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勞者不壽。
學習《人紀》視頻的同學,一定會注意到倪師的體形從微胖到瘦削的明顯變化。
人紀教學從2005年至2007年,期間及之后一段時間,組織學員到美國佛州漢唐進行跟診學習。教學期間,倪海廈白天坐診,病人找到倪海廈的時候,大多數已是重癥病人,現代醫學已經認為沒有治療的意義了,這種病人的治療所消耗的心力,遠非普通的感冒發燒可比。倪海廈遇到治療上的難題時,晚上需要查找資料,據說在睡覺前還要祈禱張仲景先師,在睡夢中想到治療方案,一醒來就在床頭的日記本上寫下來。
林大棟在佛州漢唐跟診
《針灸》、《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傷寒》、《金匱》五部經典,為準備教學資料,需要反復研讀查找各種書籍,編寫教材所消耗的心力也是相當的大。
期間,還在漢唐中醫的網站上,與西醫、溫病派進行論戰。
倪海廈還有進行小兒健康課程的準備,同時也在進行《地紀》的材料收集和撰寫。
倪海廈在《針灸》的講課視頻里提到:人是不需要每天休息8小時的,那純粹是浪費時間,一般來說4個小時就夠了。他的弟子說,倪師經常每天只休息3到4個小時,感慨光陰不足和未完成的事太多。
倪海廈講課
道家的確是有4小時睡眠的說法,但是修道之人一則講究清心寡欲,二則除睡眠之外,每天可能以半睡半醒的狀態打坐8個小時,三則除了誦經之外,進行的都是體力勞,勞力而不勞心。因此,道士相對容易做到“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
分析:個人認為這個就是倪海廈短壽的原因。
寫出《四圣心源》提出人體五行循環的黃元御只活了54歲。
唐宗海,也就是倪海廈非常推崇的唐容川,中西匯通學派代表人物,只活了55歲。
唐容川
承淡安,倪海廈針灸方面的師祖,也就是周左宇在大陸時候的針灸老師,只活了58歲。
擁有過人的智力,超人的醫術,就需要使用大量的心力進行學習,遇到的疑難問題就比普通醫生要多,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消耗的心力就可想而知了。這些宗師級的人,想要進行傳承,不論是寫書,還是教學,所消耗的精力又遠高于日常診療。
新聞報道中,過勞死的醫師日益增多,我們不能用壽命這一項標準來衡量醫師的水平。每個人的追求不同,有些人追求揚名,有些人追求傳承,有些人追求長壽。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從個人養生來說,還是得跟著《黃帝內經》走,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愿。充足睡眠,合理膳食,形勞而不過勞。這才是你我可以做,且應該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