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你的敏感,長你所長
如果,你很容易陷在情緒里面很難走出來。
如果,你會很容易因為別人的一句話影響到自己。
如果,你會很容易因為別人的故事感同身受而感傷。
如果,你會很容易因為天氣的變化,心情也跟著變糟。
如果,你會很容易因為別人的舉動投射到自己的身上。
我想,你已經知道自己是一個很敏感的人。其實,我也和你一樣。
或許,敏感,在很多時候,被人們當成一種不好的性格特質,很多人甚至會因為敏感被別人鄙夷,然后去懷疑自己,覺得敏感很不好。因為很多時候,敏感是會被質疑的,因為敏感的人,往往很容易傷感,容易難過,容易憂郁,很容易陷入情緒當中。
很多敏感的人,都很容易陷入自卑。甚至直接給敏感貼上了一種自卑屬性的標簽。
敏感的人,會被連帶上一些別的特點,很多人會認為敏感的人,都會表現得羞赧和內斂。這些都是不夠有表現力的特質,因為社會上,偏向于外向型的性格更明顯地容易受到外界的青睞,因為外向往往被認為是一種擁有競爭力的特征,并且,外向的人往往擅長在公眾場合表達自己,能夠為自己爭取更多。
而偏向于內向型的人,往往不擅長在公眾場合為自己做表達,甚至可能會不去爭取應該屬于自己的東西。羞赧和內斂,往往讓他們放不開,甚至表現得唯唯諾諾。
敏感的人,還會習慣性地被當成悲觀的人。因為遭遇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們那根敏感的弦,總會最先出現動靜,并且,總會比別人感受到更多細微的東西。我們會感受得別人快,比別人細,然后想很多······
《紅樓夢》的林黛玉,她那么多愁善感,面對花落花萎,無意于投情其中。因為她感受來的花,是有生命的。花落了,花萎了,在她眼里,花的生命已經是盡數,于是,便有了殤情葬花的典故。
我們的敏感,雖然不至于像黛玉那般把花來葬。只是,我們因為小事而傷感的頻率很高,所以,很容易就有了悲觀的印象。當概率大的事情頻于出現,就會被當成了一種默認事實,敏感就被人拿來和悲觀劃了等號。
敏感的人,被形容為“玻璃心”的人,甚至已經形成了一種約定俗成的文化。大家都知道,玻璃心的人,總會顯得脆弱,經常會因為一句話就感到受傷,因為一件小事就感到受挫。敏感神經往往一觸即發,甚至會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
敏感特質,看上去似乎真的很弱。
是啊,這些都是敏感特質的痛點。可是,這些也只是敏感性格的一部分而已,在不同環境,不同語境當中,敏感,其實已經被放大了。當我們過于關注到“敏感”的時候,很多時候,會特別容易因為那些負面印象帶來暗示,然后給自己帶上了一個緊箍咒:“我很容易難過,我很容易受傷,我很脆弱·······”
我們絕對,不能因此被暗示,被默認,被牽制。
意識的力量是很強大的,一旦習慣于給自己默認這些,我們就傾向于真的如此了。物質會因為位移讓事情發生改變,意識同樣如此,所以,我們的負面意識,一定要往正面調整。
其實,我們的敏感,它被當成缺點,它也是我們的優點。
在《你的缺點,本身也是優點》里面,我寫過詞語的詞義對向延伸,一個缺點,把詞義延伸出來,就可以看到它的優點。其實缺點和優點,本質,只是一種性格特質,之所以有缺點和優點之分,是因為,放在了不同的位置,以及如何看待的問題。
當我們重新凝視“敏感”,我們會發現,敏感,不僅僅容易接收到悲傷,同樣也很容易接收快樂啊。而且,敏感,意味著心思細膩,能夠比別人更容易分辨來自于感覺上不同層次的情感。因而,敏感的人,感受力和共情力,也是遠遠高于其他人的。我們的情感,也遠遠比別人豐富,因為我們的敏感,讓我們接收到了更多他們難以感受到的東西。
敏感的特質,在寫作、繪畫、音樂等藝術領域,都會有天然的優勢。
我們的感受力,會讓我們很容易捕捉到生活的點點滴滴,如果我們把它們用在創作當中,就會有源源不斷的生活素材,因為自己的感受,是獨一無二的,我們所感受到的東西,全部,都是我們的資源。這些,都是我們的擁有。
如果珍惜自己的感受,有時候,會發現,我們的感受,讓我們擁有了一片海。
我們的敏感,是我們的天賦特質,是我們的優勢。
對于我們的敏感,我有一些想法,關于我們更好發揮自己的敏感特質,我們可以做些什么:
我們要養成表達自己的習慣
表達,是一件重要且有意義的事。我在《自在的自我表達,會另外看見自己》中,提到過關于表達的收獲,我們的表達,可以讓我們發現自己更多的東西。一方面,我們在人際交往中的表達,用自己擅長的話題和領域去打開,去和對方交流自己的想法,除了可以強化自己掌握的東西,還會因為交流的熱度,讓別人受到我們的感染,而我們的自我表達也得到了深化。
另一方面,就是通過寫作、繪畫、音樂等方式去表達自己。我們豐富的情感,如果投放不當,容易溺于情緒化,但是用一種有力量的承載方式表達出來,就會化為積極的意義。我們可以通過寫作等方式,在表達的同時,讓情感獲得正向的轉移,獲得更多的思考。如果樂意的話,分享出來就可以和別人一起交流。
我們要多去觸碰生活
觸碰生活,吸收生活的素材,也讓我們縹緲的情感,落入生活,這是精神世界和現實生活的一種平衡。投入生活,投入于人與物,能讓我們的情感落在實處。
碰得多了,體會的多了,就會因為更高的東西,讓我們省覺我們的一些思想的高度,我們會發現,有些東西,是不足掛齒的。不管是從人事當中,還是書物當中,我們都能夠獲得領悟,與人與書的交集,會讓我們看到不一樣的視角。自我成長的角度,對于發揮自己的天賦優勢,也會得到新的啟迪。
發展自己愛好并持續下去
這樣的愛好,是要讓我們得到沉淀的愛好。它能夠讓我們獲得力量,并且相依相伴,至少,我們會因為它,擁有自信,既可以投入感情,又可以慰藉自己的心。人一定要做一件讓自己有力量的事,自己才會有力量,否則會容易表現得脆弱,沒有真實的自尊。而一件有愛的事情,可以讓我們把大部分的情感投入,不至于放在瑣事的浪費上面,消磨自己,消磨自尊。自己的時間如果被消磨,自尊就會被消磨。
堅持正確的價值觀
因為敏感,我們很容易接收到兩極化的想法,以至于容易因為感情,對事物搖擺不定,沒有自己堅定的立場,態度模棱兩可,然后耽誤到自己。有時候,會因為邊界不清晰,左右為難。如果堅持正確的價值觀,我們就能更好地做出正確的選擇,做正確的事,不會給自己帶來太多的內耗,以及情感消耗。
我們要去看到,敏感,對我們意味著什么,我們能夠以敏感的心和精神,去做點什么。我們如何能夠憑它,成為討自己喜歡的,敏感的自己。
最后,和大家分享一下,丹麥心理學家Sand在《高敏感是一種天賦》中寫到的,關于排解高敏感帶來困擾的一些方法:
01每次感受到情緒的時候,先確認這是自己的情緒還是來自別人的情緒?
如果慢慢學會了辨認,就沒有必要把接收過來的情緒當成是自己的情緒,還加以放大。
02要提醒自己,情緒跟我無關,不需要我來負責任,很多高敏感型人格的人,有強烈的責任感,覺得要負擔起身邊所有的人,他們的情緒起伏,只要親近的人感覺到不安跟焦慮,高敏感型人格的人也會跟著不安焦慮,乃至于想辦法要解決這個不安與焦慮,最后弄得身心疲憊,所以一定要提醒自己,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要對自己的情緒負責任。
03當我們掉進別人的情緒里的時候,我們要抽身出來,重新對于情緒取得主導權。我們一定要告訴自己,面對別人的情緒,要做什么樣的反應,我們是有選擇的。
【文外心聲】
想起之前寫的小詩:
《星空與海和月》
很多時候
我覺得我的身體是一片海
我的眼睛是海上的月亮
而我的腦海
有一片星空
18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