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貧90萬人
出列800個貧困村
摘帽17個貧困縣
……
3月1日從省扶貧辦獲悉
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印發
《2019年脫貧計劃》
審核同意
我省2019年脫貧攻堅年度減貧計劃
▲湖北省扶貧辦網站截圖
根據省扶貧辦官網此前發布的
《湖北省2019年減貧計劃》
2019年計劃脫貧摘帽的
17個貧困縣分別是
↓↓↓
2019湖北計劃摘帽的17個貧困縣
十堰市(5個)
鄖陽區
鄖西縣
竹山縣
竹溪縣
房縣
宜昌市(2個)
長陽縣
五峰縣
孝感市(2個)
孝昌縣
大悟縣
黃岡市(2個)
蘄春縣
麻城市
咸寧市(1個)
通城縣
恩施州(5個)
恩施市
利川市
建始縣
巴東縣
咸豐縣
2018年,全省交出“脫貧成績單”:105.5萬貧困人口脫貧、963個貧困村出列、17個貧困縣摘帽,年度目標任務圓滿完成。
各地按照“分年度、分措施、分人”的要求,采取得力措施將年度減貧計劃精準落實到鄉(鎮)、村、戶、人,并層層壓實脫貧攻堅責任,因戶因人施策,精準幫扶到村到戶到人,實現精準脫貧。并加大監督檢查力度,防止虛假脫貧、數字脫貧,確保脫貧質量。對已脫貧的繼續扶持,防止返貧,鞏固脫貧成果。
今年,全省聚焦“六個精準”,深入實施“五個一批”,因村因戶因人施策,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讓貧困群眾長期受益、穩定脫貧。
湖北省深度貧困地區涉及3個市州、9個縣,全省將集中政策資源,確保扶貧資金、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幫扶力量、信貸資金、土地使用等要素資源進一步向深度貧困地區聚集;對完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應扶盡扶,應保盡保。
年終,省扶貧攻堅領導小組將根據《湖北省市縣黨委和政府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考核辦法》及湖北省貧困人口脫貧、貧困村出列、貧困縣“摘帽”有關實施辦法和本通知,對2019年各地扶貧成效進行考核評估。
今年計劃摘帽的這17個貧困縣
打算如何完成減貧計劃?
一起來看看
這些縣所在市州的
2019政府工作報告
是怎么說的
↓↓↓
十堰
把脫貧攻堅擺在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堅決克服僥幸、懈怠、拖延、厭戰心理,一鼓作氣打好脫貧攻堅戰,實現整體脫貧摘帽。堅持目標導向、任務導向、效果導向,重點解決好實現“兩不愁三保障”“三率一度”面臨的突出問題,認真做好丹江口市、張灣區、茅箭區脫貧摘帽迎接國家驗收工作;全力實現鄖陽區、鄖西縣、竹山縣、竹溪縣和房縣脫貧摘帽,確保完成17.46萬人脫貧、108個村出列任務。加強易地扶貧搬遷后續工作,確保35萬易遷對象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對已脫貧的地方和群眾,堅持脫貧不脫鉤、脫貧不脫政策、脫貧不脫幫扶,一手抓脫貧,一手防返貧,鞏固提升脫貧成果。研究解決那些收入水平略高于建檔立卡貧困戶的群體缺乏政策支持等新問題。嚴格落實“三個新增”政策,加快補齊深貧地區短板。大力開展安全飲水、電網改造、村組公路、移動通信、寬帶網絡、環境改善“六到農家”工程,提升貧困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
宜昌
突出“準、實”導向,下足“繡花”功夫,堅持現行標準,確保4萬人脫貧、16個貧困村出列、五峰和長陽摘帽,堅決實現基本消除絕對貧困目標。改善深度貧困地區發展條件,完成15個貧困村電網改造任務,“消危減土”1.5萬戶。強化對老年人、殘疾人、重病患者等特殊貧困人口幫扶力度。深化“雙建雙包雙帶雙促”幫扶行動,落實產業發展指導員制度,提升就業、生態、電商、金融、教育、健康、綜合保障等扶貧實效。探索推廣慈善扶貧超市、互助養老等扶貧新模式。引導各類企業、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激發內生動力,營造勤勞致富、脫貧光榮的濃厚氛圍。認真落實中央脫貧攻堅巡視反饋意見。深化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堅決反對弄虛作假、數字脫貧,堅決查處貪污挪用、截留私分、虛報冒領扶貧資金等腐敗案件。
孝感
堅持現行標準,緊扣“準實”要求,下足繡花功夫,確保92847人脫貧、104個貧困村出列,大悟、孝昌2個貧困縣摘帽,已脫貧人口持續穩定增收。強化產業扶貧支撐,“一戶一策”穩固家庭經營,“一村一品”壯大村集體經濟。兜牢健康扶貧底線,對23種大病貧困患者開展集中救治,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所有貧困人口。全年資助建檔立卡貧困學生12萬人次。推廣“一自三合”[23]模式,扶貧小額信貸快辦快放、應貸盡貸。開展社會保障兜底專項行動,農村低保量化提標。深化“四個遍訪”,用情結對幫扶,正面引導預期,激發脫貧原動力,提高扶貧效益和脫貧質量。
黃岡
要對標“兩不愁三保障”“三率一度”和“三落實”標準,全面完成剩余16.09萬貧困人口脫貧、129個貧困村出列、蘄春和麻城摘帽任務。要精準施策,落實“七個到戶到人”,做實“五位一體”產業扶貧,統籌健康扶貧、易地扶貧搬遷、教育扶貧、社會保障兜底等政策落地生根。堅持摘帽不摘責任、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監管,鞏固脫貧成果。要全域發力,統籌貧困縣與非貧困縣、貧困村與非貧困村,防止兩級分化、工作失衡。堅持志智雙扶,注重典型引路,匯聚脫貧攻堅正能量。堅持政府、市場和社會互動,構建大扶貧格局。嚴格落實脫貧攻堅作風建設“十不準”規定,強化資金監管,堅決防止弄虛作假和消極腐敗行為。
咸寧
下足繡花功夫,確保脫貧2.3萬人,出列12個貧困村,通城縣完成“摘帽”,實現區域性整體脫貧。加強產業指導、產銷對接、金融支持,積極開發公益崗位、扶貧車間,幫助貧困戶發展產業、實現就業。鞏固脫貧成果,堅持脫貧不脫責任、脫貧不脫政策、脫貧不脫幫扶,加快推進貧困村十大提升工程。完善縣級脫貧攻堅項目庫,加大扶貧資金統籌力度,切實管好用好扶貧項目資金。開展扶貧扶智行動,加強政策輿論引導,激發貧困戶的內生動力。全面壓實扶貧主體責任,持續開展扶貧領域專項治理。
恩施
嚴格對照“兩不愁、三保障、一高于、一接近”標準,對照“三率一度”要求,突出“準、實”導向,下足繡花功夫,持續推進“八個到村到戶”,鞏固提升宣恩、來鳳、鶴峰3個縣脫貧成果,全面完成其余5個縣市摘帽、150個村出列、20萬人銷號的脫貧任務,實現8個縣市全面脫貧的總體目標。解決好1個深度貧困縣、111個深度貧困村等貧中之貧、堅中之堅問題。有效破解“四縣市五鄉鎮”高山片區、咸豐—利川西南片區等跨縣、跨鄉區域性貧困問題。嚴把脫貧標準,規范退出程序,堅決杜絕“被脫貧”“數字脫貧”,確保脫貧成效得到群眾認可、國家認定。
2019年,打贏脫貧攻堅戰
房縣,繼續發力!
為我們的家鄉加油打氣!
來源:湖北日報
編輯:牽牽/審核:蟈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