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舊上海──鐘牌四一四毛巾、關勒銘金筆、回力牌球鞋
作者:慧慧
一、鐘牌四一四毛巾上海萃眾毛巾廠生產的鐘牌四一四毛巾。是國內外享有盛譽的名牌毛巾。該廠的創辦人是在上海曾創辦“上海中國國貨公司”,“中國鐘廠”的李康年。
鐘牌四一四毛巾,鐘牌是是毛巾的牌名,四一四是毛巾的的貨號。在當年創辦時,商標注冊就只是鐘牌,至于貨號還有一O一等等。后來因為毛巾質量好,為人們所樂用,就以訛傳訛,以為李康年是故意起名四一四的,是叫大家“試一試”的意思。其實,李康年在鐘牌毛巾廣告宣傳上只寫“柔軟耐用,拔萃超眾”八個字。“柔軟耐用”說明毛巾的質量;“拔萃超眾”是結合廠名表明生產的毛巾是出類拔萃的。
李康年說:“廣告是重要的,也是有作用的,但必需實事求是,切忌夸大。宣傳超過實際,就成為虛偽欺騙了,會產生相反的效果,敗壞了商品的信譽”。因此,對鐘牌四一四毛巾的廣告用語,他極為慎重,只用上面的兩句八字,連本來擬就的“美觀大方”等字樣,由于各人的審美觀念不同,不易衡量,也給他刪去了。廣告圖案,他主張定型劃一,理由是可以加深人們的印象。
為了提高毛巾質量,他堅持選用上等原料。購進的原料,要經過嚴格測試,方許應用。在毛巾產品組織方面,為使其經久耐用,主張增加頭數和碰數,讓毛巾的經緯組織較一般的毛巾為密。在選用紗支方面,他規定用十六支紗作經,二十支紗作緯,三十二支紗起毛。這種做法在當時一般毛巾所未有的。據他說,采用十六支紗作經,二十支紗作緯是為了增加毛巾的牢度。但粗紗也有其缺點,容易發硬,所以又用三十二支紗作起毛之用。這樣,就使毛巾既耐用又柔軟。
鐘牌四一四毛巾寧為“做出牌子”,不做“滑頭生意”重視質量,因此而保持了聲譽,創立成名牌。
二、關勒銘金筆
關勒銘金筆的創始人是關偉林,關偉林字崇昌,廣東開平人,生于一八八一年(清光緒七年)。早年家貧,十八歲隨叔父去美國僑居謀生,初時在紐約學做裁縫,二十五歲時在紐約唐人街開小飯館。
這時美國盛行用自來水筆,但在華僑中有些商人、手工業者,習慣使用毛筆記賬寫字,但毛筆在美國不易買到。關偶然同親友談起此事,得到啟發,如果從國內購得毛筆筆頭,裝上自來水筆桿,必受消費者歡迎。于是在一九二六年,將小飯館出盤,又在華僑親友中募集一筆資金,正式創設生產自來水毛筆的工廠。用他獨子關勒銘的名字命名為“關勒銘自來水毛筆光滑墨汁股份有限公司”,自任總經理兼廠長。除從國內郵購狼毫毛筆筆頭,制成自來水毛筆外,還兼售用美國原料配制的專用墨汁,并向美國政府注冊,取得專利。
一九二八年關攜眷及全套制筆設備、原料等遷到上海。在公共租界康腦脫路(今康定路)租房數間,聘復旦商科畢業的同鄉甘翰輝為助手,雇職工三十余人仍用原名,開始生產關勒銘自來水毛筆。
一九二九年再度去美國集資,又在滬招股,得資金數萬元。商請廣東銀行總經理梁冠榴任董事長,大安保險公司總經理陳已生以及甘翰輝等董事,改產自來水鋼筆及少量金筆。筆尖從英國、日本進口,裝上筆桿出售。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前后,群眾熱情高漲,一再開始抵制日貨,提倡國貨運動,關勒銘廠大受其益。為降低成本,關勒銘廠向德國購買不銹鋼自制筆尖。筆尖點銥(俗稱點白金)工藝,起初請日本人來廠辟專室秘密加工,后來甘翰輝學到這項技術,降低了成本,并應用了筆尖鍍黃工藝,增加了美觀。一九三六年關派甘秘密去日本考察制筆技術,學到了用賽璐珞原料熱模壓制技術。回國后用日本原料賽璐珞制成五十號自來水鋼筆。
關偉林平時生活儉樸,不善交際,因此對外業務全由當時的廠長甘翰輝負責。關辦廠時用他兒子命名原想傳之后代,為子孫創立基業。但子無事業心,不善經營,因此關十分痛心,后來就把廠里一切業務交甘翰輝經營。
一九三七年“八·一三”滬戰爆發后,上海市面蕭條,關勒銘廠一度停業。一九三八年起關勒銘廠復工,一九三九年雇用工人增多到五十多人,月產自來水筆約二百羅(每羅十二打共一百四十四支)其中少數是彩桿金筆。此時,自來水筆各種零件筆尖、筆膽等進口困難,國產零件廠應運而生,達到了全部自給。
關勒銘廠產品運銷內陸時,也標榜“完全國貨”,“采用國產原料制造”,以迎合群眾愛國心理,爭取擴大銷路。但實際上筆桿的原料不論是膠木粉還是賽璐珞,仍要從日本進口。為了避免被外人察覺和本廠職工反對,進料時不敢直接送到廠里,而是另設收貨處,經改裝后再送到廠里應用。
一九四一年底,日軍進駐租界,關勒銘廠又陷困境。
一九四五年關偉林因兒子患病去世,精神上大受打擊,健康大受影響。
抗戰勝利后不久,董事陳已生介紹美德文具公司寧思宏參加投資,同時吸收一些實業界人士參加。
一九四六年完成增資,改組董事會,梁冠榴仍任董事長。陳已生、寧思宏、劉鏡清、寧斯里、甘翰輝、方鶴亭、謝壽天等人為董事。并分任總、副經理、廠長,稽核等職,負責關勒銘廠的具體經營管理。關偉林因年老多病,不大管事,故未安排具體職務。次年關偉林回廣東原籍休養。
一九五O年關勒銘廠經批準成為上海最早的公私合營企業之一。關偉林被聘為該廠顧問,按月匯寄津貼,以后又按政策給予定息。
一九六一年關偉林在家鄉去世,卒年八十一歲。
三、“回力牌”球鞋
依據二七年楊少振才十七歲,從江陰鄉下來到上海,進正泰昌華洋雜貨號做學徒,不久正泰昌的資本家投資設廠,楊少振就轉入正泰橡膠廠(原名義昌橡皮物品制造廠)。一九三七年正泰改組為正泰信記橡膠廠股份有限公司,楊少振升任營業主任,一九四一年又升任副經理。楊雖然不是正泰的大老板,但因工作關系逐漸成了掌握正泰廠的實權總管。
正泰橡膠廠從一個設備簡陋、規模很小的廠子,發展到擁有五個制造廠、一個總公司、十個分公司、職工五千余人的大型企業。“回力牌”的商譽,在橡膠制品行業中,聲勢磅礴,舉足輕重,受到國內外群眾的歡迎。
當年,大中華的雙錢牌套鞋是名牌產品,資力雄厚,處于優勢。而正泰廠在競爭中經常處于不利地位。為了扭轉局面,正泰另辟蹊徑,著眼布面球鞋的不斷翻新。同時從內部進一步改進經營管理,建立規章制度,改善職工待遇,選拔精干人才。一面降低成本,提高質量;一面大做廣告,廉價傾銷;靈活銷售策略,實際產銷見面。終于使“回力牌球鞋”異軍崛起,風行一時,在同業競爭中由劣轉優。
解放初期,還承做為數不少的軍用解放鞋,又大量發展汽車輪胎生產,回力牌汽車輪胎被譽為“價廉物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