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60歲
患者系我同學(xué)在縣醫(yī)院管的病人(車禍致植物人),同學(xué)于2017.7.19微信我說“患者發(fā)燒多日,先用抗生素、激素,病情沒好轉(zhuǎn),后感染多耐,沒有其他西藥可用了,便用小柴胡、蓮花清瘟,也沒多大好轉(zhuǎn),目前發(fā)燒,汗出,咳嗽較劇”。
據(jù)發(fā)燒、汗出、咳嗽。我想到了桂枝加厚樸杏子湯與麻杏石甘湯。然則桂枝加厚樸杏子湯是治營衛(wèi)不和、肺氣不利發(fā)燒、汗出(營衛(wèi)不和所致)、咳嗽;而麻杏石甘湯是治肺熱壅盛之發(fā)燒、汗出(里熱亢盛,逼津外出)、咳嗽。于是便問同學(xué)“患者有沒有痰,痰的顏色怎么樣,小便顏色怎么樣,舌苔如何,脈象如何”,同學(xué)回答“咳痰較清稀,小便顏色之前是黃的,但后來用抗生素后顏色就變透明了。由于患者不能配合,只能用棉簽撬開隱約見到是舌前部:舌淡苔薄白。脈是浮的,右寸脈但還有力”于是基本可以用桂枝加厚樸杏子湯,唯一讓人疑惑的脈象(傷寒論主要是脈浮而緩,這里右寸脈是有力的,后來才明白這有力可能是痰邪所致),開兩劑桂枝加厚樸杏子湯。處方如下:桂枝12g,白芍12,生姜9,大棗10枚,炙甘草6,杏仁10,厚樸10。
2017.7.20二診,吃完一劑,便退燒,咳嗽次數(shù)減少。但咽部仍舊瘊,呼吸變得比較粗,續(xù)服上方。
2017.7.22早上三診,吃完兩劑,汗出止。但咽部仍舊瘊,呼吸變得比較粗,痰開始變得有些稠了,顏色變黃,于是便讓同學(xué)聽下肺部聽診。肺尖部有干啰音,肺底有濕啰音,且伴有哮鳴音。由聽診可知肺中痰邪較盛,同時我將咽部瘊看作是喉中水雞聲。便用射干麻黃湯,處方如下:射干 9克,蜜麻黃 6克,生姜 6克,細辛 3克,紫菀 6克,款冬花 6克,大棗 3枚,半夏 9克,五味子 3克。兩劑
四診,今日中午同學(xué)說患者咳嗽好些,偶爾咳一下,且聽診較昨日好,脈沉。于是便用紫苑10,款冬花10,黨參15,當(dāng)歸10,五味子,10麥冬10,姜半夏10 斷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