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鑒賞之景物形象
一、導入新課:“一切景語皆情語”
二、自主學習
1、什么是“意象”?
“意”是指作者的主觀情感,“象”是指詩人感受到的具體事物,“意象”即融入了作者思想感情的具體事物。
如柳宗元《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首詩,“千山”、“鳥”、“孤舟”、“蓑笠翁”、“寒江”、“雪”就已經不再是簡單的物象,而是融入了作者的主觀情感——不屈服環境,傲然倔強,充滿主觀情緒的意象了。正是這些獨特的意象充分表達了詩人骨粉、倔強的思想感情。
2、什么是“意境”?
“意”是指作者的主觀情感,“境”是詩人描寫的具體景物所構成的畫面,它突出的是組合意象創造出詩的思想情感。“意境”是詩人的主觀情感與客觀景物相交融而創造出來的渾然一體的藝術境界。
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這首詩有如下意象:黃鶴樓、煙花、孤帆、長江等。這些意象組合起來便成了一幅融情于景的畫面:詩中沒有直抒對友人依依不舍的眷念,而是通過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立江邊若有所失的詩人形象,表達送別友人的深情摯意。字面上句句寫景,實際上句句都在抒情,可謂一切景語皆情語。再如賀鑄《青玉案》中“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這三個意象組成一個整體,藝術地回答了“試問閑愁都幾許?”它不是三個意象的簡單相加,而是形成了一個感人的藝術境界:閑愁像無邊無際的如煙青草,似狂飛亂舞的滿城飛絮,若凄清迷茫的黃梅時雨。
3、“意象”與“意境”的區別:
“意境”范圍較大通常指整首詩,幾句詩或一句詩所造成的境界;而“意象”只不過是構成詩歌意境的一些具體的、細小的單位。簡單的說,意境好比一座完整的建筑,意象只不過是構成這個建筑的磚塊。
4、修飾意境的詞語:
恬淡閑適,華美壯麗,清新自然,安謐閑靜,孤寂冷清,雄偉壯闊,恬靜優美,沉郁悲涼,蕭瑟凄涼,雄渾開闊,明快高曠,慷慨激昂,寂靜肅穆……
三、景物類型:
1、景物描寫(季節、時令、地域等)
2、場面描寫(農事、戰爭、狩獵、離別等)
3、色彩描寫
四、基本思路:
鑒賞此類形象,基本思路是:以所寫景物的自然屬性為依據,挖掘其社會屬性(作者借以抒發的感情、表達的寓意等)。
五、提問方式
1、這首詩描繪了一幅什么樣的畫面?由哪些景物構成?
2、這首詩“XX”兩句描繪了什么樣的圖景,有什么寓意?
3、XX句描繪了什么樣的圖景,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4、這首詩營造了什么樣的意境?
5、這首詩描繪了什么樣的圖畫,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情感?
6、從景與情的角度對這首詩進行賞析。
7、這首詩圍繞XX描寫了哪幾個畫面,表現作者什么樣的情感?
8、詩中描寫的是什么時節的景色?它是通過哪個意象表達出來的?
9、這首詩描寫了一個什么樣的環境?
六、如何鑒賞詩中的景物形象
(一)看畫面形(組成、遠近等)、色、動、靜,欣賞詩的畫面美。
絕句 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問:分析這首詩的畫面美。
(二)由形象畫面的色調,把握詩人的情感思想。
讀一首詩,首先看它描寫了什么形象,它呈現一種怎樣的色調,并由此推及其內在情感。
一般而言,作品所描繪的外在形象畫面,具有鮮活,明麗和昂揚向上色調的,其內在形象情感則是高昂樂觀的;反之,外在形象畫面具有陰暗、凄冷和低沉色調的,其內在形象情感則是低沉傷感的。
(三)分析意象的組合,從整體上把握情感意境。
明月醉秋風 杜牧
江月去人只數尺,風燈照夜欲三更。
沙頭宿鷺聯拳靜,船尾跳魚撥剌鳴。
問:這首詩中有哪些意象?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七、教學示例
示例1
西樓 曾鞏
海浪如云去卻回,北風吹起數聲雷。
朱樓四面鉤疏箔,臥看千山急雨來。
注:鉤疏箔:把簾子掛起
問:此詩描寫了什么景色?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答:這首詩描寫了海濱暴風雨來臨前的壯美景象。連天的海浪隨著陣陣雷聲洶涌而來,在北風的呼嘯中波浪不斷拍打堤岸,又咆哮著遠去。|這種景象的描寫渲染了“山雨欲來風滿樓”的雄偉壯美氣勢。|從而表現了詩人開闊的胸襟和內心的豪情。
示例2
日 暮 杜甫
牛羊下來久,各已閉柴門。
風月自清夜, 江山非故園。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頭白燈明里,何須花燼繁(燈芯結花,民俗中有“預報喜兆”之意。)。
問:前兩句描繪了一幅怎樣的圖景?全詩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
答:前兩句描繪了鄉野山郭的夕陽美景圖。夕陽的淡淡余暉灑滿偏僻的山村,一群群牛羊早已從田野歸來,家家戶戶深閉柴扉,各自團聚。渲染了一種恬淡閑適的氛圍。如此愜意的鄉村生活并非自己的故鄉風物,作者用委婉的筆法反復的寫出了作者的一種無可奈何的情緒和濃重的思鄉愁懷。
八、答題步驟:
九、答題套路:
十、課堂演練:
見《創新設計》。
十一、課外練習:
秋詞 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贈別 杜牧
多情卻是總無情,惟覺樽前笑不成。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1試比較下面兩首詩,說說作者抒發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蝶戀花 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2請分析此詞景與情的關系。
小 池 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3這詩緊緊圍繞詩題“小池”來描寫,取景別致,試作簡要賞析。
月夜憶舍弟 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及未休兵。
4(1)簡述這首詩反映出當時怎樣的社會環境。(2)這首詩抒發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雨 晴 王駕
雨前初見花間蕊,雨后全無葉底花。
蜂蝶紛紛過墻去,卻疑春色在鄰家。
5本詩前兩句是扣住什么來寫春景的?這樣寫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