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產大藥,大疫出良方!
談中醫就離不開方藥、方劑,中醫方劑學按歷史發展主要有兩個分支,一是經方,一是時方(含偏方)。
1. 經方
以秦漢前的經典醫書(《黃帝內經》、《難經》、《神農本草經》、《傷寒雜病論》等)為理論基礎,病因病機辨證依據《內》《難》二經、方劑主要來自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281方為其標準方化裁,藥味加減來自《神農本草經》加減。
經方醫學、千年傳承。經方最早可追溯到商朝開國宰相伊尹所著《湯液經》,該書與《黃帝內經》同為歷史記載最早的7部醫經(見《漢書.藝文志》),伊尹是大醫治國的典范,他的名言“治大國如烹小鮮”流傳至今,耳熟能詳。
經方是全科,擅長治療傷寒外感病(包括瘟疫)和疑難雜病。如非典SARS和新冠疫情中,中醫抗疫方案中的大青龍湯、五苓散、射干麻黃湯、麻杏石甘湯等為主的加減方劑均出自傷寒經方。
經方用藥三特點:辛甘發散驅風寒;溫陽藥行陽化濕;苦寒藥泄熱;主要治癥思路是溫陽化濕、辛溫散寒、苦溫燥濕、甘淡利濕,更為符合當前人為傷于寒的社會生活大環境(空調、冷氣、冷飲的常態化)。
經方臨床的難點是四診合參能力、六經辨證能力、八綱辨證能力要非常強,才能確保方證、藥證、人癥合一,治癥原則遵從張仲景的“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癥治之”“審脈陰陽,虛實緊弦”,才能達到一劑知二劑已的經方效果。
當今經方代表人物:倪海廈老師、黃煌教授等;另外王心遠教授、劉力宏博士等也有非常正統的經方理論與實踐。
經方強調辨證治癥、經方善治傷寒、大病、雜病。
2. 時方(包括偏方)
以宋元以后的方劑為主,是經方的發展和補充。
時方,方多藥雜,尤其是宋朝官方頒布《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太平圣惠方》總方劑過萬,元代官方《圣濟總錄》方劑過兩萬,明朝官方《普濟方》方劑過六萬。金元四大家后,官方大面積推廣中醫規模化普及化,官制丸藥也到街上賣,于是百姓方便,醫師也方便了有現成的方書使用,誰還研究晦澀深奧的《黃帝內經》、《難經》、《神農本草經》、《傷寒雜病論》等秦漢上古經典醫書?
時方是近代中醫師承授受的常規方、流行方、通套方、單方、偏方、驗方等共超過10萬方劑;時方以藏腑辯證、靈活用藥組方為主;時方用藥多是桑葉,菊花,金銀花,連翹,絲瓜絡,豆豉,薄荷等輕靈之藥;時方畏麻黃,附子,大黃,干姜,硫磺等如畏虎;時方崇尚陰柔,喜輕避重,講究平和,喜用寒涼、滋補藥、其普遍性藥效大幅下降。
時方對現代中醫的影響極深,宋明后占據中醫主要地位,但時方中也有一些療效好的名方,比如溫膽湯、血府逐瘀湯、連梅湯、藿香正氣散等都是從經方發展演化而來。
時方臨床不需要太多中醫診斷技能,什么藥治什么病,組方靈活,比如醫療機構時方醫師看西醫檢查結果就能開方;大多數時方醫師幾乎不需要掌握三世醫書、四大經典,甚至不懂辨證治癥,客觀講當今時方中醫療效堪憂。
3. 學習正統中醫應從經方學起
經方雖不是中醫的全部,但是經方有著最正統中醫理論學說基礎和最卓越的療效,經方始終堅持辨證論治,經方從來都不是辨病更不是辨病名,辨證就是依靠癥狀,有證必有方,六經辨證是經方論治的指導原則:
經方是中醫的起源:經方最早起源于商朝伊尹的《湯液經》,成熟于漢代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被歷代名家傳承發展、臨床檢驗并沿用至今,從未脫離實踐。
經方是中醫的基礎:經方是以《黃帝內經》、《難經》、《神農本草經》、《傷寒雜病論》等上古經典醫書為其中醫理論依據,有最正統的中醫理論學說基礎,是歷代各派中醫名家所學習和掌握的方根,是方劑學的基礎。
經方是中醫的標準:經方藥味配伍結構、藥量加減比例等經歷幾千年的臨床檢驗和療效證明,成為歷代中醫名家(包括金元四大家及溫病學派創始人等)用藥出方的基礎和標準。
經方是中醫的精華:經方常用標準方劑不過百方,常用加減藥物不過百味,以此組合能治癥千萬,效如桴鼓,是古今中醫人的實際臨床經驗積累和發展,是中醫歷經千年檢驗、療效顯著的精華所在。
4. 找到中醫看病要點
療效是檢驗中醫水平的唯一標準,療效是中醫存續的根本靈魂。
如今社會,經常聽到很多老百姓的人抱怨:好中醫太少,好中醫難找!
其實每個地方都有好中醫,都有適合你的中醫:
醫不扣門,你需要尋醫問藥。
中醫治病靠緣,你需要與中醫結緣;
醫逢信者但可救,你需要虔誠的心態;
經方和時方(包括偏方)都是中醫方劑,他們各有療效、各有所長,但是它們在理論上有不同、治病時有側重、療效上有差異。
找中醫總體上要看口碑,中醫療效、口口相傳,療效是最好的口碑。
偏方:側重局部病癥,大都沒有正統、系統的中醫理論支持,辨證能力差。任何局部問題實際中醫病因病機都很復雜,如皮膚病,鼻炎,耳鳴,咽喉炎等,要承認偏方的有效性,但不具有普遍性;
鼻炎偏方不能包治所有的鼻炎,皮膚偏方也不能包治所有皮膚問題,痔瘡偏方并不能包治所有痔瘡;
再比如偏方郎中專治跌打,你有皮膚問題找個有名氣的跌打醫生就不太合適;痔瘡問題找有名的鼻炎醫生也不靠譜......
時方:側重系統調理,比如脾胃,肝膽,肛腸,體質問題,但是時方要找有名氣、有口碑、有療效的時方醫生也是比較靠譜的。大多數醫療機構及民間的主流中醫師為時方中醫,從療效口碑上看,當前時方中醫整體療效令人堪憂。
經方:擅長傷寒外感病、疑難雜病、重大疾病。經方醫師治感冒外感病是百發百中,治療雜病,重病療效顯著;
重大疾病(比如癌癥、紅斑狼瘡、重癥肌無力、腎衰竭等等西醫認為的不治之病,經方治的是各種病的癥;特別聲明沒有一個經方方劑是治療癌癥、殺病毒、消炎的專用方劑),留人為先,經方治癥具有明顯優勢,比如肝癌晚期病人的小柴胡湯癥、五苓散癥、茵陳篙癥,血癌病人的四逆湯癥、桂枝附子湯癥,肺癌病人的桔梗湯癥、麥門冬湯癥等都是經方的治癥依據。
經方中醫、萬里挑一。全國經方執業醫師不過千人,精通針、灸、藥的經方執業醫師不過百人。
普通百姓看病,很難碰上經方醫師,也很難用上經方。
另外:
沒有人介紹不要期望輕易找到名醫本人看病,名醫都很忙,診費都很貴,普通百姓找明醫看病更為靠譜;
不要頻繁更換中醫師,一般一個中醫師需要3-5次出方反復測試,才能精準掌握一個病人的體質癥候,設計出最佳治療方案;
一個方子如果3-5劑沒有任何反應,就應該換方或者加大劑量;
一個醫師如果出方3-5次患者沒有任何改善,可以考慮更換中醫師。
綜上,經方、時方(偏方)各有特點和優勢,但經方六經辨證統百病,所以經方是全科醫學(內、外、婦、兒)治癥百千。
回歸經典,學習經方、推廣經方、應用經方,在此基礎上吸取時方(偏方)的精華,發展經方,提升中醫普遍性療效,是當代正統中醫人義不容辭的責任擔當。
YoungKing經方中醫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