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從上游威脅到二帝并尊:脫離曹魏談孫劉關系,都是耍流氓

劉備以濡須之戰給孫權搭把手為由和劉璋翻臉的時候,明確說了關羽正在和樂進交戰。樂進曾屯兵襄陽,擊破劉備的臨沮長杜普、旌陽長梁大,也就是主動進攻了這兩個襄陽和江陵中間的縣。至于為什么樂進后來被調離了,關羽又為什么不僅能分兵幫忙取蜀了還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了,咱也不知道,也許是樂進還有文聘養寇自重,剿匪不力吧,記載有缺失,得出服眾的答案也難,本文不表。劉備在江陵給孫權擋槍的任務是“讓曹操不能打穿江陵”,而不是沒和曹操打出腦漿來,就不作數了。

有劉備搭把手,孫權才得以聚集兵力專心東線,才有了曹操江淮遷民導致大量戶口南逃的事。

諸葛亮《隆中對》很清楚,孫權是只能作為盟友而不可圖謀的,劉表、劉璋才是可以兼并的。

連東吳方面的陸遜都知道關羽根本沒有伐吳的心思:

《三國志·陸遜傳》:遜曰:"羽矜其驍氣,陵轢於人。始有大功,意驕志逸,【但務北進,未嫌於我,】有相聞病,必益無備。今出其不意,自可禽制。下見至尊,宜好為計。"

諸葛亮隆中對說“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然而交州最后歸了誰,是誰讓步騭過境零陵郡的?

再說所謂的罵人和搶米:

《三國志·呂蒙傳》:蒙上疏曰:"羽討樊而多留備兵,必恐蒙圖其后故也。蒙常有病,乞分士眾還建業,以治疾為名。羽聞之,必撤備兵,盡赴襄陽。大軍浮江,晝夜馳上,襲其空虛,則南郡可下,而羽可禽也。"遂稱病篤,權乃露檄召蒙還,陰與圖計。羽果信之,稍撤兵以赴樊。魏使于禁救樊,羽盡禽禁等,人馬數萬,讬以糧乏,擅取湘關米。

《三國志·關羽傳》裴注引《典略》曰:羽圍樊,權遣使求助之,敕使莫速進,又遣主簿先致命於羽。羽忿其淹遲,又自已得于禁等,乃罵曰:「貉子敢爾,如使樊城拔,吾不能滅汝邪!」

且不說孫權已經向曹操請求“討羽自效”,關羽如果要搶米為什么不就近去富庶的長沙搶,這都是在呂蒙早有預謀以后才發生的,難道呂蒙有水晶球?再說,孫權不僅僅是和劉備翻臉,是加入了曹操,為什么張遼甚至董襲陳武兩條人命債就不耽誤孫權和曹操建立同盟呢?

《三國志·呂蒙傳》:權深納其策,又聊復與論取徐州意,蒙對曰:"今操遠在河北,新破諸袁,撫集幽、冀,未暇東顧。徐土守兵,聞不足言,往自可克。然地勢陸通,驍騎所騁,至尊今日得徐州,操后旬必來爭,雖以七八萬人守之,猶當懷憂。不如取羽,全據長江,形勢益張。"權尤以此言為當。

這里“新破諸袁”有個明顯的時間錯誤不說,無論是呂蒙在孫權屢次折戟合肥的時候說徐州必克,還是呂蒙說完徐州必克并得到孫權認同以后孫權還是屢次打合肥,都很奇怪。

其實最合理的解釋就是,這是在關羽北伐讓曹操無暇顧及徐州的時候說的。后來孫權自己給曹丕寫信的時候也提到曹操當時“東除合肥之守”。孫權的克星張遼的確被曹操調走了,正在前往襄樊戰場的路上。

《三國志·吳范傳》:權與呂蒙謀襲關羽,議之近臣,多曰不可。

這個認為不可,是認為關羽不好對付,還是擔心以后被劉備報復,讓曹操看笑話,甚至兼而有之,就交給看官們判斷了。也可能孫權的近臣大多是劉備的臥底,只會站在劉備本位思考問題。

如果蜀本位和吳本位那么勢不兩立不能并存,那早就沒有赤壁之戰了。明朝鐘惺明確說過,結果是讓曹家得志,就不是孫家的福氣。

有的朋友覺得不管你怎么結合地圖和戰史分析東吳的得失,只要你的結論是主張孫權和劉備合作,你就是蜀粉,你屁股歪,不管你是鐘惺還是解放軍出版社,你說的再有理也全都不作數,甚至給魯肅亂扣帽子,卻不覺得呂蒙是魏粉,合著幫劉就是純粹學雷鋒,幫曹就是純粹幫自己,直教人忘卻曹劉到底誰更強,真是奇哉怪也。

鐘惺原話如下,各位看官可以自行判斷鐘惺是不是歪屁股,有沒有在吳立場思考問題:

謀大事者當取天下大勢,始終總計之,而后利害可定也。赤壁拒曹,惟周瑜與魯肅所見相同,然非連結劉備不可。當時勢雖三分,而孫、劉之形為一。孫、劉之交不深,則三分之形不成。結孫、劉以困曹,其本謀自肅發之,諸葛亮亦已見及之,云「孫權可以為援,而不可圖矣。」孫之不宜圖劉,猶劉之不宜圖孫。肅以荊州勸借玄德,正以深孫、劉之交而厚其力,其勢不得不然耳。操聞之,作書至落筆于地,其計豈可謂失哉?
周瑜以劉備人杰,常有圖之之意,不知曹操一日尚在,則備一日未可圖。肅之心亦何嘗一日忘備哉!關羽蹴操于樊、鄧,操至欲遷都以避之,此借荊州之效也。呂蒙取關羽于荊州,陸遜折玄德于白帝,吳之計得,而蜀之勢孤。蜀之勢孤,而曹氏承其弊;曹氏承其弊,而吳之計未為得也。
呂蒙功名之士,有圖關羽、取荊州方略,極言吳之無懼于操,無賴于羽,破權之所忌,以速成其功。所成者一事之功,而天下大勢未之總計也。孫權長主也,而孔明王佐也,微悔其相圖之失,而吳、蜀復通。陸遜之計,終亦歸于和蜀,與蒙已自異意。然破壞之氣,不可卒復,延旦夕之命,以待司馬氏之成,折而入于晉,亦勢之所必至也。
然則吳、蜀之主及其臣可以相忘乎?曰:非也。鄧芝對吳主之言曰:「并魏之后,戰爭方始。」此諸葛亮與肅之志,而呂蒙輩一時之事、一事之功,未之暇及也。

歷史難以推演,小編也不敢保證219年或者等到曹操去世,東吳如果北伐一定能如何,99%的勝算也可能毀在1%的意外。但這次機會沒有了,以后便不會再有了。打個比方,從一群人里挑一個人肯定挑最出色的那個,即使未必能勝任,也已經是最好的了。

等到257年,東吳得到合肥、壽春,仍然無法守住。胡三省評價這時候東吳應該出兵襄陽宛洛,然而東吳再也找不到一個能在這一方面牽制曹軍的人了。

關羽牽制曹操從而讓曹操顧不上徐州的可能性,被東吳親手葬送了。

按上游無敵論,孫權早該被黃祖干掉了,如果再結合北上無用論,赤壁之戰后孫權就該和劉備換家,讓呂蒙指導劉備修濡須塢避免被曹操打穿即可,然后學歷史上劉備的路線,不僅能奪取益州威脅襄樊,還能守住荊南拿下交州,由朱然坐鎮江陵斷絕劉備翻臉的念想,讓劉備去做死磕合肥的冤大頭,等消滅了曹操,再順江而下消滅劉備,豈不美哉?就怕孫權不肯換。

認為誰是敵人當然是思想自由。領袖說過,如果你做的事讓敵人高興了,你就該反思了。

曹操和劉備的風評差異已經被后人見證了兩千年,根本不是用飯圈愛豆那一套能解釋的。所以同樣是襲擊,為什么劉備襲擊劉璋和孫權襲擊關羽的風評差異巨大,還需要多解釋嗎?

還有朋友拿蜀吳二帝并尊說事,說孫權把劉備打老實了。唉,也不知當曹丕收回襄陽的時候,孫權所謂教訓老賴的正義鐵拳在哪里。

如果孫權地下有知,知道二帝并尊還能被理解成吳按蜀頭,都得被后來人的想象力折服,弄得好像東吳本來是蜀漢的附屬國,結果獨立了,迫使蜀漢承認自己地位平等一樣,咱也不知道辱了誰。

孫權本人口吻也好,遺民張勃尊吳為正統的《吳錄》也好,都明確了以天命、祥瑞為稱帝依據,畢竟曹魏稱帝自稱受禪,劉備稱帝自稱延續漢室,孫權都不占,也沒有入主中原的能力。

其他背景下的皇帝,包括同時代的曹丕、劉備,都巴不得讓天下人都相信,只有自己是唯一的真命皇帝,其他人都是逆賊。曹丕想當皇帝了,就逼漢獻帝讓位,劉備想當皇帝了,就讓自己人操辦,共同點是只要自己人同意就夠了,不需要問其他勢力。劉備伐吳時,諸葛瑾已經在書信中稱他為“陛下”了,劉備根本不需要派使者請求孫權認同自己的帝位。

曹操、曹丕父子稱王,劉備稱王,也都是自己為之。唯有孫權的吳王,是稱臣曹魏后受封的。但孫權要稱帝,除非能軍事壓制迫使曹魏就范,否則是絕不可能從曹魏這里得到批條的。

最后孫權為了加強自身合法性,破天荒地開了尋求別的皇帝認可自己帝位的創舉,也就是孫權為了給劉禪認可自己的資格,先承認了劉禪是合法皇帝,而不是孫權對劉禪形成了軍事碾壓,迫使劉禪對自己稱臣——孫權未必沒有這個實力,但是要么他沒這個自信,要么他終于明白不該再讓兩家繼續內耗下去了。這時候就沒人說滅蜀是開疆,對吳有利,誰反對誰蜀粉了。

最后諸葛亮同意,也是因為結盟抗魏的需要。孫權還提出了分治天下。一邊在自己稱帝時說漢朝完了,天命在我,一邊尋求漢朝繼承者的認同,想和漢朝繼承者長期并存,只要孫權自己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

鄧芝早就當面對孫權說過,一旦滅魏,孫劉必有一戰。

后來諸葛亮不伐吳卻屢次伐魏,是因為諸葛亮和關羽一樣,覺得東吳強大無敵,欺軟怕硬嗎?

一言以蔽之,在談論孫劉關系時把曹魏當死人,都是耍流氓。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關羽被殺前,曾多次向孫權請求投降,為什么孫權還是不肯放過他?
“廣積糧,緩稱王”:魏蜀吳荊州爭奪戰中,為何孫權能左右逢源?
三國與人際謀略【五】孫權:實用主義者的勝利
漫談三國:孫權強取荊州,得小利而失大局
孫權為何從聯劉抗曹倒向反劉降曹
關羽到底該不該死,孫權該殺他嗎?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加查县| 北海市| 英吉沙县| 佛山市| 余姚市| 承德市| 钟祥市| 建阳市| 九台市| 柞水县| 无为县| 马尔康县| 屏南县| 岑巩县| 墨脱县| 颍上县| 民勤县| 汪清县| 封丘县| 丁青县| 遂溪县| 玛曲县| 漠河县| 望都县| 灵璧县| 珲春市| 遂溪县| 垦利县| 恩施市| 天峨县| 武胜县| 德保县| 宿迁市| 肃宁县| 浦城县| 湟源县| 吕梁市| 洛宁县| 太仆寺旗| 娱乐| 灵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