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除了與遺傳和疾病因素有關外,還與我們的飲食密切相關,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體內尿酸含量超標。每個人體內都有一個能儲存尿酸的“尿酸池”,
?大約能容納尿酸1200毫克,其中每天要排除600毫克,新生成的有600毫克,處于一個動態平衡的狀態。一旦“尿酸池”中的尿酸過多,或者“尿酸池”出現問題,尿酸就會被帶到血液中。在尿酸的合成與分解中,若嘌呤的新陳代謝發生紊亂,將導致尿酸的代謝發生紊亂,使尿酸的合成增加或者排出減少,從而引起高尿酸血癥。當血尿酸濃度過高時,尿酸即以鈉鹽的形式沉積在關節、軟組織、軟骨和腎臟中,引起組織的異物炎性反應,就叫痛風。
?高尿酸血癥是引起痛風的主因,但高尿酸血癥者僅一部分發展為臨床痛風。此外,痛風與飲酒(尤其是啤酒)、過量的肉類(尤其是內臟及帶殼海鮮)攝取等密切相關,食用高糖(如碳酸飲料及果糖)類食品也會導致痛風。急性痛風發作時表現為受累關節嚴重的疼痛、腫脹、紅斑、僵硬、發熱,且癥狀發生突然。發作期一般持續數天。
?多半是半夜或清晨急性發作,有發熱、頭痛、口干口苦、關節紅腫熱痛等癥狀,早期多發于足跟、指、趾等中小關節,晚期或見關節腫大、畸形、僵硬,耳輪、指間、指掌處呈現黃白色痛風石或破潰,形成瘺管。
痛風的危害因初期較為隱形,故后期危害極大,最常見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幾點:
①高尿酸血癥。
②痛風性關節炎,是痛風的危害之一。
③伴發高血壓病、高脂血癥、冠心病、糖尿病、腎結石等痛風并發癥。
④痛風易引發腎病,繼而加重,發展成尿毒癥、腎衰竭等嚴重腎臟病變。泌尿系結石,是痛風的危害之一。
⑤心臟病變易致動脈硬化及冠心病等。
痛風的預防從廣義來講,預防內容十分豐富,但歸根結底,所有的預防都可以歸為三類:未病先防、已病防變、病后防復,就是痛風的三級預防思路。具體說來,痛風的一級預防就是未病先防,主要面向易發痛風的危險誘因而進行預防,需預防的主要人群為:有痛風家族病史者、體力活動極少者、酗酒者、營養過剩者、極度肥胖者和尿酸偏高的高尿酸血癥患者。痛風的二級預防是指對已經發生的痛風患者進行診斷從而全面系統的治療,其目的是防止病情加重或出現其他并發癥。
?主要是通過診治高尿酸血癥,防止并發癥,同時治療伴發的高脂血癥、糖尿病、高血壓病、冠心病、腦血管病等。痛風的三級預防即病后防復。但由于痛風異于一般普通疾病,它的三級預防主要是預防痛風并發癥的發生和惡化,以提高痛風患者的生活質量。
?痛風的一級預防措施就是一定要形成良好的生活飲食規律,不可暴飲暴食,特別要注意運動,防止營養過剩,以保持適當體重。要保持體液的酸堿平衡,減少體內尿酸的生成,多吃新鮮的蔬菜適量水果,少吃葷,始終保持體液的弱堿性,多飲水,盡可能戒煙限酒,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平時注意勞逸結合。特別是從事腦力工作者,日常要從事一定量的體力活動或進行運動,使腦力活動和體力活動交替進行,持之以恒,使其成為正常生活習慣。已有血尿酸升高的患者,則應該積極控制血尿酸,要盡快將其降至正常或近于正常值。避免致使尿酸升高的各種誘因,并定期體檢。
?痛風的二級預防措施是早期痛風患者,首先要禁止進食海鮮、動物內臟、肉類等高嘌呤的食物。平時要控制病情,加強鍛煉,多飲水。對于關節紅腫疼痛較重的患者,應使用鎮痛消炎類藥物,如秋水仙堿或非甾體類消炎藥物和糖皮質激素,以防止病情加重引發并發癥。病情得到控制后,可做適當的體育鍛煉。用藥期間更要配合飲食控制,多喝水,采取有效的堿化尿液的措施。 痛風的三級預防措施則是對于痛風反復發作者,在痛風間歇期,預防治療痛風引起的其他疾病。一是要積極控制住血尿酸水平,避免因高尿酸血癥導致腎病、腎結石、痛風石等并發癥。睡前或夜間必須喝水,以保證夜間尿酸排泄,防治尿液濃縮形成痛風腎結石。可視具體情況,選擇有效的降尿酸藥物,以維持血尿酸的正常水平。二是控制血壓,高血壓會引起或者加重腎臟損害,而痛風患者多伴有血壓增高,故需嚴格控制高血壓。三是要防治尿路感染,若是出現尿路感染,一定要盡早治療、盡早治愈。
?四是要調整飲食結構。堅持低鹽飲食,以降低高血壓,減輕水腫,如已有腎功損害,應嚴格控制蛋白質攝入量,且選用優質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