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人體感官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大腦中80%的知識和記憶都是通過眼睛獲取的,在感知外部世界的領域中,眼睛占的比重是非常大的。
全球目前有近22億人視力受損,在患有眼部疾病的人中,絕大多數年齡在50歲以上,中國60歲以上的人群眼底檢查異常率均高于23.19%。所以眼部問題是需要我們及時去重視和調理的,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兩位老師在課上講解的重點知識吧~
干眼癥
眼睛為五臟之精,身體的其他部位出現問題會在眼睛中體現出來,從眼輪來看,我們稱之為五輪八廓,用于闡述眼與臟腑的相互關系。我們的上眼皮和下眼皮對應的是脾臟,目內眥和目外眥對應的是心臟,眼白對應的是肺臟,黑眼球對應的是肝臟,瞳孔對應的是腎臟。
干眼癥是由于臟器之精沒有上注于目,也就是受到脾臟的濡養不夠,所以要強脾,可以用白術進行調理,再加入具有滋陰育液作用的石斛和玉竹,用菊花作為藥引將三味藥材引入眼部。
飛蚊癥
飛蚊癥、老花眼是由于肝腎陰虛導致的目睛昏花、看東西重影,調整時要從肝陰和腎陰來著手,可以選用二至丸。
二至丸
方劑組成:女貞子、墨旱蓮
方義:
墨旱蓮:滋補肝腎,涼血止血。
女貞子:滋補肝腎,明目。
此外,二至丸還可用于須發早白的現象。
紅眼病
紅眼病大多發生于兒童身上,多發于春夏季節。如果發現眼睛開始疼痛瘙癢、眼白變紅,基本都屬于炎癥,在中醫中屬于眼部有火,可以用全株蒲公英煮水來加以改善。
眼部息肉
目內眥和目外眥很容易出現眼部息肉,針對這個問題,可以用蒲公英加蒺藜來調理。
蒲公英可以消除炎癥;蒺藜能夠破血逐瘀,入肝經、具有明目,驅風鎮痛的作用。
青光眼
青光眼是眼壓升高導致的,所以甲亢患者常常伴隨有青光眼。正常的眼壓范圍在10-21mmHg,青光眼的眼壓可能會達到35-40。想要降低眼壓,首先要將多余的水卸掉,方法一是用車前子,車前子通過利尿的方式將身體里的水快速排出去,以此來降低眼壓;方法二是澤瀉和白術搭配使用,可以健脾利濕,再加入白蒺藜,起到息風鎮肝之效。
需要注意的是,眼壓高可能是由不同原因導致的,不能盲目用藥,建議大家盡早就醫,進行針對性調理。
糖網
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簡稱“糖網”,就是糖尿病導致的一系列眼底視網膜病變。眼睛糖網化后很容易出現眼底成像困難,從中醫角度來看這是濕熱粘連造成的,可以用鼻嗅方來緩解,將黃連磨粉加冰片,比例控制在20:1,用蜂蜜或酒來調和成糊狀,裝入罐中,兩個鼻孔時不時聞一聞。
近視/遠視眼
近視和遠視是非常常見的,可以用龍眼肉來保證心臟功能,同時龍眼肉也有一定滋養腎水的作用,這里的龍眼肉無需去核,此外再加入菊花、枸杞來調養肝臟,補養心、肝、腎,使瞳孔兩側的供血恢復正常,讓風輪正常收縮。如果有成像左右搖擺或散光的問題,還可以無核山萸肉收斂肝經。
白內障
出現白內障問題要從兩方面看待,內因是由于肝陰不足,肝血無法濡養所造成的;外因是外感風熱。
倪海廈老師曾講過白內障可以使用磁朱丸調理,磁朱丸出自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藥方》。
磁朱丸
方劑組成:神曲、磁石、朱砂
方義:
磁石:聯結心腎,促進心腎相交,使腎水上奉,心火下潛;
朱砂:養心、凝神、定志
神曲:活血化瘀、運化
王老師常用的方法是夏枯草結合生牡蠣、石菖蒲、白芨,如果血色不旺且大便出現問題,可以加入當歸、白芍來養血柔肝。如果有息肉的話,可以搭配蒺藜使用。夏枯草可以軟堅散結、解除目睛痛;白芨具有收斂之性;生牡蠣能鎮住腎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