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讀書筆記的方式一般有四種:
1、卡片式筆記,將摘記的內容分類記在備好的卡片上。2、摘要式筆記,即在讀書過程中將其重要內容或精彩語句摘抄在筆記本上。3、批注式筆記,即在讀書過程中,隨時將自己的感悟、聯想、疑問等以眉批的形式寫在書上,也可以對有關語句畫記號、標重點。4、讀后感式筆記,也就是針對書中的有關內容,聯系社會或個人實際寫出體會。
其中指導學生批注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批注既是一種良好的讀書方法,是一種良好的閱讀習慣。批注讓學生真正走進作品,真正有自己的創見,這對于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批判能力、創造能力是極好的。
一、什么是批注呢:
批注就是閱讀時在文中空白處對把文章進行批評和注解,幫助自己掌握書中的內容。批注是我國文學鑒賞和批評的重要形式和傳統的讀書方法,它直入文本、少有迂回,多是些切中肯綮的短詞斷句,是閱讀者自身感受的筆錄,體現著閱讀者別樣的眼光和情懷。
二、批注的位置:
批注的位置可以是“眉批”(批在書頭上),可以是“旁批”(字、詞、句的旁邊,書頁右側),可以是“尾批”(批在一段或全文之后)。
三、批注的分類:批注的內容非常廣泛,大體可以歸納為4類;
1、注釋:讀書時遇到不認識或難懂的字、詞、概念,立刻查工具書或參考書,把查詢結果寫在書頁的空白處。這樣,既幫助了理解,又有利于記憶,特別是為下次閱讀掃清了障礙。
2、提要:在讀書時,邊看邊思考,然后用精煉的語言把某段的中心意思記在段落之后。便于把握文章的脈絡,復習瀏覽時,可一目了然。
3、批語:讀書時,對文章用詞、采用手法及其好處、提出的觀點等等可能產生各種感想、見解、疑問,可以隨手把它們寫在書的空白處。如不能立即記下,過后就不易想起這些寶貴的思想火花。
4、警語:在讀書時,發現優美語句、典范引文、重要段落、新穎說法及特別值得注意的地方,為提醒自己,可批注上“注意!”、“重要!”、“用心記住!”“抄寫筆記”等字樣,使自己注意力集中,并為今后重點閱讀提供條件。
四、怎樣做批注。
1、圈圈點點
讀書時,用一套自己規定的符號,在書頁上劃出文章中的重要詞句,標出文章的層次段落,點出疑難之處等等。例如在生字、詞語、句子、自然段的序號。圈點的過程是讀、思、記的組合過程,可促進理解,增強記憶,便于復習,便于檢查、摘錄。一般在初讀時運用較多,圈點需要注音、注釋的生字生詞、自然段的序號、文章的中心句或重點語句等。圈點使用的符號應該是固定的,不要隨意改換,符號的種類也不宜過多。這樣才能保證一打開圈點過的書就能看明白。還要注意圈點和勾劃的地方不可過多,通篇都加了五花八門的記號,反而看不出哪里是重點了。
什么是圈點?就是讀書時,用一套自己規定的符號,在書頁上劃出文章中的重要詞句,標出文章的層次段落,點出疑難之處等等。例如在生字上注音;在需要解釋的詞語下加——;在關鍵詞語下加。。。;在段落的中心句下畫----;在重要的句子下畫====;用│劃出段落內部層次;用‖劃出文章的結構段;用1、2、3、4……標出自然段的序號;用一、二、三、四……標出結構段的序號等。圈點的過程是讀、思、記的組合過程,可促進理解,增強記憶,便于復習,便于檢查、摘錄。
圈點批注,要注意在理解文章的基礎上進行。讀過某一個章節,先要經過思考,找出重點難點,決定哪些地方應該圈點,哪些地方應該勾劃,哪些地方要加注,哪些地方要加批,然后再動筆墨。如果在似懂非懂的情況下,就亂劃一氣,胡批一通,反而會影響對文章的深入理解。
其次,圈點使用的符號應該是固定的,不要隨意改換,符號的種類也不宜過多。這樣才能保證一打開圈點過的書就能看明白。還要注意圈點和勾劃的地方不可過多,通篇都加了五花八門的記號,反而看不出哪里是重點了。
另外,批注應該作到既言之有物又簡明扼要。批語要有分析,不管是褒是貶,都應該說出點根據來。隨便加上一些“好”、“絕妙”或“廢話”“胡說”之類的話是沒有用處的。批語不應過長,羅哩羅嗦地說不到點子上也不好。
2、賞析文本
(1)欣賞。對一些文質兼美的課文,引導學生去欣賞佳詞妙語、品味修辭手法的妙用。如《春》中“看,像牛牦,像花針,像細絲,密密的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樹葉卻綠得發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笨梢孕蕾p到 ‘逼’字用得真好,說明被雨水沖刷洗滌的小草,又綠又亮。!我寫文章必須認真推敲、煉字?!币部梢詫懀骸氨扔髑擅?,寫出了春雨的細、密、亮?!闭Z文書和課外讀物中都有很多這樣的精彩句段,長期引導學生去關注,寫批注,學生的鑒賞能力一定會得到提升的。
此外文中的一些關鍵詞語,如《春》中開篇反復說“盼望著”,極好地寫出了“我”我急切盼望春的心理,迫切期盼的心情。這些都可以引導學生去賞析,去品味。
(2)感悟。有的語句之所以讓人感到美妙,是因為表達的意思深刻、精辟,給人以深刻的啟迪和警策。這時可以指導學生把自己的感悟寫在旁邊。如《春》中“。“一年之計在于春”,剛起頭兒,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 ”可以這樣批:“表達珍惜光陰,珍惜青春,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作好人生的規劃?!笨梢泽w會到“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學生掌握了方法并不是教學的終結環節,還應持之以恒的訓練,直至養成習慣。
(3)批評。要想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尊重他們的閱讀體驗,就應該允許并提倡他們對閱讀作出或褒或貶的評價。如:……即使理解上有一定的偏差,但是敢于對思考,敢于批評,尤其是對名家的批評,這種精神就很值得鼓勵。這種評價式閱讀極大的調動了他們閱讀的積極性,因為他們成了課堂的主人,成了讀書的主人,他們有權利來評價書本和作者了,這不能不說是對他們人格的一種尊重!
(4)聯想。讀到《回鄉偶書》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就句子后可以想到思鄉的詩句還有很多,如,“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又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薄?nbsp;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等,把它們寫在書的空白處,學以致用,做到知識的歸類和牽引,平時做的積累能得到了應用,會覺得很有成就感。
(5)補充。這種閱讀方法就是讓學生順著作者的思路,依照作者的寫法,接著為作者補充。也可以稱得上仿寫、續寫,它能活躍學生的思維,打開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快捷的提高寫作能力。
五、批注的注意事項
“批注” 時應注意用語簡潔、精練,語言通順,不能太繁瑣,用自己的話準確概括,做到言簡意賅。還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循序漸進。寫批注并不是一天兩天就會奏效的,今天寫一處,明天我就可能會寫兩處,今天寫的是對詞語的理解,明天可能會寫對文本的感悟,需要慢慢積累,量的積累必然會產生質的飛躍,你會驚奇地發現:不知什么時候,我學生感悟能力強了,你能聽到對文本的不同解讀了,你能聽到令你感到震驚的話了。當然這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2、明確目的。寫批注的目的是對文本進行感悟,進行解讀,我們要防止為了批注而批注,要養成習慣。亂劃一氣,胡批一通,反而會影響對文章的深入理解。
3、有充分的自主讀書時間。寫批注不是形式,要有充分地自主讀書的時間,只有閱讀時間充分了,學生才會靜下心來,深入的思考。如果走馬觀花地讀,就起不到應有的作用了。
4、抓住展現自我的機會。學生自主讀書后,要在課堂上暢所欲言,充分展現自我。教師要尊重學生多元解讀,允許在課堂上發表不同的意見,在不斷的碰撞中,加深對文本的認識,享受閱讀快樂。
5、樹立榜樣,交流方法。寫批注并不是寫得越多越好,要寫到點子上,經過一段時間能寫出自己的感悟,對自己的啟示,聯系生活實際,還會引用名言,引用讀書時讀到的例子。讓學生不斷交流方法,讓方法來源于學生。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