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會說養兒防老,其實對于父母來說,對孩子并沒有什么太大的奢望,只是希望自己年邁之后,身邊沒有孩子陪伴和照顧。所以我們才會說百善孝為先,孝順父母一直都是我國的優良傳統美德。
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幸運地擁有孝順的子女,即便有的家庭子女眾多,但真正孝順的也只是屈指可數,甚至一個孝順的孩子都沒有。
這時大家便會把矛頭指向不孝的孩子們,但造成這種原因的,除了孩子自身問題外,也和父母的教育有一定的關系。
有心理學家專門對此做過研究,想要解開多子女家庭中,哪個孩子更孝順的謎底。經過不懈的努力,他終于得出了結論,發現孩子長大后是否孝順,和他們的出生順序有一定的關系。
現在我們身邊有著越來越多的二胎家庭,在這樣的家庭中,哪個孩子會更孝順呢?心理學家的答案是:老大或者是被忽視的那個孩子。
當老大出生之后,在二胎未出生前,他們是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畢竟這個時候家里只有一個孩子,父母能夠把所有的愛和精力都投入在孩子身上,這樣才能夠給予孩子滿滿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但是當老二出生之后,老大明顯就會感覺到有落差。畢竟照顧兩個孩子時,父母的愛和精力都會分出一部分給二胎,即便他們對老大的愛并沒有改變,但是對老大來說卻感覺父母沒有那么愛自己了。
再加上有時老大還需要幫父母做一些照顧弟弟妹妹的事情,更是讓老大身上有了更多的責任。當他們覺得父母更愛自己弟弟妹妹時,就會本能地想要證明自己,用實際行動告訴父母自己很優秀,值得父母去愛。
在這樣的環境中,老大會不自然地承擔起照顧二胎的責任,甚至在被父母認可之后,這種責任感會越來越強烈,從而讓他們形成習慣性的擔當,自然在成年之后會比弟弟妹妹更多的照顧父母,變得更孝順。
而在多子女家庭中,哪個孩子更孝順又會發生變化。這個時候最孝順的往往不是家中的老大,而是被夾在中間的老二。
老大出生之后自然是父母最愛的孩子,因為那個時候只有他們一個。緊接著隨著老二的到來,他們所得到的愛就會減少,不過在老三出生之后,老大就會習慣這樣的局面,畢竟他們的能力讓他們在諸多孩子中顯得出類拔萃。
老小自然不用說,因為年齡上面的優勢,他們完全可以依賴于父母和哥哥姐姐生活,成為家里倍受寵愛的那一個。這就決定了他們習慣性地得到,而不懂得如何付出,在承擔責任方面自然會相對較差。
但是老二從出生時就無法得到父母全部的愛,因為他們上面有哥哥姐姐下面有弟弟妹妹。所以從他們懂事之后,就會努力地想要得到父母更多的愛,自然而然成為了父母的好幫手。
為了證明他們比老大更能干,老二們往往會無形中給自己更多的壓力,久而久之就會成為一個習慣性付出的人,自然也會更孝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