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過去人們對老年癡呆知之甚少不同,現在的人們似乎又表現得過于“神經緊張”了。甚至于老人一出現記憶力衰退的情況,家人就會擔心:是不是老年癡呆了?其實,良性的老年健忘和老年癡呆癥是不同的,而且“有章可循”。
記憶與記憶力減退
記憶,在心理學上被分成瞬間記憶、近事記憶和遠事記憶三類。瞬間記憶是指記住事物后在腦內能保存30秒;近事記憶能保持數小時至數周;遠事記憶能保持數月至數年。
人的記憶力,特別是近事記憶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減退。據研究,正常人的記憶力在18~25歲最好,50歲開始減退,60~70歲更加明顯。記憶力減退是老年健忘和老年癡呆癥的最基本癥狀。按記憶力減退的嚴重程度又可分為健忘和遺忘兩種:
健忘是指對以往事物或經驗回憶的部分喪失;遺忘是對以往事物或經驗回憶的全部喪失,因此遺忘比健忘嚴重。一般正常老年人的瞬時和遠事記憶保存最好,而近事記憶最易受損害,故老年人對新近事情易遺忘,而對很久以前的事情卻能很好地回憶。因而,老年人是選擇性記憶力減退(健忘)。
當然,人到老年由于腦細胞的退化和聽覺、視力的減低及患多種軀體性疾病,使得他們難以獲得和儲存信息,而表現出一定程度的記憶力下降。但大多數存活的腦細胞有一定的代償功能,能維持我們的正常精神活動,而不會逐步加重發展成癡呆。這種生理性記憶力減低,有人稱之為良性衰老性遺忘癥,但10%~15%的良性衰老性遺忘癥病人在4~5年后,可發展為癡呆。
老年健忘
老年健忘可分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類型,其中病理性健忘是早期老年癡呆癥的重要先兆癥狀。因此,區別生理性和病理性的老年健忘極為重要。
一般來講,生理性健忘的特點為程度較輕,與年齡相符合,對原有整個事物能記住,但對事物的細小部分卻遺忘,近事記憶較遠事記憶損害嚴重。能承認自己有嚴重記憶力減退,并為此焦慮、緊張,會主動求治。這種健忘并不影響正常的職業功能和社會交往,而且是非進行性的,在發展到一定程度后,不會進一步發展。除記憶減退外,情感、人格及交際能力均正常,而且記憶和智能測試中,經提示后可以正確回答。他們能正常地工作和學習,與周圍相處較好。
病理性健忘則相反,其記憶力減退程度嚴重且與年齡不相稱,逐步進展,其特點為對事物全部遺忘,如談話時思路中斷;忘了約會;忘記東西放在哪里;忘了來人姓名或別人的事情,甚至迷路。嚴重影響學習和工作,使老人不能正常生活,需人照料,而且還否認自己記憶力不好,拒絕就醫。
老年癡呆癥
老年癡呆癥是人的智能全面減退,也是嚴重的病理性健忘。其主要表現除嚴重的遺忘癥狀外,還有其他的精神活動異常:
1.完成復雜動作能力下降:工作能力相對減退,尤其是組織和計劃能力;做家務能力下降,有的甚至不會燒菜了;不能安排自己的經濟收入和支出,原先使用信用卡的現在不會用了;不能一個人出遠門,不能一個人乘公共汽車去親戚朋友家,到不熟悉的地方會迷路;不能主動寫信或打電話與親友聯系。
2.言語能力受損:選詞困難,不能很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言語空洞無物或遺漏字詞;講話不流暢。
3.視空間結構能力受損:騎自行車或助動車感到困難;搞不清自己房子周圍的情況;不認識原先熟悉的路。
4.人格改變:如原先溫和的變得急躁易怒;原先注重禮節的變成不講禮貌、舉止粗魯、不注意個人衛生、常做些令人尷尬的動作。
5.精神癥狀:出現焦慮、抑郁、攻擊性的言語和行為,有妄想、幻覺和錯覺等癥狀。
6.對疾病無認識能力:病人不但不能意識到自己記憶力減退的嚴重性,反而感到自己的記憶很好,不承認是病而拒絕就醫。
記憶減退的預防及治療
因此,我們必須重視老年人的記憶減退,如為生理性記憶減退,老人應注意合理安排生活,培養多種愛好和興趣,勤動手,多用腦。飲食上多吃易消化又富于營養的食物,保證足夠的蛋白質,增加蔬菜、水果的攝入量。同時,應經常進行有關記憶和智能的測定。
如記憶力減退進一步加重,與年齡不相稱,而且明顯損害老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時,就屬于病理性記憶減退(即老年癡呆癥),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一些有治療效果的藥物,阻止或延緩病情的發展。目前常用而有效的藥物為膽堿酯酶抑制劑(如石杉堿甲),它對改善認知,提高記憶,治療癡呆有較好效果。
作者:羅光榮(湖北省荊州市第二人民醫院主任醫師)
文章內容來源:《醫食參考》
更多藥食同源,食品安全,美食營養,疾病防治,減肥保健,長壽養生等專業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yishicankao(長按可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