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床工作中,經常會遇到一些血脂異常的患者,正在服用調脂藥,有時血脂下降不明顯。因為同時出現了甲減的癥狀來就診,這才發現還存在甲減。兩種疾病哪個先哪個后現在很難確定。其實甲減引起血脂異常也很常見。
這些病人既有血脂異常,又有甲減,怎么處理呢?我的建議是先治療甲減,來看血脂變化情況,如果通過治療甲減血脂能夠恢復正常,那我們就不用降脂藥。如果甲功正常后,血脂還高,再考慮使用降脂藥。
為什么要這樣治療呢?
目前最重要的一類降脂藥為他汀類藥物,其有一個嚴重的副作用就是可以使肌酸激酶(CK)升高,嚴重者可以導致肌溶解,甚至急性腎功能的衰竭,需要給予特別關注。
我曾碰到一些患者,沒有使用降脂藥,也沒有明顯的甲減的臨床癥狀,因為肌肉痛、肌酸激酶升高,或者僅有肌酸激酶升高在免疫科、普通內科就診,經過一系列檢查,最后發現是甲減轉到我科的。如果臨床上碰到不明原因的肌酸激酶升高的患者,尤其是中老年病人,可以查一下甲狀腺功能。
甲減引起肌酶升高的原因
1)由于甲狀腺激素的缺乏,可以導致蛋白質代謝的障礙,腺苷三磷酸產生減少;黏多糖的增多,黏多糖聚積在心肌、全身其它肌肉組織,導致肌間質的水腫,肌肉的腫脹、變形、壞死,肌酸激酶從細胞中逸出,這是導致肌酶升高的主要原因。
2)T3可以促進肌酸激酶降解,甲減患者T3水平降低,肌酸激酶的代謝減慢,間接導致肌酸激酶的升高。
所以對于肌酸激酶的升高一定要找原因,特別是對于一些老年人,又有糖尿病和血脂異常,要考慮是否有甲狀腺的原因,最好先排查一下有沒有甲狀腺功能減退。如果既有甲狀腺功能減退,又有肌酸激酶升高,先治療甲減。甲功正常后再考慮降脂治療。否則,他汀類藥物本身也可以導致肌酶的升高,兩種情況相疊加有可能導致嚴重的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