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圖文/記者 王智錦 通訊員 胡瓊珍 伍曉丹)10月13日上午,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舉辦了主題為“強筋健骨,祛痛防跌”的大型健康講座活動,該院3位骨科大咖現場授課并解答聽眾疑問。現場座無虛席,不少聽眾聽講之余還認真做筆記,提問踴躍,氣氛熱烈。
李奇: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該院骨科中心主任、關節骨病外科主任、主任醫師李奇教授用病例引出“膝關節骨性關節炎”這一主題,闡述了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好發人群為老年人,且女性多于男性;發病原因分原發性與繼發性,與飲食、人種、肥胖、負重等相關。
如出現膝部酸痛,膝關節腫脹、僵硬、發冷及活動受限,需警惕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李奇介紹,該病治療方式有保守治療、微創治療及膝關節表面置換三種。日常注意保暖,快步走,進行肌肉力量鍛煉及服用深海魚(歐米茄3脂肪酸),多吃堅果、胡蘿卜等有利于預防該病。
對于觀眾提問“打了針后痛點游走怎么辦?”李奇解釋,關節是相通的,可能是過敏,但這種情況較為少見,建議去專科醫院看。
李松健:老年人跌倒的預防和骨折治療
我國老年人中每年至少發生2500萬次跌倒,且跌倒后治療費用高、致死率高。該院骨科中心副主任、創傷骨科主任、主任醫師李松健副教授指出,疾病、藥物、上下樓梯、地面過滑等因素使得老年人跌倒的風險增加。
據統計,老年人最容易跌倒是發生在起床和上床、站立和坐下、行走和如廁的時候。他建議,老年人起床遵循三部曲:醒后躺一分鐘再坐起,坐起1分鐘后再站立,站立一分鐘后再行走。此外,平衡和步態訓練、肌力訓練、關節靈活性訓練也不可少。
30歲以后,骨量開始流失,女性快于男性。他建議女性50歲以后開始補鈣,“但光補鈣是補不進的,因為鈣99%都在骨頭里面,適當運動加日曬很重要。”
朱立新:腰椎間盤突出及骨質疏松性腰酸背痛
該院骨科中心副主任、脊柱外科主任、主任醫師朱立新教授介紹了腰椎間盤突出癥自查六發:急性扭傷后,是否坡行;輕輕咳嗽,腰疼是否加重;仰臥位休息后,疼痛仍不能緩解;仰臥位自行或旁人用手輕觸后腰部、腰椎正中及兩側,檢查是否有明顯的壓縮;仰臥位,坐起,觀察下肢是否因疼痛而使膝關節屈曲;仰臥位,患側膝關節伸直,并將患肢抬高,觀察是否因疼痛而使其高度受限制。他表示,日常生活中保持正確姿勢,活動前熱身,避免腰部突然受力,有利于預防腰椎間盤突出。
骨質疏松的原因有骨吸收、骨形成、骨質量等因素,還包括年齡,性別,缺乏適當的活動和日曬及飲食結構不合理等。朱立新提醒,預防骨質疏松要增加鈣質攝取,補充充足的維生素A、C、D、K,并且堅持運動加適當的日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