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M的超級記憶、超級速算、時間管理學習經歷
我是N.C.M.,女,大連人,大學本科學歷,從事會計工作,平時愛好不多,這兩年沉迷考證,沒辦法,誰讓現在工作壓力大,競爭激烈呢,手里沒幾個拿得出手的證,心里不踏實呀!去年僥幸通過了司法考試,今年打算再搏一下CPA。
去年為了過司考,看了34本教材,這還沒包括講義和試題,閱讀和記憶量巨大。平時還得上班,可以用來學習的時間有限,沒有方法的死記硬背,不僅效率差,而且實在是痛苦。所以當今年決定考CPA時,就想先學學記憶方法。今年是打算CPA六科一起考,所以看書量和去年差不多,只不過這次不僅是記憶,還有計算。
我學習了超級記憶,讓我對記憶有了全新了解。用定樁、聯想等方法替代了原來的死記硬背。
如果在半個月前,有人說我可以在兩天內背完三字經,可以記住一幅撲克牌,我一定不敢相信的??赏ㄟ^半個月的學習,步步通關后,這些都不再是夢,而是已經實現的現實。此時,突然發現,原本認為只應該存在于電視上的那些腦力達人,也并沒有那么的遙不可及。
在超級速算學習過程中,學到了從左向右計算及乾坤大挪移等乘除速算方法。因為練的次數多了,讓我慢慢發現了些規律:
1、三位數乘9,即使是112*9也是四位數(1008),所以被乘數除非是110和111,其他都是四位數。
2、結果中第一位如果后面不進位,就是被乘數第一位減1
3、結果中第二位和第三位的計算方法相同,如下:
a.被乘數前一位大于等于后一位時,結果為:被乘數后一位減前一位加9
b.被乘數前一位小于后一位時,結果為:結果中前一位數字進一位,當前數字為被乘數后一位減前一位再減1
4、結果中第四位:10-被乘數第三位數字
例1:853*9=7677
1)8:8-1=7(②)
2)8>5:5-8+9=6(③a)
3)5>3:3-5+9=7(③a)
4)3:10-3=7(④)
例2:628*9=5652
1)6:6-1=5(②)
2)6>2:2-6+9=5(③a)+1(進位)=6
3)2<8:前一位數字進位,8-2-1=5(③b)
4)8:10-8=2(④)
2位乘除法:乘法還好,看了教學視頻和閃電速算中的方法,雖然慢些,但正確率還不錯,最大的麻煩是兩位數除法不僅是慢,正確率還低,在請教了指導老師左眼后,對估商有了一些思路,不再是漫無目的的亂試。因為只有兩位數,所以對前后兩位數字,用了兩個不同的方法。思路如下:
1、在對第一位數字估商時,將乘數盡量看成整數,如(4136/88,將88看成90,來快速確定第一位數字為4),但只看成整數,像84,86,這樣就容易出現錯誤,所以就列出了所有尾數為5乘以(2-9)后的結果,反復練習,從而快速判斷大概的結果范圍。
2、列出被除數尾數(0-9)除以(0-9)后所有可能的結果,再根據第一位數與乘數的乘積與被除數的差額來大致判斷大于5還是小于5,來最終確定結果。
在學習速算以前,兩位數的乘法、三位數以上的加減絕對是用計算機完成,都沒想過要自己想想。在學習的過程中,知道在計算時,要從左向右計算,并接觸了乾坤大挪移等乘除速算方法。通關之后才知道,其實這些也沒有多難,只是不知道方法而已。自己不能給自己設限,要大膽地去想去嘗試。人的智商都是差不多的,別人可以完成的事情,我也可以,最多只是時間問題。只要自己敢努力,沒有什么不可能。
使用海綿時間合理安排作息時間,設置每天6點起床打卡,22點睡前打卡,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用日連簽項目設置背單詞、聽課件、作習題等連簽任務,每天堅持學習打卡;用目標項目把CPA考試按時間段劃分若干目標任務,層層突破以達成目標;用日程項目按日期隨時記錄待辦事項,提醒按期完成,避免遺忘;把一些需要在近期處理的事項放入便簽,并按照四象限法則根據重要性和緊急性進行排序,以便明確事項的完成順序,避免因事情太多,而無從著手。
想做的事情很多,想學的事情也很多,但真正開始付諸行動的確很少,歸根緣由就是拖延。
我最大的拖延問題就是明知某些事應該做,可就是懶得動,上上網、玩玩手機,感覺都很開心。事情嘛,等等再做也來得及,或者覺得等一切都準備好了,再實行不是更好?可是回頭想起來又覺得后悔,浪費了時間。
凡事不用太過糾結,想作就立刻去作嘍。條件不足,就在過程中創造條件,完善條件。事情并不見得會像想的那么困難和復雜。困難不會因為想像就被化解,只有立刻行動才能排除萬難。
每個人每天都會做很多事,有難事、易事,有要事、有瑣事,有急事、有雜事,讓我們每天焦頭爛額,無所事從。感覺做了很多的事,卻沒什么成效。
如果說這世界上有什么事情是絕對公平的,那恐怕只有時間了,不論貧富貴賤,每個人每天都只有24小時,區別僅在于你用它做了什么?
列出需要完成的各項任務、待辦事項、學習計劃等,按輕重緩急加以排列,并制作屬于自己的時間計劃表,把各項內容分別填入,再按時間、重要程度等去實施完成。注意定期檢查完成情況并進行總結,為以后更好更合理的計劃時間打下基礎。
四象限法是將事情分為:重要且緊急;重要不緊急;不緊急不重要;緊急且不重要。針對這四種情況,給出不同的處理原則:
1、重要且緊急,處理原則:優先去做,如:即將開始的會議;
2、重要不緊急,處理原則:盡量多做,如:閱讀書籍;
3、不緊急不重要,處理原則:盡量不做,如:玩手機;
4、緊急且不重要,處理原則:盡量少做,如:搶紅包;
當然,將事情列出來不是目的,重要的是將事情按這四種情況區分后,再予以處理,從而完成目標。
番茄工作法是由弗朗西斯科·西里洛于1992年創立的一種相對于微觀的時間管理方法。將番茄時間設為25分鐘,專注工作,中途不允許做任何與該任務無關的事,直到番茄時鐘響起,然后在紙上畫一個X短暫休息一下(5分鐘就行),每4個番茄時段多休息一會兒。
使用番茄工作法可有效鍛煉短期專注力。當然,專注不只是短時間內集中注意力,更是長時間內對目標的持續推進。柳比歇夫一生發布了70余部學術著作,從分散分析、生物分類學到昆蟲類等。各種各樣的論文和專著,他一共寫了五百多印張。五百印張,等于一萬二千五百張打字稿。如果沒有對目標的專注,對時間的把控,他又怎么會有如此成就?雖然不是每個人都要和他一樣成為某方面的專家,不過培養專注力,讓人生更成功,卻一定是每個人的希望。
GTD工作法分五步,分別是:收集、處理、整理組織、回顧、執行。
1、收集:將大腦中的事情記錄下來,清空大腦,將任務可視化。
2、處理:將事務初步分類整理。
3、整理組織:將事務按自己做、別人做、固定日期做、有空依次做分類,即進一步分類可行動的事務并持續跟進。
4、回顧:分為每天回顧(下一步行動清單和日程表)、每周回顧(所有清單并清空大腦)、定期回顧(目標、愿景、價值觀),這樣可以保持更新,任務可執行。
5、執行:按重要性、時間、環境、精力不同選擇不同方案,這樣可以伴隨情況的改變作出執行的選擇。
毛主席喜歡鉆研,讀書“三溫四復”;李嘉誠自律,每天6點早起。他們都是成功者,他們也都是自律的人。沒有人會無緣無故的成功,那都是勤奮的收獲。
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以后,也要繼續使用海綿APP,合理使用倒計時、日督導、愛早起、愛早睡這些功能,讓自己養成好的生活習慣。雖然,習慣的養成不可能一蹴而就,不過,通過每天的堅持,相信總會有質變的那天。
每個人每天都有24小時,可每個人的成就卻天差地別,原因何在?是因為出身?是因為教育?還是因為財富?我更愿意相信是因為:比你優秀的人,比你更努力。
以前聽說過這么一句話,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捎质鞘裁礇Q定習慣?習慣又是如何養成的呢?通過這段期間對時間管理的學習,讓我明白只有想沒有做是不可能形成習慣的,習慣是通過一次又一次的行動逐步形成,它不可能一蹴而就,立刻行動+有效行為+堅持,是習慣養成的必經之路。
現代社會競爭激烈,知識日新月異,學習已不再是學生的專項任務。提升學歷、專業資格之類的考試比比皆是,讓人應接不暇,可是作為上班族,工作、生活又用去了大半的時間,想安排出整塊的時間去學習已經不太現實,所以怎么用有限的時間來最大限度提升自己的價值,成了當務之急。未來的路很長,要學習的知識也很多,萬事不可能一蹴而就,循序漸進,一步步來,一關一關過,相信只要我們堅持努力,必將獲得成功,活出自信。
(作者:N.C.M.編輯:葉葉、記憶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