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若對骨性關節炎的癥狀不甚了解,就有可能在患病后錯過特別好治療時機,因為骨性關節炎的初期癥狀往往不是特別的明顯,很難被患者所發現。那么,什么癥狀是患上骨性關節炎所帶來的?
關節畸形:
關節不穩定: 隨著病程的發展,軟骨逐步出現軟化,磨損,糜爛,剝脫,導致病變關節面吻合性差,關節周圍肌肉萎縮、關節囊收縮,關節邊緣骨質增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關節畸形。如膝內翻,手指遠側指間關節側方增粗等等。
骨刺:
在軟骨的邊緣或肌腱附著處,由于血管增生,通過軟骨內化骨,形成骨贅,即俗稱的骨刺。骨刺的出現,會加重患者關節的疼痛及運動障礙,骨贅一旦斷裂,或者關節軟骨剝脫,就可能在關節腔內形成關節內游離體,進一步加重患者的病情。
疼痛:
骨關節炎較主要的癥狀是疼痛。疾病初期病變多表現為關節內軟骨的退化,糜爛,由于軟骨缺乏感受疼痛的神經纖維,故疾病起病時疼痛并不明顯。隨著疾病的加重,逐漸出現可以忍受的輕微鈍痛,疼痛會逐步加劇,越來越難以忍受。活動多時疼痛加劇,休息后好轉。引起疼痛的原因有很多,疼痛有時和天氣變化、受涼潮濕等因素有關。
運動障礙:
患者經常會感到關節活動不靈活、關節僵硬,關節處時時有喀喇音,走路有時感疼痛,休息后好轉。久坐久站,關節靜止一段時間,會覺得關節僵硬,如粘住一般,走動及放松肌肉可使僵硬感消失。隨著病變加重,軟骨內化骨,出現骨贅(即“骨刺”)、軟骨喪失、關節周圍肌肉痊攣甚至發生關節破壞,還會導致病變關節活動受限。關節炎發展到一定程度,關節腫脹,關節內出現積液,會進一步加重運動障礙。
得了骨性關節炎如何治療?推薦微創關節鏡
美國施樂輝關節鏡系統用于關節內疾病的觀察、診斷和治療的一種特殊的高科技診療設備,“關節鏡”由于可看到關節內幾乎所有的部位,即醫生可以直接的看到患者關節內部病情,因此比切開關節看的更全面。由于圖像經過64倍放大,比切開關節看的更準確。與傳統的切開手術設備及器械相比,關節鏡有兩項無可比擬的優點。微創和清晰的視野,采用關節鏡手術治療某些疾病,不僅可以達到切開手術的效果,其特別大的優勢在于創傷小,診斷準確,術后康復時間短,并發癥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