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紙黑字寫得清清楚楚的協議,居然到頭來還有這么多麻煩,真是心累。”近日,市民陳女士飽受“離婚后遺癥”的折磨,此“后遺癥”不僅潛伏了15年才發作,而且“治療”起來還勞神費力。
僅憑“離婚協議書”辦不了產權變更手續
事情還要從15年前說起。陳女士與李先生在婚姻存續期按揭購買了一處房產,登記了兩個人的名字,后來兩人因為感情不和,協議離婚。他們在“離婚協議書”中約定,離婚之后,剩余的15年貸款由陳女士歸還,房屋歸陳女士所有,雙方都在協議書落款處簽了字。
今年5月20日,貸款全部還清之后,陳女士帶著“離婚協議書”以及購房合同等材料來到市民中心的不動產窗口申請辦理產權變更手續,結果卻碰了釘子。工作人員表示,他們無法審查“離婚協議書”的真實性與合法性,不可能單憑一張紙、幾個字就把手續給辦了。
陳女士只好硬著頭皮找前夫協商
為此,陳女士向律師進行咨詢,得知若不及時辦理產權變更手續,除了難以處置這處房產外,風險隱患還有很多,例如,若是前夫出現債務問題,房屋有可能被查封凍結。若是前夫不幸意外離世,那么房屋還會涉及繼承問題。
“我以為離婚協議寫得清清楚楚了,結果還埋下了這么多隱患?!标惻繛榇藗噶四X筋。
根據窗口工作人員的建議,陳女士只有兩種方法可以辦理產權變更手續:請另一位產權所有人也就是前夫到場配合辦理,或者到法院通過訴訟的方式,確定房屋產權歸她所有,并判決前夫要履行配合辦理變更手續的義務。
考慮到走訴訟程序花費的時間、經濟與精力成本,陳女士只好硬著頭皮找到久未聯系的前夫協商此事,沒想到前夫的態度也不似15年前離婚時那么爽快了,短信不回,打電話也是愛理不理,后來干脆提出要一筆經濟補償。
“離婚協議書”公證后,順利辦好了產權變更手續
為了盡快將房屋產權變更,陳女士同意對前夫進行一些經濟補償,但是她很擔心,萬一自己付了錢,前夫又變卦了,那該怎么辦?
律師建議,陳女士在向前夫支付經濟補償之前,可以先辦理“離婚協議書”公證,同時辦理“委托書”公證,李先生委托一名雙方都信任的人(或第三方機構)代為出面辦理房屋產權變更的相關手續,這樣一來,前夫省了出面辦手續的麻煩,陳女士也不用再擔心事情還有變數。
最終,陳女士與前夫都接受了這個建議,申請公證員上門辦理“離婚協議書”和“委托書”公證后,陳女士將補償金現場轉賬給了前夫。第二天,拿著公證書與相關材料,陳女士與受托人一起到窗口順利辦理了產權變更手續,至此,陳女士終于松了一口氣。
如何避免“離婚后遺癥”?
“類似的‘離婚后遺癥’并不少見,大家千萬不要以為簽好了協議就不會踩到‘雷’。”本報法律顧問聶煒律師介紹,離婚通常分為訴訟離婚和協議離婚兩種。訴訟離婚涉及財產分割的,財產歸屬方拿著法院生效判決書可單方到登記機關辦理產權變更登記手續。協議離婚涉及財產分割的,需要雙方共同到登記機關辦理產權變更手續,在實際操作中,如果雙方沒有及時辦理變更手續,之后辦理時常常因為關系、心態等產生變化,出現各種糾紛,其中最常見的便是陳女士遇到的這種情況。
聶煒律師建議,在協議離婚時,雙方最好是通過提前還貸等方式當時就將產權變更等手續辦好。不然,也可以通過公證“離婚協議書”“委托書”的方式,委托一名雙方都信任的人或者第三方機構日后配合辦理,這樣也免除了雙方“不愿見面”“溝通困難”的尷尬。同時,經過公證的“離婚協議書”,即使出現一方反悔情況訴訟至了法院,通常法院也會依據公證書的內容作出判決。
(首席記者 李卉 通訊員 劉丹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