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乾隆88歲高壽時,嘉慶皇帝獻(xiàn)給了他一個女人,這位女子是乾隆最后一個嬪妃。眾所周知,乾隆是一位風(fēng)流皇帝,在60歲的時候還在廣納妃嬪,充實后宮,可以說是鐵打的乾隆,流水的妃嬪。
乾隆的后宮佳麗無數(shù),除去那些沒有被記載的鶯鶯燕燕,后宮一共有42位妃嬪。從發(fā)妻富察皇后到香妃、令妃等人,都曾獲得榮寵,但是大多走在乾隆前面,但是也有這么一些女人,在后宮長命卻低調(diào)。
乾隆的妃嬪們,據(jù)說帶尖帽子的是香妃
我們都知道,歷史上的皇帝大多數(shù)都是父親駕崩了以后,才能坐上皇位的。當(dāng)時乾隆不想自己當(dāng)皇帝的時間超過自己的爺爺康熙皇帝,因此將皇位讓給了自己的兒子嘉慶皇帝。
雖然是當(dāng)了太上皇,但是還是把權(quán)利牢牢地把握在自己手里。在他死后,39歲的嘉慶皇帝才開始有實權(quán),處理國事。
俗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嘉慶帝會怎么對待乾隆留下的這些妃子呢?
01:乾隆的最后一個妃嬪,晉貴人
這位妃嬪是嘉慶在乾隆88歲的時候獻(xiàn)給他的,入宮的時候正是豆蔻年華,成為了乾隆一生中最后納入后宮的妃嬪,她就是晉妃富察氏,雖然她擁有與富察皇后相同的姓氏,但是她的命運(yùn)卻是早就注定的。
晉妃一生無寵,其實看一個嬪妃在后宮是否得寵,子嗣是一個關(guān)鍵因素,富察皇后得寵生下四個子女,令妃得寵生下6個子女,但是晉妃卻一生無所出。
看過清宮劇的都知道,后宮女子晉升要么靠美貌,要么靠才情,最重要的還是靠子嗣,那么富察氏是如何晉升到妃位的?
根據(jù)史料記載,她第一次出現(xiàn)是在嘉慶三年,記載:
晉太妃,富察氏,事高宗為貴人
晉妃的出生年月已經(jīng)不得而知,但是她的家世應(yīng)該是有跡可循的。她與富察皇后同出一族,按照輩分來說,應(yīng)該是屬于孫女輩了,可見她與乾隆的年齡也相差甚遠(yuǎn)。但是,盡管沾了富察皇后的光,她也沒有得到乾隆的另眼相看。
富察氏是嘉慶帝選妃后,主動先給乾隆的,雖然不知道嘉慶是抱著何種目的,但是以乾隆當(dāng)時88歲的高齡,對待如此年輕的女子,想必也是有心無力。
雖然乾隆不待見她,但是富察氏也是在后宮安生度日的。但是,沒想到她入宮一年后,乾隆就駕崩了,享年89歲。
于是,富察氏更加沒有了存在感,徹底成為了一個后宮的擺設(shè),在整個嘉慶朝她都是默默無聞的,位份也一直停留在貴人上,可見嘉慶對她也是毫不在意的。
直到嘉慶駕崩后,道光繼位,才將她封為晉妃,連跳數(shù)級。道光晉封她的理由也很簡單。
皇祖高純宗皇帝嬪御存者惟晉貴人一人,宜崇位號,以申敬禮,謹(jǐn)遵封為晉妃。
其實,如果富察氏沒有活到道光年間,她的位份可能終其一生都只能是個貴人,但是好日子也沒有過多久,她就去世了,成為最后一位安葬的乾隆妃子。她的一生實在是可悲,只能說是生不逢時。
02:生下十公主的惇妃,靠女兒獲得榮寵
乾隆28年,年僅17歲的惇妃汪氏入宮參選,她出生滿洲正白旗包衣,相比于其他妃嬪來說,她的家世并不顯赫。但勝在長相不錯,在參選的時候,被乾隆一眼看中,納入了后宮。
那個時候的乾隆已經(jīng)是53歲高齡了,這個年齡在古代已經(jīng)是步入老年時代了。汪氏入宮時,宮內(nèi)位份比較高的妃子,嘉貴妃,高貴妃都已經(jīng)不在人世了,不用每日對著高位分的妃子伏低做小,汪氏的日子過得還算安穩(wěn)太平。
汪氏覺得,以自己的美貌,一定會得到乾隆的寵愛,但是,沒想到乾隆只封了他一個永常在,就沒有再召見她,這個位份一直維持了8年,得不到寵愛的汪氏內(nèi)心也是十分失落的。
要知道,后宮女人向來爭風(fēng)吃醋,汪氏無權(quán)無勢,在后宮中一直是處于弱勢,聰明的她,為了找到新的靠山,于是將心思用在了太后身上。
汪氏每日都去太后處晨昏定省,照顧太后的飲食起居,太后見她如此孝順,相比也是一個純良的女子,于是對汪氏越加喜愛,連連夸贊。
乾隆每次去給太后請安的時候,太后都會叫上汪氏陪同,乾隆是個有名的孝子,見太后喜愛汪氏,于是,也漸漸關(guān)注起了汪氏。
惇妃
得到乾隆寵愛的汪氏,得到了晉升,從永常在到永貴人、惇嬪、惇妃,晉升速度十分快,更在晉封惇妃的第二年,生下了歷史上十分有名的十公主,固倫和孝公主。
這位公主深得乾隆寵愛,連帶這惇妃也母憑子貴,據(jù)說,如果這位十公主是個男兒身,說不定就是日后的儲君。乾隆對十公主的喜愛也讓惇妃的身價水漲船高,脾氣也漸漸開始暴躁起來。
一日,她在處罰一個宮女的時候,將這個宮女打死了,這讓乾隆十分生氣,將她降為惇嬪,并將十公主交由其他妃子撫養(yǎng)。乾隆曾上諭
惇妃即著降封為嬪,以示懲儆;并令妃嬪等嗣后當(dāng)引以為戒,毋蹈覆轍,自干罪戾。
但是,小公主離開了母親,日日啼哭,乾隆看著十分心疼,于是為了公主,將汪氏復(fù)位為惇妃,仍舊將十公主交由她撫養(yǎng),由此可見,乾隆對十公主的喜愛也是超過了禮法。
十公主
但是至此之后,乾隆對惇妃的喜愛也不復(fù)存在,惇妃的四十千秋,乾隆僅賞賜300兩白銀,與其他內(nèi)廷主位的千秋賞賜相差很多。到了惇妃的五十千秋,乾隆照例也只賞賜了白銀。嘉慶元年的時候,惇妃還因為向乾隆請安遲到了,被乾隆責(zé)罰,可見乾隆有多不待見惇妃了。
后來乾隆駕崩,僅僅半個月后,嘉慶就將和珅法辦了,但是當(dāng)時的十公主固倫和孝公主已經(jīng)下嫁了和珅之子,豐紳殷德,雖然在抄家過程中,嘉慶對十公主也是給足了面子,但是為了不被波及,惇妃至此就一直深居簡出,在嘉慶十一年的時候,離開人世,享年61歲。
03:乾隆最長壽的妃子,婉妃
其實在乾隆皇帝的心里,除了我們熟知的富察皇后是他心愛之人,還真說不上來他到底最心愛的人是誰。但是,他不愛的人總能說出這么幾位,這其中就有一個女人,雖然被乾隆冷落,卻活得很長壽,這個人就是婉妃。
史料記載:
婉貴太妃,陳氏。事高宗潛邸。乾隆間,自貴人累進(jìn)婉妃。嘉慶間,尊為婉貴太妃。壽康宮位居首。薨,年九十二。
婉妃陳氏,生于康熙56年,康熙駕崩后,雍正繼位,當(dāng)時還是皇子的弘歷被封為寶親王,陳氏也被選中,進(jìn)入寶親王府,成為弘歷的侍妾。
陳氏進(jìn)入寶親王府沒幾年,雍正就死了,弘歷榮登大寶,成為了乾隆皇帝,陳氏也被接入后宮,封為了常在。常在是后妃位份中比較低的一個等級,可見陳氏并不受乾隆喜愛。
兩年后,陳氏晉為貴人,在這個位置上一呆就是11年。后來,陳氏晉封為嬪,乾隆賜號婉,在滿文中是柔順聽話的意思。以為能迎來寵愛的陳氏,在嬪位上更是呆了46年,在她的四十歲千秋節(jié)上,乾隆更是什么賞賜都沒有。
婉嬪這個稱號一直陪伴著陳氏幾十年,一直到乾隆退位的時候,才被晉封為妃子,這個時候的陳氏已經(jīng)是個77歲的耄耋老人了,這也是她這一生中最高的稱號。
雖然乾隆不寵愛陳氏,但是應(yīng)該也給了陳氏應(yīng)有的尊重,在遺留下來的陳氏畫像上,我們可以看出,陳氏的容貌也是端莊秀麗,完全沒有被冷落的憂愁。不過向來陳氏的心態(tài)應(yīng)該也是十分好的,不然這后宮幾十年的冷板凳應(yīng)該也是不好坐。
后來,乾隆駕崩,嘉慶將她晉封為貴太妃,給了她應(yīng)有的榮耀和尊重,而這位婉貴太妃也是活了足足92歲,才安然逝去。陳氏歷經(jīng)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四朝,雖然一生都沒有子女,但是卻擁有如此長的壽命,想必也是一位看得開的女人。
04:乾隆冊封的唯一貴妃,被嘉慶帝活活嚇?biāo)?/strong>
縱觀乾隆的后宮,只有穎貴妃是乾隆冊封的唯一貴妃。穎貴妃巴林氏是來自蒙古鑲紅旗的女子,生于雍正9年,具有蒙古血統(tǒng)。根據(jù)史料記載,巴林氏是在乾隆13年之前進(jìn)入后宮的,被封為常在,后宮稱呼其為那常在。
乾隆13年被封為那貴人,這一年成為了巴林氏人生的轉(zhuǎn)折,在乾隆的后宮中,她也開始有了一席之地。僅僅過了三年,巴林氏就被晉封為穎嬪,成為了一宮主位。
巴林氏在嬪位上呆了11年,在乾隆24年的時候,被晉封為穎妃,成為了乾隆后宮的第一梯隊妃子。乾隆對穎妃也是十分寵愛的,令皇貴妃去世后,便將永璘交由巴林氏撫養(yǎng)。
嘉慶三年,乾隆為了褒獎穎妃,更是將她冊封為貴妃,將她從景仁宮,挪去了永壽宮居住。
穎妃在位年久,且年屆七旬,著加恩封為貴妃。
可見乾隆對于巴林氏是十分寵愛的,在即將70歲的高齡,還要晉封她的位份。然而,她得到了乾隆的喜愛,但是結(jié)局卻并不是完美的。
乾隆駕崩后,嘉慶帝尊他為潁貴太妃,與婉貴太妃同居壽康宮。嘉慶五年,巴林氏70歲大壽的時候,當(dāng)時的慶郡王永璘因為感念巴林氏的養(yǎng)育之恩,在沒有得到嘉慶許可的情況下,將禮物私自送進(jìn)了壽康宮,這一舉動惹怒了嘉慶。
嘉慶不僅對自己的親弟弟多加斥責(zé),還免去了他的差事。這件事傳到了巴林氏的耳中,她也受到了驚嚇,此后的幾天也在惶惶不可終日中去世了,堂堂一個貴妃,卻因為生日送禮而擔(dān)心受怕,活活嚇?biāo)溃彩亲屓诉駠u不已。
05:我的觀點
除了以上說到的幾位后妃,乾隆駕崩后留下的后妃還有芳妃、恭嬪、鄂貴人、白貴人、壽貴人。這幾位后妃在乾隆去世后,嘉慶也未對她們有晉封。這五位女子去世后,嘉慶也都是按照統(tǒng)一標(biāo)準(zhǔn),將她們葬入了乾隆的后妃陵園中。
乾隆后妃
而在乾隆留下的這幾位后妃中,除了婉妃被嘉慶加封過,晉妃被道光加封過,其余的女子都是以生前的尊號葬入妃陵的。可見,嘉慶帝除了對待婉貴太妃好一點之外,其余的妃子都是處于不聞不問的狀態(tài),任他們咋深宮之中隨意過活。
不理睬、不賞賜、不加封是嘉慶帝對待這些遺孀的基本態(tài)度,這些女人苦守著宮門,大多都是抑郁而終。可見在這紅墻綠瓦之中,即使獲得了榮華富貴,但是失去了一輩子的自由,結(jié)局也是令人唏噓,不得不感嘆一生,幸好沒生在古代。在乾隆88歲高壽時,嘉慶皇帝獻(xiàn)給了他一個女人,這位女子是乾隆最后一個嬪妃。眾所周知,乾隆是一位風(fēng)流皇帝,在60歲的時候還在廣納妃嬪,充實后宮,可以說是鐵打的乾隆,流水的妃嬪。
乾隆的后宮佳麗無數(shù),除去那些沒有被記載的鶯鶯燕燕,后宮一共有42位妃嬪。從發(fā)妻富察皇后到香妃、令妃等人,都曾獲得榮寵,但是大多走在乾隆前面,但是也有這么一些女人,在后宮長命卻低調(diào)。
乾隆的妃嬪們,據(jù)說帶尖帽子的是香妃
我們都知道,歷史上的皇帝大多數(shù)都是父親駕崩了以后,才能坐上皇位的。當(dāng)時乾隆不想自己當(dāng)皇帝的時間超過自己的爺爺康熙皇帝,因此將皇位讓給了自己的兒子嘉慶皇帝。
雖然是當(dāng)了太上皇,但是還是把權(quán)利牢牢地把握在自己手里。在他死后,39歲的嘉慶皇帝才開始有實權(quán),處理國事。
俗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嘉慶帝會怎么對待乾隆留下的這些妃子呢?
01:乾隆的最后一個妃嬪,晉貴人
這位妃嬪是嘉慶在乾隆88歲的時候獻(xiàn)給他的,入宮的時候正是豆蔻年華,成為了乾隆一生中最后納入后宮的妃嬪,她就是晉妃富察氏,雖然她擁有與富察皇后相同的姓氏,但是她的命運(yùn)卻是早就注定的。
晉妃一生無寵,其實看一個嬪妃在后宮是否得寵,子嗣是一個關(guān)鍵因素,富察皇后得寵生下四個子女,令妃得寵生下6個子女,但是晉妃卻一生無所出。
看過清宮劇的都知道,后宮女子晉升要么靠美貌,要么靠才情,最重要的還是靠子嗣,那么富察氏是如何晉升到妃位的?
根據(jù)史料記載,她第一次出現(xiàn)是在嘉慶三年,記載:
晉太妃,富察氏,事高宗為貴人
晉妃的出生年月已經(jīng)不得而知,但是她的家世應(yīng)該是有跡可循的。她與富察皇后同出一族,按照輩分來說,應(yīng)該是屬于孫女輩了,可見她與乾隆的年齡也相差甚遠(yuǎn)。但是,盡管沾了富察皇后的光,她也沒有得到乾隆的另眼相看。
富察氏是嘉慶帝選妃后,主動先給乾隆的,雖然不知道嘉慶是抱著何種目的,但是以乾隆當(dāng)時88歲的高齡,對待如此年輕的女子,想必也是有心無力。
雖然乾隆不待見她,但是富察氏也是在后宮安生度日的。但是,沒想到她入宮一年后,乾隆就駕崩了,享年89歲。
于是,富察氏更加沒有了存在感,徹底成為了一個后宮的擺設(shè),在整個嘉慶朝她都是默默無聞的,位份也一直停留在貴人上,可見嘉慶對她也是毫不在意的。
直到嘉慶駕崩后,道光繼位,才將她封為晉妃,連跳數(shù)級。道光晉封她的理由也很簡單。
皇祖高純宗皇帝嬪御存者惟晉貴人一人,宜崇位號,以申敬禮,謹(jǐn)遵封為晉妃。
其實,如果富察氏沒有活到道光年間,她的位份可能終其一生都只能是個貴人,但是好日子也沒有過多久,她就去世了,成為最后一位安葬的乾隆妃子。她的一生實在是可悲,只能說是生不逢時。
02:生下十公主的惇妃,靠女兒獲得榮寵
乾隆28年,年僅17歲的惇妃汪氏入宮參選,她出生滿洲正白旗包衣,相比于其他妃嬪來說,她的家世并不顯赫。但勝在長相不錯,在參選的時候,被乾隆一眼看中,納入了后宮。
那個時候的乾隆已經(jīng)是53歲高齡了,這個年齡在古代已經(jīng)是步入老年時代了。汪氏入宮時,宮內(nèi)位份比較高的妃子,嘉貴妃,高貴妃都已經(jīng)不在人世了,不用每日對著高位分的妃子伏低做小,汪氏的日子過得還算安穩(wěn)太平。
汪氏覺得,以自己的美貌,一定會得到乾隆的寵愛,但是,沒想到乾隆只封了他一個永常在,就沒有再召見她,這個位份一直維持了8年,得不到寵愛的汪氏內(nèi)心也是十分失落的。
要知道,后宮女人向來爭風(fēng)吃醋,汪氏無權(quán)無勢,在后宮中一直是處于弱勢,聰明的她,為了找到新的靠山,于是將心思用在了太后身上。
汪氏每日都去太后處晨昏定省,照顧太后的飲食起居,太后見她如此孝順,相比也是一個純良的女子,于是對汪氏越加喜愛,連連夸贊。
乾隆每次去給太后請安的時候,太后都會叫上汪氏陪同,乾隆是個有名的孝子,見太后喜愛汪氏,于是,也漸漸關(guān)注起了汪氏。
惇妃
得到乾隆寵愛的汪氏,得到了晉升,從永常在到永貴人、惇嬪、惇妃,晉升速度十分快,更在晉封惇妃的第二年,生下了歷史上十分有名的十公主,固倫和孝公主。
這位公主深得乾隆寵愛,連帶這惇妃也母憑子貴,據(jù)說,如果這位十公主是個男兒身,說不定就是日后的儲君。乾隆對十公主的喜愛也讓惇妃的身價水漲船高,脾氣也漸漸開始暴躁起來。
一日,她在處罰一個宮女的時候,將這個宮女打死了,這讓乾隆十分生氣,將她降為惇嬪,并將十公主交由其他妃子撫養(yǎng)。乾隆曾上諭
惇妃即著降封為嬪,以示懲儆;并令妃嬪等嗣后當(dāng)引以為戒,毋蹈覆轍,自干罪戾。
但是,小公主離開了母親,日日啼哭,乾隆看著十分心疼,于是為了公主,將汪氏復(fù)位為惇妃,仍舊將十公主交由她撫養(yǎng),由此可見,乾隆對十公主的喜愛也是超過了禮法。
十公主
但是至此之后,乾隆對惇妃的喜愛也不復(fù)存在,惇妃的四十千秋,乾隆僅賞賜300兩白銀,與其他內(nèi)廷主位的千秋賞賜相差很多。到了惇妃的五十千秋,乾隆照例也只賞賜了白銀。嘉慶元年的時候,惇妃還因為向乾隆請安遲到了,被乾隆責(zé)罰,可見乾隆有多不待見惇妃了。
后來乾隆駕崩,僅僅半個月后,嘉慶就將和珅法辦了,但是當(dāng)時的十公主固倫和孝公主已經(jīng)下嫁了和珅之子,豐紳殷德,雖然在抄家過程中,嘉慶對十公主也是給足了面子,但是為了不被波及,惇妃至此就一直深居簡出,在嘉慶十一年的時候,離開人世,享年61歲。
03:乾隆最長壽的妃子,婉妃
其實在乾隆皇帝的心里,除了我們熟知的富察皇后是他心愛之人,還真說不上來他到底最心愛的人是誰。但是,他不愛的人總能說出這么幾位,這其中就有一個女人,雖然被乾隆冷落,卻活得很長壽,這個人就是婉妃。
史料記載:
婉貴太妃,陳氏。事高宗潛邸。乾隆間,自貴人累進(jìn)婉妃。嘉慶間,尊為婉貴太妃。壽康宮位居首。薨,年九十二。
婉妃陳氏,生于康熙56年,康熙駕崩后,雍正繼位,當(dāng)時還是皇子的弘歷被封為寶親王,陳氏也被選中,進(jìn)入寶親王府,成為弘歷的侍妾。
陳氏進(jìn)入寶親王府沒幾年,雍正就死了,弘歷榮登大寶,成為了乾隆皇帝,陳氏也被接入后宮,封為了常在。常在是后妃位份中比較低的一個等級,可見陳氏并不受乾隆喜愛。
兩年后,陳氏晉為貴人,在這個位置上一呆就是11年。后來,陳氏晉封為嬪,乾隆賜號婉,在滿文中是柔順聽話的意思。以為能迎來寵愛的陳氏,在嬪位上更是呆了46年,在她的四十歲千秋節(jié)上,乾隆更是什么賞賜都沒有。
婉嬪這個稱號一直陪伴著陳氏幾十年,一直到乾隆退位的時候,才被晉封為妃子,這個時候的陳氏已經(jīng)是個77歲的耄耋老人了,這也是她這一生中最高的稱號。
雖然乾隆不寵愛陳氏,但是應(yīng)該也給了陳氏應(yīng)有的尊重,在遺留下來的陳氏畫像上,我們可以看出,陳氏的容貌也是端莊秀麗,完全沒有被冷落的憂愁。不過向來陳氏的心態(tài)應(yīng)該也是十分好的,不然這后宮幾十年的冷板凳應(yīng)該也是不好坐。
后來,乾隆駕崩,嘉慶將她晉封為貴太妃,給了她應(yīng)有的榮耀和尊重,而這位婉貴太妃也是活了足足92歲,才安然逝去。陳氏歷經(jīng)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四朝,雖然一生都沒有子女,但是卻擁有如此長的壽命,想必也是一位看得開的女人。
04:乾隆冊封的唯一貴妃,被嘉慶帝活活嚇?biāo)?/strong>
縱觀乾隆的后宮,只有穎貴妃是乾隆冊封的唯一貴妃。穎貴妃巴林氏是來自蒙古鑲紅旗的女子,生于雍正9年,具有蒙古血統(tǒng)。根據(jù)史料記載,巴林氏是在乾隆13年之前進(jìn)入后宮的,被封為常在,后宮稱呼其為那常在。
乾隆13年被封為那貴人,這一年成為了巴林氏人生的轉(zhuǎn)折,在乾隆的后宮中,她也開始有了一席之地。僅僅過了三年,巴林氏就被晉封為穎嬪,成為了一宮主位。
巴林氏在嬪位上呆了11年,在乾隆24年的時候,被晉封為穎妃,成為了乾隆后宮的第一梯隊妃子。乾隆對穎妃也是十分寵愛的,令皇貴妃去世后,便將永璘交由巴林氏撫養(yǎng)。
嘉慶三年,乾隆為了褒獎穎妃,更是將她冊封為貴妃,將她從景仁宮,挪去了永壽宮居住。
穎妃在位年久,且年屆七旬,著加恩封為貴妃。
可見乾隆對于巴林氏是十分寵愛的,在即將70歲的高齡,還要晉封她的位份。然而,她得到了乾隆的喜愛,但是結(jié)局卻并不是完美的。
乾隆駕崩后,嘉慶帝尊他為潁貴太妃,與婉貴太妃同居壽康宮。嘉慶五年,巴林氏70歲大壽的時候,當(dāng)時的慶郡王永璘因為感念巴林氏的養(yǎng)育之恩,在沒有得到嘉慶許可的情況下,將禮物私自送進(jìn)了壽康宮,這一舉動惹怒了嘉慶。
嘉慶不僅對自己的親弟弟多加斥責(zé),還免去了他的差事。這件事傳到了巴林氏的耳中,她也受到了驚嚇,此后的幾天也在惶惶不可終日中去世了,堂堂一個貴妃,卻因為生日送禮而擔(dān)心受怕,活活嚇?biāo)溃彩亲屓诉駠u不已。
05:我的觀點
除了以上說到的幾位后妃,乾隆駕崩后留下的后妃還有芳妃、恭嬪、鄂貴人、白貴人、壽貴人。這幾位后妃在乾隆去世后,嘉慶也未對她們有晉封。這五位女子去世后,嘉慶也都是按照統(tǒng)一標(biāo)準(zhǔn),將她們葬入了乾隆的后妃陵園中。
乾隆后妃
而在乾隆留下的這幾位后妃中,除了婉妃被嘉慶加封過,晉妃被道光加封過,其余的女子都是以生前的尊號葬入妃陵的。可見,嘉慶帝除了對待婉貴太妃好一點之外,其余的妃子都是處于不聞不問的狀態(tài),任他們咋深宮之中隨意過活。
不理睬、不賞賜、不加封是嘉慶帝對待這些遺孀的基本態(tài)度,這些女人苦守著宮門,大多都是抑郁而終。可見在這紅墻綠瓦之中,即使獲得了榮華富貴,但是失去了一輩子的自由,結(jié)局也是令人唏噓,不得不感嘆一生,幸好沒生在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