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專家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老年神經內科 許宏偉 教授
腦卒中就是我們常說的“中風”, 是我國成年人最主要的致死致殘性疾病,我國每年約有160萬人死于腦卒中,250萬新發病人,其發病率正以每年8.7%的速度快速增長,并且在超過55歲的人群中每10年遞增1倍。由此可見,老年人是腦卒中的高危人群。
什么是腦卒中?
?
腦卒中包括了腦梗塞、腦出血、與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
腦梗塞是由血管阻塞引起的腦組織損傷,阻塞的原因可以是動脈粥樣硬化后管壁上脫落的斑塊,也可以是心臟渦流形成的栓子隨血流飄到了更細小的腦血管。
腦出血是由血管壁破裂、血液流出引起的腦組織損傷,血管壁破裂的常見原因有高血壓導致的動脈粥樣硬化、先天或后天形成的動脈瘤、動靜脈畸形、腦腫瘤等。
TIA則是俗稱的“小中風”,具有發作、短暫、可逆、反復的特點,某一支腦血管出現了一過性的血流減少,導致相應腦組織暫時缺血缺氧,從而引發類似中風的癥狀。
如何早期識別腦卒中
?
及早就醫往往有著更好的預后,尤其對于腦梗塞患者,發病3小時內進行溶栓治療有望逆轉血管阻塞。以下為常見警示癥狀:
· 一側肢體或面部麻木、刺痛、乏力等異樣感覺;
· 口角歪斜,伸舌偏向一側;
· 持續的頭暈、頭痛、視物旋轉感;
· 走路不穩;
· 視物模糊、視野缺損;
· 說話吐詞不清,無法完整重復別人說的話。
如何預防腦卒中
?
腦卒中的危險因素分為可干預和不可干預性兩大類。年齡、種族、家族史目前皆是不可干預的;我們要大家重視的預防措施皆屬于可干預類,包括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血脂異常、吸煙、酗酒、肥胖等。
具體原因、目標、及措施如下:
NEW///instruction
#01
控制血壓血脂、合理膳食
原因:血壓、血脂均是腦卒中的獨立危險因素,長期高壓血流沖擊可以導致小血管的痙攣、玻變、淀粉樣變、甚至纖維素樣壞死,長期的高血脂則可加速脂質在血管壁的沉積,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甚至出現夾層、血管瘤、血管破裂等嚴重并發癥。
建議做到:
· 低鹽低脂,清淡飲食;
· 每天食用5個拳頭大小的水果與蔬菜;
· 少食動物內臟、肥肉等油膩食物;
· 家中常備血壓計,監測血壓,每天2次,安靜且充分休息狀態下血壓宜<=140/90mmHg;
· 監測血脂,宜盡量控制在正常范圍內。
#02
適當鍛煉,控制體重
原因:體重是腦卒中的獨立危險因素,體重指數BMI=體重(Kg)/身高的平方(m2), BMI>25為超重,BMI>=28為肥胖,當BMI>25時,BMI每增加5,血管性死亡風險增加40%。此外,鍛煉不僅有助于控制體重亦有助于控制血壓、血糖。
建議做到:
· BMI控制在25以下;
· 每周至少5天,每次至少30分鐘;
· 輕、中度強度鍛煉為主(呼吸增強但仍能與人交談為宜);
· 飯后散步、瑜珈、跳舞、太極拳。
#03
戒煙限酒
原因:長期吸煙飲酒可以損害血管,導致管腔狹窄,促進血栓形成;飲酒量與出血性腦卒中的發生風險呈線性關系,飲酒量越大風險越高。
建議做到:
·下定決心戒煙,必要時可就醫使用藥物輔助;
·男性每日飲酒酒精量不超過25g,女性減半。
#04
控制血糖
原因:長期高血糖亦可加速血管損害,促進血栓形成,據統計,糖尿病患者發生卒中的危險是普通人的1.8-6倍。
建議做到:
· 糖尿病飲食;
· 家中常備血糖儀,監測血糖,空腹及三餐后2小時每天共計4次,空腹<=7.0mmol/l; 三餐后2小時<=10mmol/l;
· 在醫師指導下規律服用降糖藥;
· 在醫師指導下合理使用胰島素。
#05
治療房顫
原因:房顫患者腦卒中發生率為一般人的5倍左右,房顫發生時,血液在心臟內易形成渦流,產生血栓,血栓飄流至細小血管可導至腦栓塞。
建議做到:
·常感心慌、心跳不規則、或有活動后心慌、胸悶、氣促等不適請及時就醫排查;
·已確診房顫患者請在醫師指導下規律服藥控制。
#06
定期至老年醫學科體檢
原因:類似兒科,老年醫學科是專門針對老年人進行預防保健、診斷治療的臨床科室,自查指標有限,體檢可結合專業醫師意見完善預防措施。
建議做到:
· 每年至老年醫學科進行常規體檢;
·有條件者可行血管彩超或頭部MRI平掃+MRA深入評估血管情況。
指導 專家
許宏偉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老年神經內科主任
教授、主任醫師
擅長:腦血管病的臨床診斷與治療,并對腦血管病的分子流行病學和腦出血后腦水腫發生機制等方面進行了大量基礎和臨床研究。
湘雅醫院老年神經內科簡介
湘雅醫院老年神經內科致力于各種老年神經系統疾病的診療工作,包括神經退行性疾病、腦血管病、神經遺傳性疾病、周圍神經病、脫髓鞘疾病、顱內感染等,尤擅長腦血管病及帕金森病、癡呆等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科室現有醫師12名,護師18名,其中高級職稱4名,中級職稱14名,依托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承擔并參與多項國家級及省部級科研課題,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文章來源: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老年神經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