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圖表類試題特點與解題規律探微
作者:陳樹元 陳金強
當今世界,被人們稱之為讀圖時代。圖表憑借著它形象直觀、簡明概括的特點,滲透到生活的各個角落。并且被越來越廣泛地應用。讀圖已成為大家喜聞樂見的一種閱讀方式。圖表反映的內容包羅萬象:既有表現自我的內容,又有關注社會的題材:既有平常的生活故事,也有反映社會重大事件的新聞。圖表與學生的生活聯系非常緊密,符合新課標“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的理念與要求,因此該題型愈發成為中考的熱點。它用語言來表述表格、標識、圖畫等所包含的主要信息類題型,綜合考查對圖表的分析能力,要求從原始材料中篩選信息。進行分析、綜合,并運用簡明的語言概括出內容與觀點。它設題取材廣泛,形式多樣;考查內容豐富,可多角度考查學生的觀察、概括、鑒賞、語言表達、聯想想象、社會實踐等能力,是考查學生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典型試題之一。
從近年各地的中考試題看,圖表的類型主要有圖片(人、物、景)、圖標(徽記、標志)、漫畫、表格等:從命題解題角度可分為:常識類、概括說明類、信息篩選類、寫作類、活動類等。下面僅舉2008年部分省市中考題作一簡要說明。
一、常識類
常識的積累是語文素養的一個重要指標,了解天下事,關注社會,是一個現代人應具有的基本素質。課程標準一直在倡導“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要求學生關注社會與生活,提高其語文素養。因此,選擇為學生們所熟知的一些常識進行考查,是非常必要的。
[題1](廣西百色)請你認真觀察下圖,回答以下問題。
①整幅圖告訴我們的信息是:_________。
②圖中的“京”字像_________一樣。
③圖中五個相扣的圓環象征著_______ 。
[解題探微]本題的著眼點在于引導學生關注時事,關注熱點。考查的能力等級不高,但是平時如果不注重時事知識的積累,回答此題就比較困難。第1問要抓住圖標的構成來分析:它由中國印、拼音與數字、奧運五環標志三部分組成。抓住,了這些,也就抓住了它的要點,即時間——2008年,地點——北京,主題——舉行奧運會。第2問屬于聯想能力的考查,看似有一定的發散性,其實它仍具有一定的專指性,中國印規定了聯想的方向——它必須與奧運有關:張開雙臂奔跑的人。第3問是人們所共知的一個常識。回答時不能隨意發揮,只能說:它象征著五大洲的體育健兒相聚在一起。解答此題需要具備中國印與篆書、拼音和奧運會的常識及分析運用能力。
二、概括說明類
這類試題多為:概括漫畫的主旨、說明漫畫寓意,或提取徽標蘊含信息、闡釋圖標的構圖創意、介紹圖標設計的共同點等。如江蘇南京卷:用一句話概括“書生”漫畫的主旨。湖北恩施卷:請仔細觀察恩施州民族民間文化藝術節標志圖案。并用精練的文字對標志圖案的設計藝術進行說明。浙江金華卷:根據2008年北京奧運會火炬接力景觀設計圖片和相關說明,請你說說這些圖標設計的共同點是什么。解答此類題規律:準確理解。由表及里,透過現象,抓住本質,深入揣摩,闡釋意圖。涉及兩幅以上的圖片,異中求同。
[題2](浙江杭州市蕭山區)下圖是某同學本次活動中搜集來的綠色食品標志(圖一)與中國環境標志(圖二)圖,請任選一幅圖并根據畫面內容指出這幅標志圖的構圖創意。
構圖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題探微]本題涉及的是圖標(徽記),它高度凝練,蘊涵著豐富的寓意,意在考查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及語言實際運用能力。做此類題。第一步,要從整體上把握圖標的外形特點,以及涉及的時間、事物,注意中英文大小寫和變體。第二步,要注意觀察圖標的組成部分,弄清其內部關系。第三步,要善于由表及里,分析其內涵和寓意,從圖內想到圖外,聯系具體對象對圖標的創意作出合理想象與解釋。圖一示例:綠色食品標志圖由三部分構成,即上方的太陽、下方的葉片和中心的蓓蕾。標志為圓形,意為保護。整個圖形描繪了一幅明媚陽光照耀下的和諧生機,告訴人們綠色食品正是出自純凈、良好生態環境的安全無污染食品,能給人們帶來蓬勃的生命力。綠色食品標志還提醒人們要保護環境,通過改善人與環境的關系,創造自然界新的和諧。圖二示例:中國環境標志圖形由中心的青山、綠水、太陽及周圍的十個環組成。圖形的中心結構表示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外圍的十個環緊密結合,環環緊扣,表示公眾參與,共同保護環境;同時十個環的“環”字與環境的“環”同字,其寓意為“全民聯系起來。共同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
三、信息篩選類
此類題多為圖表解答題,一般在題干中提出明確的解答要求,有時在題干或標題中暗示考生一些答題的方向和角度。主要通過一些具體的調查數據,讓考生進行歸納整合:或總結出趨向性的東西,或篩選出共性的東西與特殊的現象。意在考查學生的邏輯歸納能力。做好此類題的要訣:明確題目要求,全面捕捉信息,重視數據變化,著眼圖表細節,表述簡潔規范。
[題3](黑龍江雞西市)觀察下面圖表,將提取的信息寫在圖表下面。
2003-2007年我國各類教育招生人數
提取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題探微]解題時要先看題干或表頭,找出表述對象。要橫向、縱向比較數據(減少或增加的程度),歸納出共性的趨向性的內容或異常的表現,不可只注意橫向比較而忽視了縱向比較。需要注意的是不少調查內容的對象多是針對考生的,因此,學生在歸納時尤其要關注與自己相關的內容或問題。本題從圖表中可以看出它的陳述對象是中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中,時間范圍是2003-2007年(五年),數據所顯示的是趨向性的內容——近五年,我國中等職業學校招生人數逐年上升,而普通高中招生人數變化不大。
四、寫作類
近年來不少地方將圖表與寫作巧妙結合,成為一個小作文的考查項目,這樣既考查了學生的讀圖表能力,又可以考查學生的寫作能力。還彌補了大作文往往因考查能力單一造成的真空。可謂一箭數雕。它一般要求學生對畫面內容進行說明,如南京卷,用說明文字介紹題為“書生”的漫畫。還有的要求對畫面進行描寫,如四川資陽市卷,簡單描述北川地震前后境況。有的要求針對畫面進行聯想,如福州市卷,海西中學初三某班開展“奧運情·中國心”綜合實踐活動,許多同學面對奧運五環標志,紛紛表達自己對北京奧運”的暢想。假設你是“丙同學”,請任選五環中的一環,從色彩的角度展開聯想、想象,發表自己的感言。有的要求針對畫面進行議論抒情,如南寧市卷,為圖中汶川地震廢墟下打手電筒讀書的女孩寫一段贊美詞。
[題4](河北省)觀察下面這幅漫畫,回答問題。
(1)用說明性語言介紹這幅漫畫的內容。
(2)漫畫中的老爺爺許的“愿”是什么?
[解題探微]本題考查的重點是學生的說明能力,這類試題在解答時要遵循“圖上東西都有用”這一看圖規律,做到:說明全面無遺漏,有標題的漫畫,標題不要丟落。說明順序要合理——認真分析圖表的方位,選擇從左到右或從右到左,或中間輻射兩邊,或從下到上,或由主到次依次展開。語言表達力求準確,避免無中生有、虛構內容。(1)示例:這是一幅題為“爺爺,生日快樂,許個愿吧!”的漫畫:畫面中間是插著蠟燭、寫有“2008”字樣的蛋糕;左面是三位胸前寫有“中國隊”字樣的運動員:右面是一位頭發稀疏、戴著眼鏡的老爺爺;畫面上方是老爺爺所想的一位手舉鮮花站在奧運會最高領獎臺上的運動員,他身后是懸掛著的五星紅旗。(2)示例:希望中國運動員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多拿金牌,為國爭光。
五、綜合活動類
它具有較強的綜合性與實踐性。常常以圖片作為主題材料。綜合考查學生的觀察、概括、設計策劃、口語交際、聯想想象、鑒賞等能力,考查的視野更加開闊,這就對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題5](浙江麗水市)有些新聞圖片,常常讓人感動不已。一個人、一件事,被定格在那一瞬間……
圖片一:
老人名叫閻瓊瑪,家住甘肅省迭部縣臘子口鄉朱立村,今年76歲。雖然每天要打柴背柴,但老太太總是面帶笑容。那是一種發自內心的笑容,沒有絲毫做作,沒有絲毫埋怨。幾十年的風雨歷程,這位老人早已習慣了艱難困苦,習慣了微笑面對人生。
圖片二(圖略):
在“5·12”大地震發生十余小時后,一位滿臉是血的男孩從廢墟中被救出。就在武警官兵準備把他轉移到安全地帶時,他艱難地舉起還能動彈的右手,虛弱而又標準地敬了一個少先隊隊禮。擔架上的小男孩不忘向援救他的官兵叔叔敬禮感恩的舉動,讓無數的人深受感動。后來人們知道,這位小男孩名叫郎錚。
(1)給這兩幅圖片分別擬一個標題。
(2)整合這兩幅圖片以及說明文字提供的信息,為本次語文綜合性學習設計一個主題。
(3)假如見到閻瓊瑪老人或者郎錚小朋友。你會對其中的一位說點什么?
[解題探微](1)所擬標題,首先要做到準確揭示圖片內容,具有專指性;其次要做到精練醒目,使讀者一目了然,留下深刻的印象;還要力求新穎,吸引讀者的眼球,有視覺沖擊力。擬標題時考生既可以關注表面的東西——人物的表情、動作及環境,如可擬為《微笑》《廢墟中的敬禮》;也可關注它所反映的精神——面對人生與他人的態度,可擬為《樂觀的老人》《感恩》。擬標題時,應格外注意并運用試題中說明圖片內容的重點詞語和重復性詞語。(2)活動主題的設計,可充分反映學生語文綜合能力水平。必須整合兩張圖片的有關信息,從中概括出共性的東西——“當人生的風雨向我們襲來的時候”“生活中的感動”。如果難以提取出共性的東西,可以單獨概括,但也要統一在一個主題中,如“樂觀與勇敢——支撐生命的力量”。(3)你會對其中的一位說點什么?要做到稱呼有禮貌,語言得體,抓住自己的動情點,恰當地表達對他們的敬意。
總之,圖表題常識性、綜合性、實踐性強。從語文學科自身來說。它可以綜合考查學生觀察與聽說讀寫能力;從跨學科學習來說,它可以與史地生、數理化、音體美、政治等學科有機滲透:從語文和生活的實踐關系來說。它可以將與生活密切相關的事物納入考題中。因此,學生平時要關注生活,注重實踐,蘊涵素養,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扎扎實實進行各方面的學習,加強積累,善于觀察,認真思考,勤于分析,強化訓練,不斷提高讀圖能力和語文綜合能力。這樣,解答此類試題定會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