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曉慧有一個可愛的女兒萱萱,已經6歲了,孩子挺可愛的,可就是有一個問題:實在太瘦了,幾乎是皮包骨頭了。和同齡的小朋友比起來,萱萱顯得特別弱小,不僅三天兩頭發燒,還胃口特別不好,食量還比不過3歲的小朋友。
曉慧一家都特別擔心,只要聽別人說有什么能夠讓孩子食欲增加的就開始買來做給孩子吃,但是都沒有見效。但是曉慧一家一直認為這只是孩子胃口不好,導致吸收不好,不是病,沒有找醫生仔細檢查過。后來在朋友的極力勸說下,曉慧才帶孩子去進行了全面的檢查,結果,醫生直接給出的診斷是:脾虛!
曉慧一家人都覺得很奇怪,為什么孩子是腸胃不好,怎么會脾虛呢?
脾和胃緊密相連,脾虛胃不好,互相影響
十個孩子當中就有九個有脾虛的問題,并且即便是胃口很好的小朋友也會有脾虛的問題。在中醫當中,照顧孩子最重要的是就是要顧好孩子的脾和胃,人們常說的脾胃失調,往往會注重胃,忽視脾,是錯誤的,想讓胃口好,脾的健康才是根本。
脾胃之間就好像是物流和倉庫的關系,胃通過消化將各種各樣的營養暫時儲存起來,之后就需要脾進行物流運輸,將營養物質運送到身體各個部位,如果這期間脾太虛弱了,無法正常運轉,胃里的營養成分無法被轉送,越積越多,孩子更不想吃東西。
而同樣的,有些孩子似乎胃口很好,總是不停地吃東西,但還是不長肉,有些家長認為這是在長個,其實真正的原因也是脾虛。胃口不錯的孩子一般消化系統都特別發達,食物一經消化就排出體外,但是脾無法將消化過程中生成的營養傳送給身體,導致營養高度流失,孩子又瘦嘎嘎的。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是脾虛?
△ 睡覺時喜歡流汗
有些孩子睡著之后總是喜歡流汗,如果是剛剛入睡,孩子喝完奶,身體比較熱,發點汗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在孩子入睡一兩個小時之后,發現孩子居然還會將自己的衣服或者枕套汗濕,孩子的汗量太大就是我們常說的''盜汗'',這個情況的發生就是脾虛。
△ 對食物沒有任何興趣
孩子每頓飯吃得很少,對什么都提不起來吃的興趣,家長們最開始的想法就是''積食'',然后兒科專家會告訴你:孩子飯量少,不喜歡吃飯,更基礎的原因還是脾虛。
△ 咳嗽總是要延長很長時間
家長們最怕的就是孩子咳嗽,因為往往孩子咳嗽時間線會拉得很長,吃完一瓶止咳糖漿都無法見效,有些家長就將這種情況稱為''百日咳''。

△ 總是流口水的孩子
明明今年已經5歲了,上幼兒園中班,可是他到現在還有一個令媽媽特別頭疼的毛病:流口水。如果在他脖子上系一條口水巾,不用半個小時就被打濕。剛開始明明媽以為是孩子長智齒,可是經過醫生的詳細解釋,明明從知道,這個階段長牙的孩子根本就不會流口水,最重要的原因還是脾虛,導致孩子吞咽發育比別人遲一些。

所以,如果孩子常流口水,媽媽們要特別留意了,這也是脾虛的信號。
如果你的孩子有以上幾種現象,請家長們要重視起來了,趕緊找對方法,一起來''健脾''吧。
健脾常用幾種方法
1、 晚上七點之后盡量不要再給孩子吃東西
有些孩子從小就有奶癮,晚上睡覺的時候還要叼瓶奶瓶,這個過程最容易引起積食。已經準備躺下睡覺了,孩子還吃得太飽,脾胃忙碌了一天,到這個時候已經無法加大馬力進行消化了,就非常容易導致脾虛。

2、 不要給孩子吃冰冷的食物
特別是夏天,就連剛剛開始說話的3歲小兒,都懂得要吃根''冰冰的'',這樣才舒服啊,家長一定要注意限制孩子吃冰淇淋和冰飲的時間。
有些家長本身也很愛吃甜食,于是就在家中聽了屯了一些冰淇淋等,這樣更容易讓孩子去偷偷吃冰淇淋。
小孩子最好不要輕易去吃冰淇淋,喝冷飲。孩子腸胃太嬌弱了,冷飲和冰淇淋的攝入,會對腸胃產生極大的刺激作用,吃冰的食物一時爽,可是后面就讓家長有得忙碌了,所以不要給孩子吃冰冷食物,也是對脾胃調養辦法。

3、 不要讓孩子喝太多煲的湯
現在很多家庭喜歡煲湯給孩子喝,排骨湯、瘦肉湯、豬心湯,有些老人甚至也可以做到一周七天不重樣。
煲湯的過程當中動物脂肪是混合在里面的,頻繁喝煲湯,會讓孩子的脾胃過于油膩不好消化,長時間這樣就導致了脾虛。一周喝2-3次煲湯就足夠了,其他時間可以煮些清湯,比如紫菜蛋花湯、西紅柿蛋花湯,這些快手湯好做,并且營養價值也高,可以給孩子多喝一些。

4、 要保證一定的戶外運動時間
如果覺得孩子是積食導致的脾虛,平常可以多帶孩子在戶外進行運動,讓孩子在跑跑跳跳的過程增加價腸胃的蠕動,促進消化吸收,這也是一個健脾的好辦法。科學研究表明:每天進行一個小時以上戶外運動的孩子在脾胃上會比從不運動的孩子好很多。

5、 可以給孩子做些穴位刺激的按摩
捏脊,是中醫當中比較容易學會的按摩手法。讓孩子站立面向自己趴在爸爸身上,媽媽站在孩子身后,從臀部位置開始,兩手的大拇指和食指一起捏起孩子的3cm左右的肌膚,由下往上,不停地向上捏按,捏5下,一天1-2次,這種方法不僅可以很好的幫助孩子健脾,還能夠讓孩子長高。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生病是在所難免的,如何幫助孩子打下一個健康的身體就是父母應該動腦的事情了。
聰明的父母都會關注J媽學堂,每日分享孕產育兒小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