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歲到六十歲這十年,幾乎是人生中最艱難的一段時期。
曾經的朝氣不再,留下的可能是疲累的身體,和已到瓶頸的工作狀態。
當初的好友漸行漸遠,只有三兩個人陪在身邊,孤獨感愈發明顯。
這一時期,許多人還有雄心壯志,但身心情況顯然已不允許;還有些人想要退休,安度晚年,但身上的擔子仍然重重壓著,似乎讓人無法喘息。
除此之外,還有太多太多無法明說,令人嘆息,尤其是以下三道坎兒,絆倒了許多人,看哭了。
01:與父母分離的坎兒,讓多少人悲痛終生
五十歲到六十歲這十年,許多人都會經歷與雙親的分離。
看著曾經朝夕相對的父母突然離開,想到自己再也不能依偎在父母身邊,像個孩子那樣生活,內心便百感交集。
人最大的孤獨不是身邊無人,而是當你想要去尋找時,對方已經不可能再出現,仿佛做了很久很久的夢,醒來之后一無所有,讓人難以接受。
但事實如此,你我都不能改變,生老病死乃是世間的常態。
父母們能活到這一程,也算是功德圓滿,作為子女也應該看看。
沉浸在失去父母的悲痛中,的確能彰顯孝心,但父母必然不希望你如此浪費時間,畢竟屬于你的生命還在繼續。
熬過了父母離開的坎兒,我們會變得更加成熟,終于意識到沒有人能真正陪著你,永遠只能靠自己。
走過了這一階段,人人都會變得強大,未來雖然再無依靠,但我們成為了更好的自己。
02:面對孤獨的坎兒,讓多少人難以抉擇
父母走了,朋友離開了,孩子也已經長大,與你漸行漸遠,這時孤獨撲面而來。許多人傷感不已。
正是因為無法與孤獨和解,有些人才非要纏著子女,更有些人試圖中斷生命,但這顯然并不理智。
人是赤條條地來,也將孤零零地走,孤獨就像生命中的一顆痣,如影隨形。
過去我們沒有意識到孤獨,是因為有其他事情打發時間,如今終于與孤獨打了照面,才更考驗格局和心態。
不論是誰,都會與孤獨同行,孤獨并沒有那么可怕,只是從前的你太過夸張化。
一個人的日子里也可以看書喝茶,享受人生,沒有了他人的叨擾,留下的才是自由自在的歡樂時光。
但凡我們能轉換心態,便能與孤獨握手言和。
邁過孤獨的這道坎兒,以后的我們將無畏無懼,畢竟你已經習慣了孤獨,任何人的來來往往都不會再影響分毫了。
03:生命的坎兒,讓人終于活得圓滿
越是走到五十多歲,越是懼怕生命,害怕某一天會突然離開,擔心自己的人生戛然而止,還有許多遺憾。
但這些無濟于事,因為生命不會因為任何人的懼怕而停止,它只會馬不停蹄地趕進度,按時完成任務。
與其為不可能改變的事情而憂慮,倒不如在有限的生命里拓展它的寬度,提升質量。
人類的懼怕來自于未知,更在于未能圓滿的遺憾,既然我們現在有時間能夠彌補,何不把每時每秒都裝點的精彩無比,讓自己以后心滿意足呢?
走到生命盡頭,我們此生無憾了,便不懼怕閉上雙眼。
你甚至會無比驕傲,因為我們活出了最好的樣子,這才是生命里最動人的場景。
五十歲到六十歲這十年,著實不易,這三道坎兒更是看哭了很多人。
但無論如何,希望你能堅強起來,努力應對。
生活都有雙面性,取決于你如何去看,活得積極向上、瀟灑獨立,總會看到他贈予你的驚喜。
活一輩子,就要拿出最好的狀態,現在不遺憾,以后不后悔,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