(shù)量“與“提高”不能搭配。
03分類不當,[如,“商店里擺滿了香蕉,梨、蘋果、等許多水果,”“蘿卜”屬于蔬菜,不屬于水果類,應該刪去。
04前后矛盾。[如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是我們中考能否取得好成績的條件之一。”肯定的前提,推出不肯定的結論,應刪去“否”字。
05否定誤用。如:“難道培養(yǎng)高素質的人才不能不是我們的責任嗎?”否定的反問表示的是肯定的意思,應刪去“不能”二字。
06語序不當。[如:“我們應學會研究問題和調查問題,”調查問題”應放在“研究問題”之前.]
07重復累贊。[如:“學校里出現(xiàn)了空前的前所未有的植樹潮。”這類語病是由于語意重復造成的,修改時將同義的詞語刪去一個。
08用詞不當,[如:“仿生學這個詞可能對我們較生疏。”“對“弄錯了對象,應改為:“我們對仿生學這個詞可能生疏,
09. 旬式雜樣。把兩句話的意思合在一起說,[如:“他的家鄉(xiāng)是福建省福州市人。”應改為:“他的家鄉(xiāng)在福建省福州市。”或:“他是福建省福州市人。”]
10.關聯(lián)調誤用。要注意關聯(lián)詞的使用,如果錯用、濫用、配對不當.省略不當?shù)榷紩斐刹【洹H纾灰阏f得對,我們才改正。”“只要“要與“就”連用,所以應把“才”改為“就”。
11.不合事理。即現(xiàn)實生活不存在的事物或現(xiàn)象。[如:“深藍的夜空明月高照,繁星密布。”當明月高照時不可能出現(xiàn)“繁 星密布”的情形,應是“月朗星稀”。
二、句子產生歧義的原因
01.多以詞引起歧義。一個句子里有某個詞是多義的,這個句子可能成為多義句。
02多音詞引起歧義。句子中某個詞是多音的,那么在書面表達時就可能有歧義。(口頭表達不一定出現(xiàn)歧義)
03同音詞引起歧義。漢語中有許多同音詞,這種同音現(xiàn)象使一些句子在口頭表述時可能產生歧義。
04.結構劃分不同形成歧義。同一個短語或同一句話,在語法結構上劃分不同就會產生歧義,
05.語義不明引起歧義。說話中某些詞或短語語義不明確,也會引起歧義。
06.指代不明出現(xiàn)歧義。
三、修改病句的基本原則
01.不能改變原句的基本意思和內容,不能重起爐灶另寫。
02.改動盡可能少。
03.要注意試題的修改要求,忌盲目修改。
04.修改后的文字只要符合語法等基本規(guī)則即可,而不需要潤色,使其“更好”。
四、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
修改病句可以概括為五字訣:增(成分殘缺的)、刪(多余的)換(用詞不妥當?shù)?/span>)、簡(修該應簡要)、調(不搭配、不照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