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目前關于維生素D濃度與2型糖尿病(T2D)患者微血管并發癥之間關系的證據有限,但是其中維生素D缺乏或不足尤為常見。在本研究中,我們旨在前瞻性地研究血清25-羥基維生素D [25(OH)D]和維生素D受體(VDR)多態性與糖尿病微血管并發癥風險的關系。研究設計和方法:本研究共納入來自英國生物庫的14,709例無微血管并發癥的T2D患者。通過電子健康記錄來確認是否發生了糖尿病微血管并發癥。用Cox比例風險回歸模型來估計風險比(HRs)和95%CI。結果:研究數據顯示在中位數為11.2年的隨訪中,有1370人出現了糖尿病微血管并發癥,其血清25(OH)D中位數濃度為40.7 nmol/L(四分位范圍為27.5,56.4)。與25(OH)D濃度處于最低組(<25.0 nmol/L)的糖尿病患者相比,最高組(≥75 nmol/L)糖尿病患者復合微血管并發癥發生風險降低35% (HR: 0.65, 95% CI: 0.51-0.84),糖尿病視網膜病發生風險降低38% (HR: 0.62, 95% CI: 0.40-0.95),糖尿病腎病發生風險降低44% (HR: 0.56, 95% CI: 0.40-0.79),糖尿病神經病變發生風險降低52%(HR: 0.48, 95% CI: 0.26-0.89)。此外,血清25(OH)D<25.0 nmol/L)并攜帶rs1544410 (BsmI) TT等位基因或rs731236 (TaqI) GG等位基因的糖尿病患者相比,血清25(OH)D的≥50 nmol/L并攜帶rs1544410 (BsmI)的主要等位基因純合子(CC)或rs731236 (TaqI)的主要等位基因純合子(AA)的糖尿病患者發生復合微血管并發癥的風險比分別為(HR: 0.54, 95% CI: 0.38-0.78)和(HR: 0.55, 95% CI: 0.38-0.80),兩者并未觀察到顯著的相互作用。結論:本研究發現體內較高濃度的血清25(OH)D與糖尿病微血管并發癥(包括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腎病和糖尿病神經病變)的發生風險降低顯著相關。所以研究結果可以證明,保持較高維生素D濃度在預防糖尿病微血管并發癥方面是有益的。(編者按:【健研快訊】是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健康管理中心收集本中心研究團隊發表的,或國內、外有關健康研究領域相關的進展與發現,進行定期推介的專欄。)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