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糖尿病病程的延長,各種糖尿病并發癥發生率也會越來越高。因此,得了糖尿病,免不了要進行各種實驗室檢查,以預判并發癥發生的危險,并幫助采取一些相應的防治措施。而血脂檢查正是預測心血管疾病危險度的一類指標,糖友應學會看懂血脂化驗單,才能對自己的病情有正確的認識。
常規的血脂化驗項目包括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總膽固醇(TC)
TC是指血液中所有脂蛋白所含膽固醇的總和,正常值<5.72mmol/L。TC有兩個來源:內源性和外源性。內源性TC由機體自身合成,約50%以上的TC來自機體合成;外源性TC主要來自動物的內臟、蛋黃、奶油及肉等動物性食品。因此,TC受食物的即刻影響較小,是血脂升高的“主犯”。
TC<5.72mmol/L并不代表一定不會發生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同時伴有糖尿病、高血壓等其他危險因素時,糖友應盡量將TC控制在4.5mmol/L以內。
甘油三酯(TG)
TG主要參與人體內能量代謝,產生熱能。正常值<1.70mmol/L,1.70~2.25 mmol/L為臨界高危,>2.26mmol/L為高危。
TG的危害直接體現在“血稠”上,血中TG含量過高可導致血液黏稠,使脂質在血管壁上沉積,漸漸形成小斑塊,即我們平常所說的動脈粥樣硬化。TG的主要來源不是肉,而是主食、甜品。通常,對于僅TG高而TC正常的患者,通過調整飲食結構,TG就可能迅速降下來,是血脂升高的“從犯”。對于糖尿病患者,其目標是將TG控制在1.5mmol/L以內。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
膽固醇在血液中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
LDL-C被認為是“壞”膽固醇,是動脈粥樣硬化的獨立危險因素。當LDL-C升高時,會在血管壁堆積,形成粥樣斑塊,使動脈逐漸狹窄甚至阻塞,引起心絞痛、心肌梗死等。這些斑塊也是“不定時炸彈”,斑塊破裂,可迅速堵塞血管,引發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大量動物實驗及解剖學證明,引起冠心病粥樣斑塊中的主要成分就是LDL-C。
糖友應將LDL-C作為重要降脂指標,將其控制在2.6mmol/L以下,對已并發心血管病的患者,應降至1.8mmol/L以下。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
HDL-C被稱為“好”膽固醇,因為HDL-C可以抗動脈粥樣硬化,減少冠心病的發生風險,俗稱“血管清道夫”。HDL-C值是越高越好,過低會增加心血管病的危險。糖尿病患者HDL-C的目標值:男性>1.0mmol/L,女性>1.3mmol/L。
需要提醒糖友的是,血脂化驗單上的正常值是相對的,僅供參考。對糖尿病患者來說,血脂控制標準應該更為嚴格。糖友應該在醫生指導下,根據自己的病情來確定具體降脂目標和方案。
特別聲明:本文為網易自媒體平臺“網易號”作者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觀點。網易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