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世界癌癥發病率“前五名”之一,肝癌已然成為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一大禍首。更可怕的是,在每年近80萬的肝癌患病人群之中,竟有超過一半的患者都來自中國!中國因肝癌死亡的人數,更是居世界各國之首。
其實,世界衛生組織研究表明,人類面臨的所有的癌癥,有三分之一可以提前預防,有三分之一可以通過治療得到控制,只有三分之一的不能治愈,引發死亡。因此,預防工作是否做好,發現是否及時,往往才是決定肝癌患者生與死的主要因素。
醫學界認為,肝癌發展有“三部曲”,即“肝炎–肝硬化–肝癌”,這個過程是循序漸進的。但是肝臟疾病的發病癥狀相對隱蔽,而且很多前期癥狀跟其他病癥雷同,容易使人產生錯覺,從而耽誤治療。
第1處“紅燈”——胸部:出現高頻率的咳嗽,呼吸不暢
當肝臟受損肝炎惡化,炎癥細胞在人體內發生擴散。擴散到的胸部時,就會引起患者出現胸悶氣短及呼吸不暢的情況,但是這種癥狀很容易與感冒的癥狀混淆,要多加留意。
第2處“紅燈”——胃腸:沒食欲
沒食欲是消化道問題的外在表現,因此很多人發現食欲差,會直接從胃腸的角度去尋找原因。實際上,對于肝炎患者,肝臟受損病情惡化時,會導致膽汁的分泌受影響,進而影響到人的食欲和胃口。
第3處“紅燈”——皮膚:出現黃疸
除新生兒外,其他人群皮膚出現黃疸,是肝臟受損的一個明顯的外在表現。因為肝臟受損后,肝細胞丟膽紅素的代謝能力就會減弱,從而導致血清中膽紅素濃度過高,運行到身體皮膚表層之下,就會引發黃疸現象的發生。
因此,當肝炎患者身體的以上部位亮出“紅燈”后,尤其是同時出現不止一個癥狀時,一定要高度重視,及時就醫。而且,不管是否已經出現以上癥狀,肝炎患者都應該做好日常的養肝工作,預防肝硬化和肝癌的發生。
1、飲食調理,多吃養肝的食物
日常生活中一些富含多糖、維生素、氨基酸、胡蘿卜素等營養成分的蔬果,都是對肝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的,如各種新鮮蔬果,菌類,胡蘿卜,西紅柿,以及藥食同源的一些食物如葛根、枸杞,以及相關食材制備而成的一些食療性產品(如葛根枸杞復合菌酵液)等。而從疾病調理的角度來說,業界都更為推崇使用食療性發酵液開調理肝炎和輔助肝炎的治療。
為什么食療性發酵液更值得推崇呢?這是因為,通過發酵和提純的技術,食材的藥性可以達到更好的利用,不僅不浪費食材,也增強了人體的吸收率,調理效果會更好。
2、勞逸結合,不熬夜
肝炎患者是很忌勞累的,尤其是熬夜。所以肝炎患者最好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早睡早起,勞逸結合,方能保障肝臟擁有正常的修整時間,防止肝功能進一步惡化,從而達到養護肝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