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印度迎來了萬眾矚目的一刻,十多億印度人等待了好幾年,總算可以見證自己的月球登陸器“月船2號”抵達月亮上的那一瞬間。然而最終,這些年的情緒積累還是化作為了難掩的失望。凌晨1點52分,“月船2號”距離地面僅2.1公里時突然與地面控制中心斷連。隨后,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宣布此次“月船2號”登陸失敗。
在最后一刻登陸失敗,這個結果也讓不少人感到扼腕嘆息,有人表示,印度已經做得足夠好了,畢竟只有極少數國家能將月球探測器飛到月球附近,敢于踏出這一步的印度人還是值得鼓勵的。“月船2號”經過了多年的研制與多次的延期發射,已經做好萬全準備,但換來這個結果肯定讓印度人不好受。
實際上在今年4月份的時候,以色列的月球登陸器“創世紀號”就曾嘗試過在月球表面登陸,結果是在距離月球僅149米的時候突然失聯,當時印度一度還松了一口氣,因為差點就讓以色列搶走了“全球第四個登月國家”的寶座。只是沒想到在隨后幾次推遲計劃做好充足準備的后,卻依然步入了以色列人的后塵。不過也有人表示,“月船2號”在最后一刻失聯,美國人要負很大的責任。
在2013年,印度在與俄羅斯就“月船2號”交付沒能達成一致而分道揚鑣后,轉而尋求美國的技術支持,美國人也的確為“月船2號”技提供了多種技術幫助,但僅憑這個,就讓美國人來背鍋當然是不道德的。不過這一次印度登月在最后一刻失敗,很大程度上還真的是美國人最后時刻掉了鏈子。
據獲悉,這一次“月船2號”登月是由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深空網絡通信為登陸器與印度空間研究組織之間提供登陸控制信息。然而在凌晨1點52分時,也就是“月船2號”失聯的那一刻,NASA的深空網絡通信馬德里站與印度月球艙通信突然中斷,導致印度空間研究組織與“月船2號”失聯,“月船2號”也就失去了控制墜毀在了月球表面。
無獨有偶,在此前以色列的“創世紀號”也以差不多的方式在最后一刻失聯,而“創世紀號”同樣有著美國技術的扶持,也就是說擁有美國技術元素的最近兩次登月行動,均以失敗告終。相信不僅僅是發射失敗的國家,對于美國人而言同樣是打擊,因為美國已經定下了五年后重返月球的目標。
盡管美國人在50年前就已經實現了載人登月的壯舉,但現代科學登月行為不再像當年那樣不計成本的作為一個象征宣傳,需要考慮到包括科學研究、月球資源開發、建立月球基地等方面的事物,探測器也需要搭載更多的先進儀器,實際上現在登月的難度早已經是水漲船高了。畢竟當年美國人就是因為登月成本實在太高,所以擱置了登月計劃,如今向在短時間內重拾,并且完成更多實際月球利益方面的攫取,5年內登月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實際上美國幫助以色列和印度完成登陸器登月,也有一種讓這些國家為自己載人登月計劃打頭陣的意思,然而隨著以色列與印度的相繼失敗,可以預見的是,盡管美國人在50年前就已經登月了,但如今想重返月球,還真不像他們想象的那么容易。再加上美國的NASA計劃同樣喜歡各種推后,因此就目前情況來看,5年內重返月球或難以實現,很大可能會延期。(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