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不會有一天醫生開出了巧克力的處方呢?國外一項新的研究發現,這是可能的。這項研究表明,每天食用少量的巧克力可以降低患上糖尿病和心臟病的風險。
過去大家普遍認為,巧克力只能偶爾吃一吃,這是因為其較高的脂肪和糖含量,這不足為奇,過量攝入巧克力會導致蛀牙和肥胖這一類的健康問題,的確如此。
然而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定期地、適量地攝入巧克力對身體健康會有很大的益處,尤其是攝入黑巧克力。這是因為,黑巧克力的可可含量最高,這意味著它的抗氧化物質含量最高——也就是類黃酮物質——一種能夠防止細胞損傷的元素。營養學家早就在可可中發現過這一物質。
研究者從被研究者中挑選出了1153名年齡在18-69歲之間的參與者,分析他們的巧克力攝入習慣、攝入量和攝入頻率等。
研究團隊調查研究了巧克力的攝入是否與胰島素有關,如果身體細胞不能有效應對胰島素抵抗,則會增加患II型糖尿病和心臟病的風險。他們還評估了巧克力攝入對肝酶水平的影響,這個數據是用來衡量肝功能的。(注解:胰島素抵抗是指各種原因使胰島素促進葡萄糖攝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機體代償性的分泌過多胰島素產生高胰島素血癥,以維持血糖的穩定。胰島素抵抗易導致代謝綜合征和2型糖尿病。)
研究人員發現,81.8%的參與者食用巧克力,平均每天消耗24.8克。與那些每天不食用巧克力的參與者相比,那些每天食用巧克力的參與者均表現出比較高的抗胰島素抵抗以及肝酶水平。簡單來說,就是每天吃巧克力的人患上糖尿病和心臟病的風險要小。巧克力攝入量越高,影響越大。
另外根據研究報告,一些被研究者在日常還會攝入茶和咖啡等富含抗氧化物質多酚的食物。研究人員發現這類物質可能刺激增加巧克力對代謝疾病風險的影響。代謝疾病風險指的是一個人的患糖尿病、心臟病或中風的可能性。
另外從人群上來看,那些經常攝入巧克力的參與者比那些不吃巧克力的參與者往往更活躍,更年輕,且學歷也越高。
最后,研究者認為每日攝入巧克力可以改善肝酶水平和增強抗胰島素抵抗來降低患代謝疾病的風險,所以可可類食物作為一種額外的膳食建議,來改善人體的代謝健康是有極大可能的。只不過包括營養學家在內,大家應該盡量選用天然成分較多的黑巧克力,才能起到預防糖尿病和心臟病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