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滿足
是給你心靈的在乎
朋友A與我在同一家公司上班,是一名退役武警,現在的工資比我低,可是今天發現他戴了一塊手表。并了解到是美波的牌子,價值整整1萬元。我很詫異,這么舍得,這是好幾個月工資呢!在他身上看不出一點心疼的樣子。
如果是我,我做不到這樣,我舍不得也覺得沒有這個必要。可我想對他來說這款手表是他需要的,喜歡的,認為物有所值的。每個人對每件事物都有自己的心理價值,你認為一文不值的在別人眼中可能是無價之寶。自己喜歡的東西本來就是無可替代的,如人一樣,情人眼里出西施。一件事物的價值是看他是不是滿足你的心靈需要,而不是其它。
記得有一個電影叫做《第36個故事》,由桂綸鎂飾演的女主角朵兒,在臺北市開了一家咖啡店,咖啡店內開展了以物易物的服務,吸引各色人等云集于此,尋找、交換彼此的心愛之物。這些事物的交換并不是以價格來左右,而是看在個人眼中的心理價值,看似平凡的事物在他人眼中卻不平凡,那是一種情感的寄托,心靈的滿足。物與物的交換,不再以金錢判斷,而是一場心靈與情感的對話。
現代的社會,充斥著各種金錢至上,物質決定一切的思想。人們忘記了對自我心靈的關注,不再考慮需要什么,值不值得,是否喜歡,而是追求名牌和所謂的時尚潮流。外在的這些奢侈品能點綴你的外在,可是否會愉悅你的內心,我想這是一個問號。
我想,不管這個社會怎樣,我們都有一些需要追求的東西,我們除了花大量的時間追求名與利,我們會在這些外在的東西上費盡心力。可對我們的內心,我們總是敷衍了事,不予理會。面對生活的壓力,我們會有情緒,會抱怨,會憤怒,會想辦法發泄,然后去尋求刺激,沉迷于一些毫無意義的綜藝、小說、游戲或是吸煙、酗酒、賭博一些不良嗜好。
這看似在療愈心靈,其實并沒有什么作用。對待心靈上的挫傷我們要予以關注和留意,并采取一些合理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我們要正視我們的內心,我們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有哪些委屈和情緒都需要了解。我們都是情感動物,那么對待我們自己的負面情緒我們要發自內心的接納,負面情緒很可怕,它會讓我們產生不良的行為傾向,壓抑負面情緒會使負面情緒潛伏增長,不合理的釋放負面情緒又會產生不良影響,因此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將負面情緒溶解掉,通過愛與關懷給它溫暖,讓它一步步的消逝,或者將負面情緒一點點的逐漸的釋放。來一場旅行,聽一首歌,看一本書,你的內心都會得到撫慰。
當然,對心靈的關注,不僅僅是對其中的負面情緒予以留意,我們還要發現其潛在的情感需求,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對自己具有特殊意義的人、事、物,我們要充分了解,予以適當的滿足,做一些小而確定的事情讓自己得到幸福。我們有我們的在乎,我們應該讓它滿足,這是一件對心靈來說大大有益的事情,心靈的健康會影響身體,使我們呈現一個好的精神面貌。
請多花一點時間關注內心,看看她需要什么?想想她在意什么?你可以適當滿足。如果心靈有哪里不舒服,正視它,悅納它,用愛融化它。
Do1like ∣一個愛自己的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