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聽了趙昂老師的一次分享,主題是“玩轉職場”??赡軙行┤瞬磺宄w昂老師,所以我先簡單的做個介紹。趙昂老師是國內知名職業生涯發展專家,生涯規劃領域收費案例最多的生涯導師。
在傾聽趙昂老師的這次分享之前,我對于職業生涯規劃領域的了解是非常粗淺的,對于未來的職場發展只有一些零星的想法,而這次分享在幫助我理清思路的同時,還刷新了很多固有的觀念。雖以職場作為主線,所講內容卻遠超于此。接下來我會以趙老師所講的思路,按照我自己的理解,結合自身的一些經驗,與大家分享一下。
1.努力的方向不重要
曾經看到過一篇文章,大意就是說你之所以沒有成功,不是你不努力,而是你努力的方向不對。用的例子是黃渤,說黃渤曾經是歌手出道,但努力多年沒紅起來,后來轉變方向做了演員,終成影帝。這些看起來都非常有理有據,所以我一度也對這個說法深信不疑,如今才發現這個說法有個很重要的前提,那個前提就是——你知道你努力的方向是不對的。那你又如何才能知道努力的方向是不對的呢?
還是拿黃渤舉個例子。黃渤直到25歲才“觸電”。第一部作品由管虎導演的《上車,走吧》就得了金雞獎最佳電視電影獎,這讓他找到了自信,從此踏上了當演員的道路。而在那之前他更長時間是在歌廳當個跑場子的小歌手,和他同一批的周迅、樸樹等人都火了,除了他。黃渤初中得了“龍城中學生歌手比賽”獎,15歲開始靠在在歌廳唱歌賺錢,偷唱了一個月,掙了2000塊錢,而當時他母親月工資都只有300元。成為歌星本來是黃渤的夢想,是他為自己選定的道路,也可以看到在這條道路上曾經帶給他滿滿的成就感。他在這個方向上努力了很久,直到新的更讓他自信也更有希望的演員之路出現,才再度轉變了方向,繼續努力向前。
現在可以回答我之前的提問了,如何才能知道你努力的方向是不對的?答案很簡單,去嘗試!你不嘗試過,不體驗過,不努力到了一定程度,你怎么又能判定自己走錯了方向??所以站在最初的原點,在你即將付出努力之前,站在無數未知的岔道口,你又怎么能夠清楚的知道,你未來要走的這條道路終會為你帶來繁花似錦的光明?
努力的方向不重要,特別是在職業發展的前期,因為方向本來在開始就不能確定。方向一定在你努力前行的道路上,需要你根據自己的發展情況,不斷的調整和修正。
方向根本就不能關注,過多的關注只會導致內心的糾結和不安,你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去思考我到底要走哪條路,哪條路才是最正確最能帶給我成功的路?然后越想越迷茫,會覺得每條路看上去都越來越危險重重,這個時候無論是想著“我一定要選一個最合適的方向再開始行動”還是“看上去都很不靠譜我還是不做算了”,最終都會導致沒有行動這一個結果。那如果方向不重要,什么才重要呢?
2.什么才重要?感覺!
這里所說的感覺其實是指對一份職業滿意或者喜愛程度的一種判斷,滿分為10分制,大家不妨試試看,你能給你目前從事的職業打幾分?
打分在4分以下就是感覺特別差,完全接受不了,那趙老師就建議盡快離職跳槽,可以找一個專業的職業規劃師做咨詢,同時你也可以自己分析一下你覺得無法接受的原因是什么?一般情況下是因為你有過其它的選擇或者經驗,與你現在的職業產生了對比,才讓你對現在這個職業如此的不滿意。所以如果你覺得迷茫,不知道離職以后能去做什么,那不妨問問自己,這個讓你產生對比的源頭是什么?這個源頭或者是相關的職業很有可能就是一份能讓你覺得可以接受,能夠打到4分的職業。
看到這里可能會有人覺得奇怪了,為什么只打到4分,這么低的要求?事實上大家可以自己感覺一下,4-8分給人的感覺其實差不多的,都屬于會有些地方讓你忍不住吐槽抱怨但又還是有些地方讓你喜歡留戀。你會覺得忍一忍還是過得下去的,沒有到非離職不可的地步,區別只在于你吐槽的頻率和喜歡的多寡而已。8分以上就屬于對這份職業特別喜歡,特別滿意了,可喜可賀!
總結一下,4分以下跳槽不用說,8分以上就繼續保持,但我相信大多數人的評分都處于4-8分這個階段,有些不滿意的地方但想要更好卻又不知道怎么辦,那在這個階段又該怎么做呢?
3.“跑位”為先
跑位原本是足球或籃球術語,指的是球員在無球狀態下根據場上形勢變化積極跑動,謀求接球、射門或是投籃的機會。
在上文中若是你給自己的職業評了4-8分,屬于感覺還能接受,那么這個時候就可以將“跑位”運用起來,先跑到一定的位置,方向就自然而然的出現了。
“跑位”分為三個階段,每一階段要運用不同的策略:
第一階段(職業發展前期):
第一階段也就是職業發展的前期,這一階段和年齡以及從業年數無關,只要你沒有在一個行業或領域內達到中上等水平,那就是處于第一階段。在這一階段最重要的就是提升自己的職業能力,增加自己的話語權和選擇權,做好能力和資源的積累。
策略:
(1)設定目標有要求
給自己設定一個奮斗目標,目標要明確、可量化、可拆分,時長為半年或是一年。比如說我的目標是在一年內完成20萬字的寫作,乍看一下有點多,但平均分配到每天就是550個字。
目標的設定有幾個來源:
<1>自己假想的。屬于你自己想要提升的內容,比如說我的寫作目標就是。
<2>客戶要求的。這里的客戶是一個泛指的概念,你要是作家,客戶就是你的讀者;你要是員工,那客戶還包括了你的老板或是領導。
<3>行家建議的。比如說你和專業的職業規劃師一起分析后得出的結論。
(2)使命必達不BB
廢話不必多說,也別想那么多,自己選擇的路,跪著也要走完。這一路上你必然會遇到挫折,遭遇失敗,但這些都是人生的必然經歷,誰都繞不過去。不如把職場當成RPG游戲,所有的困難和挫折都是大大小小的boss,打倒它們你就能逐步提升等級(小白新人→高級“玩家”),學會更多更牛的技能(實力提升),拿金幣(收入提升)。別把職場當做修羅場,換個角度,“打敗”挫折,完成目標,玩得開心!
(3)設定反饋做標記
為什么會有那么多的人喜歡玩游戲呢?我覺得有最主要的原因有兩個:一個就是之前提到的,有明確清晰的分層目標,不需要多想,你只要按照這個目標去做就行;另一個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你每完成一個目標,不論大小,它都會及時的給予反饋,獎勵你道具、金幣、技能等等。它讓你感覺到你的付出是有收獲的,從而不斷累積成就感和滿足感,讓你越玩越開心,越玩越想玩。
其實職場也好,日常的生活、學習也好,很多時候我們所設立的目標無法實現,就是因為我們缺少了這種及時反饋的獎勵機制。我們會感覺自己一直在付出,卻鮮少有回報,再加上困難和挫折,很容易就覺得自己很苦逼,最終無法堅持下去。
不妨學學游戲,在設定目標的同時,也給自己“賺點甜頭”?!疤痤^”可以是夏日里的甜筒冰淇淋,可以是想看很久的電影,還可以是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只要是自己喜歡的,覺得開心的都可以。我給自己做個“賺到”記錄,一個目標對應一個“甜頭”,每天睡覺前看自己今天“賺”了多少,覺得睡覺都“甜”了很多。
這個“賺到”記錄屬于我每天都會寫的“成長日記”中的一部分,也就是趙老師所說的“做一個成長標記”的一種表現方式。它和每天的“to do list”不同,是對自己一天的成長所做的梳理和記錄。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我相比,又有了哪些進步和成長?獲得哪些成就和幸福?
雖然只是簡單的幾行字,卻讓原先模糊的成長軌跡變得清晰可見,既能夠使目標的達成更加明確,又提升了你的積極性,讓你能夠更有動力的去堅持,去努力!
(4)實在完成不了,怎么辦?
當你發現目標完不成的時候怎么辦呢?首先要做的就是逼自己一下,壓榨一下自己的潛能。趙昂老師有篇被廣泛轉載的文章《早4點,我起床寫作》,講的是他每天早上4點起床,然后在7點前至少寫出一篇2000字的文章,而之后的時間他要照顧家里的兩個孩子,還要工作、健身、閱讀,最后盡量在23點前睡覺。很多人問他為什么要做這么多的事,為什么要把自己折騰的這么辛苦。他的回答是雖然覺得有點累,但卻不覺辛苦。
“因為,這都是我的選擇?!?
“堅持不是一種雞血故事,而是我快樂的選擇?!?/p>
人很多時候缺少的就是那么一種對自己的負責和對信念的堅持,真心實意的去做了,忙碌也不是理由。
如果deadline已到,而你真的完成不了,那也請接受這個結局,失敗同樣也是必然,重要的是失敗之后的事,有幾個問題必須好好的問問自己。
<1>到底是哪些原因導致了我的失?。?/strong>
<2>我該如何去解決,如何去改進?
<3>我這次沒有成功,那我下一個目標該如何去設定?有沒有經驗可以借鑒?
把這個問題的答案都理清楚了,就踏實的去改進,堅定的繼續前行。失敗并不可怕。它只是來教我們如何成就更好的自己。
不斷的循環重復這四個步驟,不斷的達成目標和提升自己,按照這種方式來玩,哪怕你只是一個職場小白,也能在3~5年內達到本行業的中上等水平,也就是前20%,完成“跑位”的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第一階段是讓自己達到本行業的前20%,第二階段就是從20%提升到10%,讓自己更由,引得眾人矚目。
策略:
1.設定目標
這個階段的目標只有一個,用通俗的話來講,就是“做到在別人眼里,你比原來優秀了一倍以上”。在這個階段,之前所有積累而來的改變會從量變逐步實現質變。這道理就和你減肥一樣,你每天瘦一點,經??茨愕娜瞬粫煊X。因為你的改變對他們來說太細微也太熟悉了,反而那些不常見你的人,會更容易發現你的變化。直到你的體型有了極其明顯的變化,比如說你瘦掉了1/3個自己,這種成果他人就無法忽視了。
你可能覺得自己只是每天進步了一點點,但在別人眼里你簡直是跳躍式的“一夜成名”,優秀了一倍都不止。如同水滴石穿,“只有做到這一步,才真正理解,我自己的成長在哪兒。在別人的眼里,我的成就在哪兒?!?/p>
2.修煉心性
之前的目標設定好了,接下去要做的就是修煉心性。修煉什么樣的心性呢?
<1>有信仰才有堅持
這里的信仰并不一定要是宗教信仰,可以是信自己,可以是信夢想,可以是一些其它的事情。信仰可以能帶給你支撐,帶給你動力,讓你在失敗沮喪之時有再戰一次的勇氣,在痛苦迷茫之時仍存一線希望。信仰并非萬能神藥,包治百病,但有了它確實能夠讓人更快更好的調整自己,更加堅定的走下去。
<2>有德行才有人脈
在這一階段,你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實力,擁有了能與其他人交換的價值,那是不是這樣你就能擁有優秀高質量的人脈?并非如此,趙老師在此次的分享中講了如何成功找牛人“抱大腿”的三個方法:尋找鏈接點、具有交換價值、建立持久鏈接。
尋找鏈接點是找尋你與牛人建立鏈接的可能性,可以通過上他的課,聽他的分享等等。具有交換價值就是你所能提供的價值剛好為他所需,你們的價值能夠相互交換,這樣才能建立與牛人鏈接的基礎。為什么說這僅僅只是基礎呢?
因為“人脈不是你隨便勾搭就能勾搭上的,而是你有德行,別人才愿意與你建立連接,在危難的時候幫你一把”。
最后就是不斷的提升自己,提供可持續性的價值,在價值和德行兼備的基礎上,和牛人們達到“我們要相互虧欠,我們要藕斷絲連”的境界。
在這里“德行”一詞的涵蓋的面有些廣,我自己整理三點和牛人相處的思路,供大家參考:
(1)尊重
當你面對牛人的時候,你是否真的發自內心的尊重他?他定下的規則你是否愿意遵守?在這次趙老師的分享中,他多次聲明不要在分享過程中加他微信,但直到分享快結束都時不時能聽見加好友的“叮當”聲。我能夠理解大家急切的心情,卻也覺得十分遺憾。將心比心,如果是你自己在做分享的時候一直被其它聲音打斷,影響思路,你會覺得舒服嗎?而作為并非唯一的聽眾,這樣的行為也勢必會影響到其他人流暢的傾聽和思考。趙老師在分享結束后說在這段時間內加他好友的人,他一個都不會加,也是應驗了那句“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2)感恩
只要牛人幫助了你,哪怕你的力量再微薄,都請盡自己最大的力量去感恩,可以是去他們的公眾號打賞,為他們的書寫一篇書評或是買他們的書安利給身邊的小伙伴等等。如果你暫時實力不足,但至少要誠意十足。人心都是肉長的,牛人也是一樣,之前聽楊小米的分享時就聽她說,那些每天給她支持打賞的人如果有什么疑問,她會恨不得用盡全力的去幫助他們。貓爺在還未成名前去采訪大牛,也是用感恩和誠意去打動他們。那些大牛提供他很多幫助,他就堅持給他們打賞并且教給他們自己擅長的演講技巧。所以與牛人相處時除了想“他能交我什么?我能從他身上獲得什么?”,也要想“他幫我這么多,教我這么多,我能回報他什么?”
(3)共贏
有句挺古老的廣告詞,叫做“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和牛人相處也是一樣。不是“我好”就夠了,而是“我好你也好”,千萬別覺得他們是牛人,那么厲害,有那么多資源,“讓”我些又怎么樣了。就算你是相對弱勢的那一方,你弱不等于你有道理,牛人就理所應當的來照顧你。如果和你相處,只有你獲利或者需要他長期“讓”著你,那他為什么要浪費寶貴的時間和你鏈接?人和人之間任何感情聯系都是一樣的,勢均力敵才能夠走得長遠。
<3>有愿景才有資源
自古以來,名將良臣,皆以投明君為其幸,文以謀略策天下,武以馬革裹尸還。為何他們會如此拋頭顱,掃熱血,甚至以性命相托付?因為明君“明”的是他們的心。濟世救國亦好,萬載千秋也罷,明君們都是心存愿景,志向高遠,自帶光環之人。他們用他們的光,照亮了他人心中的暗,讓人們相信他們能帶來更美好光明的未來。如今雖無君臣之說,但每個領域,每個行業都存在且需要領導者。你心存愿景,能引人追隨,自然亦會有資源送上,所以想要更多的資源,請務必挖掘出自己的愿景,讓自己先“發光”。
3.轉換兌現:
在這個階段,你之前種種“無形”的積累,會得到“有形”的呈現,比如說職位、工資的提高,客戶質量和數量的提升,個人品牌的打響等等。你曾經播種下的一粒種子,現在已經到了收獲的季節。你可以讓自己更加的自由,更容易進入到自由職業的狀態。
第三階段策略:?
第三個階段,趙老師給我們打了一個問號,因為他說他自己也是剛剛進入這個階段,還沒有摸清這個階段有什么具體的策略思路,他只是問自己一些問題:
“方向在哪里?”
“我人生的意思是什么?”
“我做些什么事情才能讓我自己更有價值?”
后記
俗話說,“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在以往我是不怎么信的。比起“人言”,我更相信“書言”,因為我覺得比起書本的全面和系統,他人說的話更片面和瑣粹,有“點”但連不成“面”,可最近聽了一些牛人們的分享課,發現過去自己的想法確實“天真”了。
比起書本上的文字,人的語言確實在用詞和邏輯性上并不那么縝密,有的時候說著說著就說開去了。但與書本不同的是,它能夠在更短的時間內沖擊你的思想,打開你的視野。講述者的語氣,蘊含的情感,思維的方式,過去和此刻的體驗,都以最直接的形式呈現,比起規規矩矩躺在書本上的文字更真實,更有生命力。它根本不需要做成一個“面”,只需要有一些“點”打開你的視野就行,至于“面”則由你自己去圓。
趙老師的這次分享雖然只做了1個小時,但它所帶給我的思考可以說從聽完至今都仍在持續。我還去買了趙老師的書《在人生拐角處》,從中得到了很多相互印證的內容,但再散開來寫我怕我收不了尾了,還是留待以后專門的書評吧。
雖然趙老師沒有給出第三階段的思路,但我覺得我們絕大部分的人都仍然停留在第一、第二階段,至于第三階段的事,有些過于久遠,現在不知也無妨。也許未來趙昂老師能在第三階段咂摸出更多的滋味來,告訴我們,又或者寫此文的我和看此文的你,能在不遠的將來到達第三階段,與趙老師道一句“當年曾蒙關照,如今不如一同闖蕩,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