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小時睡眠論深入人心,很少有人會對此產生質疑,并且有些人還會嚴格遵守,每天無論早睡晚睡必須要讓自己睡夠8小時,即使睡不著也會強迫自己睡,一旦沒睡夠就會感覺焦慮,認為自己睡眠出現問題了。
這樣久而久之,發現自己不僅睡眠質量沒有得到提高,反而還出現了失眠,多夢等睡眠障礙,這是為什么呢?
其實8小時睡眠是根據身體的狀態和身體素質進行綜合性分析得出的平均睡眠時間。8小時睡眠并不適合所有人,這只是個推薦睡眠時間而已。
每個人要睡多久是沒有統一答案的,個體差異的不同可能導致的睡眠時長也不同,有些人可能只要睡6個小時就夠了,而有的人可能需要睡足10小時,才會讓精力變得更加充沛。
所以為了要睡夠8小時而強迫自己睡,反而破壞了自身正常的睡眠規律,影響到了睡眠質量,時間長了自然會出現睡眠問題。
而且現在睡眠研究也發現,睡眠質量和是否達到8小時沒多大關系,而是要睡夠四到五個睡眠周期。
人體的睡眠可以分成快速先動睡眠和快速眼動睡眠兩個周期,這兩個周期是交替循環完成整個睡眠時間的。
完成一個交替就是一個周期,一個周期要持續90到100分鐘左右,人體的睡眠周期大約有四到五個,也就是要持續6到10個小時。
由于每個人體質的不同,所以睡眠周期也不同,如果你每天只睡六到七個小時,但是醒來后精力充沛沒有疲憊感,那么就是正常的睡眠量。
如果你睡夠了八小時,但起來后還是感覺疲憊,就說明你一直處于淺睡眠狀態,睡眠質量并不好。
所以不必追求8小時睡眠,尤其對于中老年人來說,這樣還容易讓自己壓力過大,影響睡眠質量,給身體造成危害。
睡眠專家對此做過研究,發現不同的人群所需的睡眠時間也是不同的:青少年時期要睡夠9個小時,40到50歲后睡眠時間會縮短,只有7到8個小時,而且65歲以上的老人只需睡6到7個小時左右就行了,甚至有些人可以只睡5到6個小時 。
這是因為對于中老年人來說,睡眠時間太長會讓血液黏稠度增加,加大患上心血管疾病的幾率。而過了80歲,睡眠時間又會開始延長。
1、會增加患上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睡眠太長和睡眠不足一樣會增加患上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因為睡太長會讓大腦和身體處于失衡狀態,睡眠時間超過10小時風險性會加大41%,而只睡6到7個小時風險性最小。
2、會增加患上老年癡呆的風險
美國對此進行過一項專門研究,發現,如果每天睡眠時間長于9小時或是更長,那么人的語言能力就會下降20%,而記憶力要下降13%,同時會增加患上老年癡呆癥的風險。
所以說中老的人不必以8小時睡眠時間為標準,而是要讓自己的生物鐘保持規律,只要睡眠能滿足自己的身體需求就可以,這樣才能避免某些疾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