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孩子有哪些表現?
“在游樂場,我的孩子就自己玩自己的,不喜歡跟別的孩子玩!”
“我的孩子,看見別的小朋友的東西,就拿過來玩!”
“我家小朋友觀察別人的時間很短,就是瞟一眼”
“我家小朋友,只有一兩個好朋友!”
“我孩子更愿意和我玩,就不和爸爸玩!”
………………
一句話:
上面每一種情況都是嬰幼兒在某個階段所能具有的表現,或者說,那就是孩子的現有水平(也有人說說“基線水平”。)
具體可以對照下面的年齡特征:知此知彼,百戰不殆。
再說兩句話:
預想高級水平的表現,應從低級(或更加基礎的)的技能(行為)入手。
社會性技能的練習一定是在相應的社會性情境中反復體驗才可以習得和掌握……
社會性
與人 社會交往 (社交,人際互動) | |
與物 (社會環境) 社會適應(環境適應) |
0~6個月
人際交往
之
與大人交往
與模式人相比,新生兒更喜歡母親的聲音(0~1個月)*
聽到音樂或人的聲音會安靜下來(0~1個月)*
喜歡看媽媽的臉,看到媽媽就高興(1~3個月)*
喜歡讓熟悉的人抱(1~3個月)*
吃奶的時候,發出高興的聲音(1~3個月)*
與大人互動時會有短暫的目光接觸
對大人的語言或表情有反應(如:注視、微笑、發出聲音)
開始有認生的表現,認識親近的人,看到生人就哭(4~6個月)*
6~12個月
人際交往
之
與成人交往
會用動作或發出聲音達成基本溝通功能(如:引人注意、抗議、表示不舒服、有所要求)
會主動對熟悉者微笑、靠近人或伸手要人抱
面對陌生者會有趨避反應(如:低頭、轉向熟悉者、哭泣、拒絕被抱)
與主要照顧者分離時會有焦慮現象(如:哭泣、尋找、拒絕)
喜歡讓人抱(7~9個月)*
喜歡與大人玩藏貓貓的游戲(7~9個月)*
自我概念
之
自我認知
聽到自己的名字會有反應(如:注視、微笑、轉頭等)
看到鏡中的自己會有反應(如:注視、微笑、拍打鏡子) (7~9個月)*
喜歡和小朋友一起玩。(10~12個月)*
12~18個月
人際交往
之
與成人交往
會主動且適時的叫爸爸/媽媽或主要照顧者
會應要求拿東西給熟悉的大人
能夠說出自己的名字*
能認出鏡中的自己*
能短時間與小朋友一起玩*
18~24個月
能認出照片中的自己,笑或用手指。*
與另一個小孩玩游戲(如互相推球、推汽車)5分鐘。
當父母不在身邊時,仍能夠繼續原有的活動(可能會有短暫的哭鬧)。
擁抱洋娃娃或柔軟的玩具。#
重復做一起他人發笑或注意的動作。#
拿書給大人并與大人一起看。#
接近被禁止的事物時在提醒下會遠離并說:“不可以”。#
按要求和別的小孩分享東西或食品。#
被提醒時,會對同伴及熟悉的大人打招呼。#
能按要求從一房間帶物品或呼叫他人到此處來。#
對大人的命令或吩咐,有一半的內容會遵從。#
游戲技能
之
象征性游戲
會假裝3種日常生活中的動作(如:假裝睡覺、喝水、喂別人吃東西) ——假裝
會模仿做3種大人在生活中常做的事情(如:掃地、擦桌子、看報紙) ——模仿
環境適應
之
小區
會辨識熟識者與陌生人
24~30個月
人際互動
之
與同伴交往
對同伴的活動表現出興趣(如:觀察、模仿、主動靠近或簡單交談)
同伴與其互動時會適當反應(如:同伴靠近時會微笑,當然也有孩子會適度的警惕、緊張;甚至有適度的逃避或回避)
會主動接近同儕在一旁玩,但各自玩不同的東西
喜歡與別的孩子一起玩,相互模仿言行*
游戲技能
之
象征性游戲
會將某物當成另一個物品來玩(如:把鍋蓋當成帽子、套環當成方向盤)——以物替物
愛模仿生活中的各項活動 *
會將物品依其功能玩過家家游戲(如:用奶瓶喂娃娃;用勺子喂飯;用梳子梳頭)
社交禮儀
會主動和熟悉的人打招呼(2~3歲)
會主動和熟悉的人道別(2~3歲)
自我概念
之
自我認知
會從3-5人的集體照片中里,指認出自己
會指認或取拿3樣屬于自己的東西
會說出自己的小名(如:說“”翔翔要吃”或回答別人詢問“你叫什么名字?”)
自我管理
之
物品所屬
會保護自己的東西避免遺失或被搶走(如:說「這是我的」)
自我管理
之
獨立性
能獨立做已經會的事情(如:穿鞋子、用湯匙吃飯)
適應環境
之
環境適應
當大人不在身旁時,仍能繼續原有的活動
30~36個月
自我概念
之
自我認知
會說出自己的姓名
36~48個月
人際互動
之
與同伴交往
會主動參與他人,一起玩(如:問對方“我可不可以玩?”)
必要時會尋求同伴的協助
會主動與同伴分享、展現或交換個人物品
能與他人友好相處,懂得一些簡單的規則,但常常不能堅持做
以模仿其他小孩的方式,遵從游戲的規則#
游戲技能
之
角色扮演游戲
利用洋娃娃或布偶玩扮演游戲(如:娃娃逛街買東西)
會扮演生活中常接觸到的人物(如:父母、醫生、老師、收銀員等)
游戲技能
之
小組或團體
會和2-3位同伴一起玩肢體互動游戲(如:捉迷藏、追逐活動...)
社交禮儀
之
一對一
不經提醒會向熟人打招呼。#
接受他人物品或服務時,會表達謝意。
輪流按次序玩或做活動。
社交禮儀
之
團體
自我概念
之
自我認知
會指認自己的姓名字卡——自我認知
自我概念
之
喜好、興趣
知道自己喜好的人、物或活動
非常重視看護自己的玩具,有時會變得有侵略性,如搶玩具,把玩具藏起來
自我概念
之
性別
會正確指認或叫出男女性別稱謂(如:阿姨、叔叔、爺爺、姐姐)
會正確指出或說出自己的性別
會指出或說出他人的性別
自我管理
會依要求把東西歸位——收拾、整理物品
自我管理
之
獨立性
會應要求在時間內獨立完成指定的工作
事情做完后會告知負責的大人
適應環境
之
環境適應
能在一段時間的安撫下適應陌生環境
愿意嘗試新工作或新活動
能獨立在熟悉環境中的不同空間內活動
適應環境
之
自我保護
會注意避免危險物(如:不靠近火或碎玻璃、小心使用剪刀)
環境適應
之
小區
需要時會找到適當的人協助
在小區行走時,會緊跟大人
環境適應
之
使用社區設施
認識小區場所常見招牌標志及其功能(如:快餐店、便利商店、加油站、超市、捷運站)
48~60個月
人際互動
之
與同伴交往
同伴有困難時會主動幫忙
一起玩時,會分派任務,讓同伴參與
用簡單策略解決問題(如:有沖突時會要求對方、離開或報告老師) ——解決沖突
會與同伴合作完成工作(如:一起搬椅子) ——合作
會與同伴玩合作性的游戲(如:拔蘿卜、推重物、一起抱著大球前進 ——合作
游戲技能
之
角色扮演游戲
會扮演故事情節中的人物(如:公主、小紅帽、超人、恐龍等)
游戲技能
之
小組或團體
參與團體游戲或其他活動時會服從規則(如:一二三木頭人、大風吹、火車過山洞、蘿卜蹲……)
社交禮儀
之
一對一
取拿或使用他人物品前會先詢問并獲得許可(如:說“借我看”)
會在提醒下使用禮貌用語“請”
社交禮儀
之
團體
在活動中會注意適當的人、事、物,并聆聽他人
會積極主動參與團體活動(如:團體討論時主動發言、主動表示要玩)
會排隊輪流等候(如:不推擠或超出隊伍)
參與團體活動時,會適當的輪流、等待
在團體活動中舉手才發言
會適當的與人共同使用公共物品(如:輪流或一起使用)
自我概念
之
年齡
會用手指頭表示或說出自己幾歲
自我概念
之
家人
知道家人的名字(如:爸、媽、兄弟姊妹)
自我概念
之
性別
會指出或說出男女生的不同之處
自我管理
之
收拾、整理
活動完成后,會主動把東西歸位
自我管理
之
服從
有學習或活動錯誤時,經他人糾正會改過(如:作業單寫錯時)
適應環境
之
自我保護
活動時會注意安全(如:跑步不沖撞、不隨意爬高)
未經父母或老師同意,不接受不熟悉大人的物品或邀約
適應環境
之
社區
在社區場所中會跟著大人或團體,不擅自離開
大人陪同參觀或使用社區設施時(如:餐廳、游樂場所、百貨公司、公園、動物園、電影院、博物館、圖書館)能遵守規定(如:排隊、保持安靜及整潔等)
環境適應
之
行走安全
跟團體外出行走時,會排隊行進且不脫隊
在戶外行進間會靠邊行走不亂跑
環境適應
之
適應社區設施
會在小區中使用飲水機喝水
大人陪同搭乘電梯或電扶梯時會注意安全
認識小區常見的設施及其功能(如:郵筒、公用電話、垃圾筒、消防栓、公車站牌)
就醫時愿意配合醫護人員的要求看診(如:張開嘴巴、量體溫、坐在治療椅上)
在大人陪同下,愿意配合美發店/理發店修剪頭發
60~72個月
人際互動
之
與同伴交往
與4~5個小孩合作玩游戲,不需大人隨時監督。#
向別人說明游戲的玩法或活動規則。#
看到朋友遇到困難時,會加以安慰。#
選擇自己的朋友。#
會扮演故事中角色或利用木偶演戲;
會商量、妥協,以解決沖突(如:說“我先玩,等一下換你玩,好不好?”)
喜歡伙伴,經常會有一兩個要好的伙伴。*
能與小朋友分享玩具,輪流玩、一起玩。*
愛參見團體游戲和活動。*
情感豐富、關心別人,尤其是對比自己年齡小的孩子、受傷的孩子和動物特別體貼。*
社交禮儀
之
團體
不論大人是否在場,都能遵守常規
愿意接受活動或競賽的結果,不論輸贏或是否得到贊美
自我概念
之
生日
能正確說出自己生日的月份和日期
自我概念
之
家人
知道父母的職業
知道住家的電話號碼
知道住家的縣市和街道名稱
自我管理
之
物品管理
會小心使用他人的物品或公物
事前準備時會檢視應帶物品
自我管理
之
獨立性
因故要離開學習或活動場所時,會征求大人同意
自我管理
之
執行力
樂意完成被交代的差事
環境適應
之
保護隱私
環境適應
之
行走安全
大人提醒下,過馬路時會注意來車
認識斑馬線、天橋、地下道并依其規定行走
會遵守交通號志穿越馬路
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時會注意安全并遵守規則(如:抓穩把手、不在車上走動、小心上下車、不大聲叫嚷、不吃東西)
環境適應
之
使用社區設施
在小區場所中,會辨識廁所的標志而找到廁所
在小區中會分辨男女廁所的標志而進入
情緒反應與表達
大人表揚自己,會有高興的表現(7~9個月)*
會主動擁抱或親吻熟悉的大人表達情感 (18~24個月)
能夠表達多種情感(同情、笑、不喜歡)(18~24個月) *
情緒不穩定,沒有耐心,沒有耐性輪流和等待*
對陌生環境或人會有區辨性的反應(如:害怕、高興) (24~30個月)
會從他人的表情理解其情緒,并有適當的反應(如:大人生氣時會暫停正在做的事,他人哭泣時會在旁輕拍)(24~30個月)
會用肢體語言表達自己的各種情緒(如:生氣、高興、害怕、不好意思、忌妒等)(24~30個月)
會適當反應他人的夸獎或批評(如:微笑、說「謝謝」、嘟嘴不高興) (36~48個月)
遇到困難時,愿意繼續嘗試或請人幫忙(36~48個月)
會用適當的口語表達自己的各種情緒((如:生氣、高興、害怕、不好意思、忌妒等)(48~60個月)
不能順其意或滿足需要時,能忍耐或接受(48~60個月)
能夠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不亂發脾氣,但有時會因為小挫折(如,搭積木無法搭成自己想要的形狀)而發脾氣。*
能夠接受他人善意的開玩笑或批評(48~60個月)
會適當的贊美別人或給予意見(48~60個月)
參考資料
《江津向陽發展核對表》 comes
每一條后面沒有標記。
教育部 & 聯合國兒童pring comes
詞條后面標記 * 號!
《兒童早期教育與訓練》(特殊教育叢書)
《孤獨癥嬰幼兒早期介入丹佛模式——促進語言、學習和社交能力》
《附錄一 早期丹佛模式的課程表和項目描述》
分為4個水平(12~18個月、18~24個月、24~36個月和36~48個月),具體說明每個水平(階段)的“社交技能”,可以參考使用。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教育部,2012年0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