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中醫藥的國外朋友圈越來越大,一位巴西醫生曾說,中國人民真幸福啊,有兩種醫學為大家服務。可是有兩種醫學來服務的中國,醫藥的發展卻并沒有處于人們以為應該擁有的世界領先地位。
眾所周知,我國的民間中醫處境艱難的歷史已久,多少懷有一身好醫術,想要治病救人的民間中醫人,卻被“三座大山”所束縛,伸展不得拳腳。
今天,鳳凰中醫(公眾號:fenghuangzhongyi)就將這“三座大山”敘述一番,和大家一起探討民間中醫的出路。
當今中醫的發展之路確實艱辛。不太良好的處境導致中醫人數急劇減少,另外,中醫院不是已經西化,就是已經滅亡。這樣的結果我們難道不應該反思嗎?尤其是如果繼續用現有的執業考試把民間中醫消滅殆盡的話,可以預見,中醫還會進一步走向衰落,所謂的繁榮可能只是暫時的虛假繁榮!
“執業醫師法是我國第一部規范醫師執業的法律,自1999年頒布實施以來,至今已超過20年,當中的很多規定和提法已經無法跟上時代發展,所以修改執業醫師法勢在必行。”中國政法大學醫藥法律與倫理研究中心主任劉鑫說。中醫是一門繼承性極強的醫學科學。幾千年來,中醫人才培養一直靠師徒傳承,通過口傳心授,將基本理論、中醫特色、臨床經驗傳授給徒弟。徒弟在抄方侍診中,了解老師的思維方式、治病用藥的方法。中醫藥戰略研究課題組的調查稱,我國不少師徒傳承的民間中醫不僅治療水平高,而且成本很低,但是只因西醫知識不足而過不了執業中醫師考試關卡。民間大量的中醫無相應學歷,不懂西醫,不懂外語,雖然醫術高明,也拿不到行醫資格,行醫即屬非法。第一,中醫來源于生活,和生活密不可分。我們根本找不出一個明顯的界限區別什么是中醫,什么不是中醫!人為在中醫和日常生活之間劃出一個明顯的界限,明顯是不合理的!第二,中醫來源于實踐,有很多民間秘方。掌握這些民間秘方的人卻沒有受到應有的待遇,包括偏方,更沒有受到重視,甚者還會認為這是“江湖騙術”。如果算非法行醫的話,那就等于把這些民間秘方、偏方、驗方拋棄了,可是這些是中醫的寶貝,祖宗的遺產呀!第三,中醫是一門恢復人體管理的學問,只要能夠恢復人體的管理,都是有效的中醫方法。一個全科中醫必備的技能包括全身全科,把這些方法分科考試,就把中醫肢解了!第四,能治好病的就是好中醫,治不好病的就是偽中醫。而能夠治好病和能否通過執業考試并沒有關系,大量執業中醫根本不懂用中醫治病,而沒有證的一些民間中醫卻是真正的中醫大拿,想拿證首先要有兩個執業中醫推薦,然后要跟師多少年,還要死記硬背大量中西醫的知識,實在是無法理解!第五,執業考試是中西醫結合的產物,本質上是用西醫標準來要求中醫。兩者完全不同科系的醫學,為什么要硬套呢?中醫就要用符合中醫學原理的方式,而不是用西醫制度來管理中醫,不是中醫怕考試,但應該以臨床治病效果為標準,而不是西醫式的考試!
“中醫(專長)醫師應當在執業范圍內開展執業活動。”即使成功考過了確有專長,中醫們也只能在相應的范圍執業看病。可是,一個優秀的中醫明明應該是全科大夫!
中醫是一門恢復人體管理的學問,只要能夠恢復人體的管理,都是有效的中醫方法。比如,情志療法,氣功方法,針灸、按摩方法,外治法,電療法、場療法,食療法等等,這都是一個全科中醫必備的技能,把這些方法分科考試,就把中醫肢解了!
眾多民間中醫不能光明正大地合法問診,考過了確有專長考試,結果中醫的行為大多數還是違法,這讓民間中醫們情何以堪?中醫是不分科的,不管什么病,都是一種方法,那就是調節整體的平衡,恢復整體的管理,身體管理恢復了,一切疾病都會好的。可通過確有專長考試,卻規定了你的行醫范圍,很多病反而不能治了。《人民日報》曾發文,實現中西醫并重,首先要結束中西混業管理。中西醫不能平起平坐,主要源于中醫西管。用西醫的觀點管理中醫,中醫在發展上確實受到了較大程度上的限制。目前我國中醫藥管理職能薄弱,機構設置堪稱“高位截癱”,中醫藥管理機構在省級以下就“斷了腿”。全國280多個地級市,成立中醫藥管理局的不到一半,不少地級市連中醫科也沒有,許多縣甚至沒有專人負責。用管西醫的方法管中醫,結果是削足適履,中醫的腳不得不穿上西醫的鞋子。中國人吃了幾千年的方子,如果想做成中成藥,必須像研發新藥一樣從頭再來,人吃了不算數,還得做動物試驗,讓小白鼠點頭。然而,日本卻將《傷寒論》、《金匱要略》中的200多個方子,直接開發為漢方藥暢銷世界。我國的中醫藥本來能夠出彩,卻被迫處處受限,其中,中成藥的開發也是一直處于封殺狀態。古代有名望的中醫都自制中藥,作為家傳藏藥會世代相傳。按照如今的政策和規定,所有自制的丸散膏丹無論療效多高,全是假藥。確實,我們需要規范真正的“假藥”,但是,對“真藥寶藥”的保護,也絕對不能松懈!綜上所述,中醫在人民的健康事業上,本來帶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可是卻只發揮了冰山一角的作用。雖然國家一次次發文鼓勵支持,明確規定,然而真正現實的管理卻難以更改,西化思想得不到扭轉,中醫就只能繼續受困“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局面。鳳凰中醫特約評論員王洋認為,法律法規需要面向民間中醫發展的歷史淵源和實際情況來改進,否則民間中醫很有可能永無出頭之日!希望可以早日將中醫藥頭上的“三座大山”擊潰,讓中醫藥發揮出她本來的實力和影響力,造福全世界黎明百姓!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