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扶蘇秘史
編輯/扶蘇秘史
哈弗大學研究了80年,調查跟蹤724人,解開了長壽關鍵的奧秘,這724人的人生軌跡千差萬別,有的從貧困躍升為富裕,有的從無名小卒蛻變為名人,就連當選美國總統的肯尼迪也參與了這個研究。[送心]
人際關系
哈佛大學開展了一項長達80年的研究,追蹤調查了724人的一生,以探索一個困擾著許多人的問題,什么才是長壽的關鍵?
這項被稱為“哈佛成人發展研究”的項目最初目的是為了研究成年人的健康和幸福狀況。
參與研究的有哈佛的268名學生,以及456名青少年,這些學生和青少年來自不同的背景,但都成為了研究人員鏡頭下的樣本。
研究人員運用了各種方法來追蹤調查這些人,包括面談、身體檢查、心理測試,以及后續的電話訪談和家庭走訪等。
他們每兩年對每個人進行一次跟蹤,記錄下他們在健康、感情、工作、家庭等各個方面的情況。
可以說,研究人員如影隨形地觀察著這些青少年步入中年,歷經人生經歷很多的起伏。
這724人的人生軌跡千差萬別,有的從貧困躍升為富裕,有的從無名小卒蛻變為名人。
其中最引人矚目的例子是后來當選美國總統的肯尼迪也參與了這個研究,盡管有關他的具體資料至今仍處于保密狀態。
這些參與者各奔前程,有的事業有成,有的卻在中年前夕坎坷命運,然而研究在80年后得出了一個共同的結論,親密的人際關系是長壽和幸福的關鍵。
那些保持著與家人和朋友密切聯系的人,往往能夠活得更健康、更長壽。
與之相反,那些孤僻、不善交際的人,中老年時的大腦功能和身體狀況衰退得就更快,研究發現,后者的身體機能的衰退速度明顯快于前者。
良好的人際關系能讓人心情愉悅,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何它與長壽和健康息息相關。
當一個人情緒穩定的時候,或許就是一個人最好的狀態,而愉快的心情更是讓人的身體也能夠跟著一起愉悅起來。
當一個人感到自己被關心、被理解時,他的生活就更有意義、更有活力,相反,當一個人缺乏密切的人際網絡,常常感到孤獨時,他的生命活力也會隨之減退。
這項長期研究證實了一點,想要活得長久,就需要珍惜身邊的親人和朋友。
親密的人際關系能充實我們的生活,讓我們感到被需要和被關心,這是長壽的重要保證,友情、親情和愛情構成了人生的意義所在,它們讓我們的內心充滿陽光。
當多參加聚會,開拓人際網絡,與老友保持聯系,經常打電話聊天,讓自己融入某個群體,并為這個群體貢獻一份力量,當你給予他人快樂時,自己也會感到快樂。
建立廣泛而深入的人際關系網絡,是獲得長壽的重要方式,這不僅能使生活更美好,還能讓我們遠離疾病,擁有健康的身心。
除了交際之外,婚姻的狀況,以及對婚姻的滿意程度也很大程度上影響一個人是否長壽。
婚姻滿意程度
據哈佛長期隨訪的研究顯示,一個人的晚年身體的健康程度,與中年時對婚姻關系的滿意度高度相關,那些50歲時婚姻幸福的人,80歲時也往往最健康。
研究中編號141的男子,童年家庭溫馨,父母關系和睦,141本人也聰明優秀,前途一片大好。
但是31歲開始,141的人生出現巨變,他開始酗酒,和一個患病女子同居,父母離異后與父母關系破裂。
141精神狀態持續惡化,最終死于一場精神疾病,141的一位朋友評價他是一個極具魅力而又難以捉摸的人,可以看出,父母離異和感情破裂是141步入悲劇的重要原因。
與之相比,81歲的李敬治和90歲的王芝亭則是完全不同的寫照。
王芝亭患重病住院,李敬治每天凌晨起床,煮蛋花湯喂養病中的老伴。
即使王芝亭不能說話,李敬治也能通過眼神手勢準確理解他的需求,他們的婚姻生活幸福美滿。
李敬治和王芝亭第一對恩愛夫妻,正是婚姻關系的溫暖和互相扶持,讓兩人一起幸福的相伴到老。
他們兩個人一個嫁對人,一個娶對了人,造就了這樣一段幸福的婚姻,也正是這份感情,讓他們攜手長壽。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質量,比數量更為重要,當親密關系破裂時,一個人的內心就會變得空虛和脆弱。
而相互支持的長期伴侶關系,則能帶來生命中最寶貴的溫暖和力量,需要用愛圍繞自己,而不僅僅停留在電話聯系人的數量。
人與人之間的聯系,不在于數量,而在于質量,外在的人際網絡再廣泛,也抵擋不住內心的寂寞與脆弱。
唯有那些日久天長的知己,才是我們真正的精神支柱,簡單的陪伴就能溫暖一個心靈。
我們需要用真摯去對待身邊的人,用時間去澆灌感情的花朵。用一顆溫暖赤子之心,去擁抱這個世界。
長壽并不需要很多的金錢,至于要擁有普通的幸福。
普通幸福
許多人認為,只要努力工作,就能獲得幸福,但是,哈佛大學對724名不同背景的兒童進行了長達80年的追蹤研究后發現。
真正快樂的人并不是那些事業有成或階級跨越的人,而是擁有平凡但幸福家庭生活的普通人。
研究對象分為兩組,一組出生在富裕家庭,一組出生在貧困家庭,原本貧苦的孩子后來獲得了巨大財富,但是他們的幸福感并不高于那些一直富裕的孩子。
相反,那些來自普通家庭、擁有平凡但幸福生活的人,最終感到人生滿意。
為什么會這樣呢?或許是因為,當一個人擁有足夠的財富后,就會發現金錢無法買來真正的幸福。親情、友情、愛情才是幸福的本源。
所以,當一個人老去時,他不會后悔自己沒有賺夠錢,而是會后悔沒有花更多時間與家人朋友在一起。
現代社會強調金錢至上,許多年輕人堅信只要努力工作就能獲得幸福。他們為了追求事業成就,往往忽略了與父母、配偶、子女相處的時間。
等到他們獲得成功時,卻發現親人一個個都離開了自己,這是他們此生最大的遺憾。
馬克吐溫說過,哪怕只有一瞬間,也不要辜負與愛人共處的時光,因為不管你已80歲,只要開始珍惜眼前人,就不算太晚,不要把時間浪費在無謂的爭吵抱怨上,而要用心傾聽和理解身邊的人。
即使生活再艱難,只要你堅信有人支持你,就能感受到幸福。用剩下的時間去珍惜你愛的人,而不要僅僅追求物質,這樣你才能活的不留遺憾。
人生的意義不在于財富和地位,而在于你是否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
影響人的長壽最重要的因素不是財富或身體狀況,而是社會關系,擁有更多高質量的親密關系可以提高生活滿意度和身體健康。
即使經濟條件不佳,只要有強大的社交支撐,仍可能擁有更長的生命,另一方面,經常感到孤獨的人不但健康較差,也更易患上抑郁、焦慮等心理問題。
與他人建立深厚聯結可能促使身體分泌正面化學物質,如催產素、內啡肽等,這些物質能抗衰老、減少炎癥。此外,社交互動也能增強心理抵抗力,使人更能面對生活的困境。
與親友建立和維持親密關系,擴大社交圈子非常重要,良好的人際關系能帶來持續的積極情緒,增強抵抗生活壓力的能力,并降低心理健康問題的風險。
如果想擁有健康和長壽,就應該重視與他人的情感聯結,這可能是通往長生的關鍵。
然而,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里,許多人為了事業、金錢而四處奔波,往往會忽視與他人的情感紐帶。
工作狂在現代社會比比皆是,為了升職加薪,經常加班到深夜,回到家里疲憊不堪,沒有時間與家人相處,過度工作不僅影響了婚姻,也會疏遠朋友,這也就導致孤獨感越來越強,就會有輕微的抑郁傾向。
但是,只要調整工作時間表,每周固定出去跟朋友小聚,花更多時間進行夫妻間的交流,心理健康狀況會有所改善。
即使忙碌的生活節奏,也要注意與重要他人保持聯系,經常與愛人、家人一起吃飯,聊天,聽他們分享生活趣事,表達關心。
或者每周抽出時間參加朋友的活動,增進友誼,沒有時間的話適當的打電話問候,嘗試不同的娛樂方式與人互動,如參加讀書會、戶外運動等,體驗互助的樂趣。
傾聽他人的煩惱,提供支持與幫助。這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要珍惜每一段關系,即使只是工作中的同事,也可以成為知心之交。
當感受到他人的溫暖,也會為對方帶去溫暖,這種溫情能成就一個和諧美好的社會。
如果想擁有健康和長壽,就應該去經營那些值得留戀的人際關系,這可能是通往長生的關鍵。
為什么和人建立深厚的感情會起到長壽的作用,根據研究者們的推測,這是因為這樣會促進身體正面化學物質的釋放,促進身體的健康。
與他人建立良好的關系,不僅會帶來心靈上的愉悅,而且在必要時刻,會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會讓人在遇到困境的時候會更加的樂觀積極向上。
當在社會上得到認同后,正面情緒就有助于緩解壓力,甚至能夠增強免疫力,還能夠降低患抑郁癥這種心理疾病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