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癡呆癥是發生在老年群體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主要癥狀是記憶力減退,對老年人生活質量有嚴重影響。那么,如何預防老年癡呆癥?
什么是老年癡呆癥
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老年癡呆癥,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變性病,起病隱襲,病程呈慢性進行性,主要表現為漸進性記憶障礙、認知功能障礙、人格改變及語言障礙等神經精神癥狀。此病可并發抑郁癥、焦慮癥、精神病等。其病變可累及神經、運動、泌尿等多個系統,導致患者逐漸喪失自理能力,對家庭造成較大影響,嚴重影響社交、職業與生活能力。
中醫認為,老年癡呆發病病機多為腎精虧虛。年老腎精虧虛,先天之本不足,氣血化生減少,氣血運化無力,血行不暢而致血瘀,從而加劇人體臟腑及腦的老化;同時,嗜食肥甘厚味或外邪侵襲,損傷脾肺,導致痰濁中阻,上阻腦絡,蒙蔽清竅,使清竅失養,神明失調,與瘀、毒互結,阻礙氣機,影響氣血運行,從而加重正氣耗傷;另外,七情所傷,肝郁氣滯,氣機不暢則血澀不行,氣滯血瘀,蒙蔽清竅痹阻;憂思過度,損傷心脾,心脾兩虛,腦失所養,神機失用。總的來說,其病理機制涉及心、肝、脾、腎多臟,為本虛標實,虛實夾雜之癥。
如何預防老年癡呆癥
對于老年人來說,腦老化是一個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如老年人常有記憶減退、職業技能下降以及行動笨拙、頭暈、失眠和各種感覺的輕度下降等。預防腦老化尚缺乏有效可靠的方法,但勤用腦、順心氣、巧運動是可以延緩腦老化并對老年癡呆預防起到一定積極作用。
中醫認為,老年癡呆癥病位雖然在腦,根源卻是心、脾、腎等臟腑功能失調,尤其與腎關系密切。腦為髓海,腎藏精、主骨、生髓。腎中精氣充足則髓海生化有源,腦力強健。隨著人體衰老,腎精不斷衰減,致腦力減弱、迷糊善忘。其次,“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意思是說人的記憶、認知、情感和語言由心主宰。“脾藏意”,思考、記憶是以氣血為基礎,故脾胃健運、氣血充盛則記憶力旺盛、思維敏捷;反之,則記憶力減退,思維遲鈍。因此,老年癡呆癥與心、脾、腎密切相關。治療上既要治腦,也要治病求本,多采用補腎益精、健脾化痰、養心安神、疏肝理氣、清熱瀉火及活血通絡等治法。
“經長期研究證明,患此病的因素與人們平時的生活方式有很大關系,因此預防老年癡呆應從日常做起。如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休息習慣和用腦習慣,盡量避免患上一些慢性疾病,包括高血壓、糖尿病,還應控制血脂、避免腦外傷等。同時還要保持心情舒暢,避免壓力過大。” 桂平說。
對老年癡呆患者,一般可采用綜合性預防治療措施,包括藥物療法、飲食療法、體育療法、情志療法、娛樂療法等,其具體方法又十分豐富,要因人、因時而宜。藥物主要指服用抗衰老益智健腦之品,如六味地黃丸、八味地黃丸等制品,食療方面可輔以山藥茯苓糕、核桃、芝麻及何首烏、山楂羹等,但要在醫生指導下適量適時應用,切不可濫用。堅持適當鍛煉,參加戶外活動,如氣功、太極拳、老年交誼舞或簡單有趣的群體活動項目,有助于身心健康。此外,聽廣播、音樂,看電視,經常與老朋友、老同事交談,以及對語言、肢體功能障礙的恢復訓練,均有助于預防癡呆病。
另外日常有3種方法可以預防老年癡呆。一是灸頭頂,將艾條一端點燃,懸于百會穴(頭頂正中)上5~8厘米處溫灸,每次10分鐘,每日1次。艾灸百會穴有醒腦開竅的功效,增強記憶力,提高大腦的靈敏度,遠離老年癡呆。二是掐腳背,用一側手的大拇指掐同側的太沖穴(足背第一二跖骨結合部前凹陷處),力度以感覺微痛為宜。每次3分鐘,之后換手操作,每日2次,掐太沖穴可使腦內乙酰膽堿酯酶降低,增加乙酰膽堿分泌,提高大腦空間位置感知能力,延緩老年癡呆。三是揉手背,用一側手的大拇指按揉另一側手的合谷穴(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間。約平第二掌骨中點處),力度以感覺微痛為宜,每次3分鐘,之后換手操作,每日1次,增強大腦靈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