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自己一再重復的行為所鑄造的。因而優(yōu)秀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
——亞里士多德
上進的人都會希望自己,成為自己想成為的優(yōu)秀的人,或許我們都知道,要變得優(yōu)秀,就要有良好的習慣,可這恰恰是很難的地方,也是人與人拉開差距的地方。
我們會致力于讓自己養(yǎng)成很多很多的好習慣,看書學習的好習慣,挑戰(zhàn)困難的好習慣·······只是,我們往往屢試不爽,然后繼續(xù)半途而廢。真正的習慣沒有養(yǎng)成,只是養(yǎng)成了放棄重啟的“習慣”,也正是因為這樣,我們才會難以靠近自己想成為的人。
事實上,我們不能養(yǎng)成好習慣是源于情感心理的問題,也是關(guān)于情商的問題。
不能養(yǎng)成好習慣,不是我們做不到,而是我們的心讓我們做不到。
仔細回顧一下自己在養(yǎng)成習慣的過程中,我們是不是 容易在心灰意冷或者自我懷疑的時候放棄?不是我們不能做,而是我們的心態(tài)作祟!就是來自于我們的情感心理的問題。阻礙好習慣養(yǎng)成的兩個原因:懶和情緒化,思考一下就會發(fā)現(xiàn),都是情感心理的問題。懶,有很多原因,但是大部分的原因是,缺少自我意識和自我認知,沒有自我價值感,看不到自己真正的自尊,才會以“懶”來放任自己,有真正自我的人是不敢懶的;而情緒化的表現(xiàn),就是心理的外向反射,遇到干擾時的亂掉的表現(xiàn),碰到困難時候低落的反應,都在一點點的吞噬你的精力時間,還有很關(guān)鍵的能量!你可能沒有意識到,這些就是情商涉略的重要問題,情商并不限于我們?nèi)粘S∠蟮姆秶?/p>
所以,要養(yǎng)成好習慣,理解情商并且把握它是至關(guān)重要的。
人是情感的產(chǎn)物,源于情,也受涉于情。所以,情感問題需要了然。
01什么是情感
情感:感覺的觸動;思維的激動,如氣憤、喜悅、恐懼、悲傷,相對應的身體癥狀;一種與認知和意愿不同的感覺。
——《錢伯斯字典》
02 情感的意義
情感的生命價值:男女之間的沖動、欲望和愛等等情感,帶來生命的傳承,以及父母對子女愛的情感,維系孩子的生命。
情感的保護價值:對危險的緊張、恐懼等本能反應,帶來躲避和抵抗回擊等反應,有利于我們的生存。
情感的心理反應:面對自己以及外界的各種處境,引發(fā)的各種心理反應。
03 情感有天然優(yōu)先于理智的反應
為了全面理解情商,有必要對大腦起源的部分知識有個了解,情感記憶記錄在大腦的,“中樞邊緣系統(tǒng)”。 中樞邊緣系統(tǒng)中心有個扁桃形小結(jié)構(gòu)叫大腦杏仁核,這種情感思想的聚集地。數(shù)據(jù)在進入大腦皮層(理性的思想家)處理之前,情感部分已經(jīng)對它進行了診療。
“思想中情感部分的力量,多數(shù)時間都勝過理性智能(理智),事實不斷地證明了這一點。”
所以我們會因此,在遇到危險時被情感的本能反應保護,也會因為日常生活中不受控的情感心理反應,帶來一系列的干擾和影響。
04 不要受情感所困,而是合理把握情感
我們會因為一些事情產(chǎn)生一些情感(各種情緒),實際上,并不是這些事件創(chuàng)造了我們的情感,而是我們對事件的看法,創(chuàng)造了我們的情感。
對于情感的把握,一方面,我們要善于表達情感,了解需要,獲得滿足和援助,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刺激情感反應,調(diào)動潛意識的力量,從而去培養(yǎng)情感,以理智恰當?shù)剡\用情感。
如果情感不能正確表達,往往會帶來一些負面影響。
例如孩子小的時候,如果因為自己的害怕而受到嘲笑或者譴責,或者孩子因為不公平待遇表現(xiàn)出憤怒而受體罰,孩子就會默默學習阻止情感,壓抑情感,從而壓抑對生活的要求。如此一來,孩子長大以后就會很難變得開朗。
很多時候,我們會誤會情感,誤會情緒,面對一些負面情緒,我們很容易去想著壓抑,想哭的時候不敢哭,其實,哭不是在應該哭的時候才哭,想哭的時候就哭,這是情緒的表達,也是心理的需要。
情緒的表達,也會帶來潛意識的力量。不是純粹建立在情感基礎上的反應,總是會造成消極后果。
強烈的情感發(fā)揮適當,會有好結(jié)果。例如,憤怒對于面對貧餓與暴君的人們,正是憤怒,才能促使他們?nèi)ザ窢帲瑧嵟谶@里就得到高效率的運用,而冷靜的理智可能不能挑戰(zhàn)不公平——這個本身就很強勢的東西,他需要激情來激發(fā)。
這是激情戰(zhàn)勝理智的結(jié)果。話劇、歷史記述了很多激情戰(zhàn)勝理智的故事,這些例子說明了,積極的去征服和囊括,理智所試圖做出的努力。
這是在告訴我們,即使情感很強烈,它也能容忍理智。
我們發(fā)現(xiàn),我們擁有的兩種思維,是相輔相成的。理性思維告訴我們的是常識,讓我們盡量避免作出草率的行動和決定,感性思維傾向于豐富判斷(不是更壞的,而是更好的) 提供更多積極的動力,并提醒我們要保護自己。
05 用情商正確看待情感,引導我們發(fā)展自己
我們的愿望是成為想成為的自己,而我們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是自己一切心理反應引發(fā)的各種情緒問題、行為動作所帶來的連環(huán)反應。
情商是個人發(fā)展的必要基礎,并不是冠冕堂皇的話,而是一個實質(zhì)。
積極心理學的研究當中,尋找到成功和幸福生活所需要的品質(zhì),主要有六種:
智慧與知識
勇氣
愛與仁慈
公正
容忍
精神性
情商正是這些品質(zhì)得到實現(xiàn)的通道。
人的愿望,莫過于按照自己的心愿過一生,而這離不開好的心態(tài)和好習慣帶來的質(zhì)變。當我們的生活一團糟的時候,我們會不會靜下來,尋思一下影響我們的是不是我們的心理因素?
情商對我們來說,就是于情的理,收放自如于情理之間,以規(guī)律和智慧,引導著我們,平衡生命的秩序感。以此,把握自己,才得以把握生活。
在文字里獲得力量的我,希望透過文字賦力量予你
所有的相遇,都因你而來
適逢的文字,適逢的你我,適逢我的微信公眾號:我及我
如果剛好喜歡我的文字,歡迎關(guān)注公眾號,適逢更豐富更即時的文章~
在這里,見你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