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作為父母卦的“乾”坤兩卦:--懂了“乾坤”也就懂了《易經》

下圖便是《易經》64卦中“乾坤”兩卦,乾卦是六爻皆陽爻的純陽之卦,坤卦是六爻皆陰爻的純陰之卦。其余62卦皆有乾坤二卦相錯相綜而來,故乾坤兩卦也被稱為“父母卦”。所以說,讀懂了乾坤兩卦也就讀懂了易經這句話一點兒也不夸張。

在深入學習乾坤兩卦之前,需要澄清幾個概念,以便于大家更清楚地學習:

卦辭

爻辭

彖辭

象辭

文言傳

由于《易經》開始是由陰陽符號組合而成,屬于“無字天書”。古代賢哲為了讓學習者便于更好的理解,創作了“十翼”,相當于給這本“無字天書”插上了翅膀。這“十翼”分別是:《彖》上下、《象》上下、《文言》、《系辭》上下、《說卦》、《序卦》、《雜卦》共有十篇。

易原文中有卦辭和爻辭。

卦辭:說明每一卦義的文辭,是對卦整體的吉兇斷定。

爻辭:每卦每一爻下所系文辭,是對這一爻的吉兇斷定。

《彖傳》則應該是為卦辭作的“傳”,也就是對卦辭的解釋,但實際上它也直接解釋卦義:統論一卦之義。

《象傳》分《大象傳》、《小象傳》。《大象傳》解釋卦辭,主要從卦象來闡釋社會倫理道德意義,《小象傳》解釋爻辭。《象傳》和《彖傳》二者的共同點是:通過闡釋卦辭、象辭所蘊涵的道理,告知人們如何正確決定自己的行動。

《文言傳》是專門解釋乾、坤兩卦的一部文筆優美的哲學散文。因為乾坤二卦在易經六十四卦當中具有特殊地位,是理解《易經》的關鍵。

《系辭傳》,分為上、下兩部分,相當于易經的概論或者總論。

個人認為:《系辭傳》和《文言傳》由于具備極高的哲學和文學價值,不僅《易經》愛好者和研習者必背讀物,而且還應當是每一位學生初中畢業之前的必背讀物。

了解了以上的基本內容,我們就可以從乾坤開始,逐步去探索《易經》的奧秘了。六十四卦以乾、坤卦開宗,由此啟動一切錯綜復雜的變化。《易緯 乾鑿度》:“乾坤,陰陽之根本,萬物之祖宗。”《序卦傳》開章即稱:“有天地然后萬物生焉,盈天地之間者唯萬物。"以乾坤為天地,下接生命誕生的屯卦。《系詞傳》稱乾坤為“易之蘊”、“易之門”,斷言:“乾坤毀,則無以見易;易不可見,則乾坤或幾乎息矣!”《系辭傳》末章云:“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險;夫坤,天下之至順也,德行恒簡以知阻 "發揮乾健坤順的意涵,并歸之于易簡,以此而知天下之險阻。這又呼應《系辭傳》首章“乾以易知,坤以簡能……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易簡是良知良能,公正客觀、無私無我,知天下之理、成天下之事的關鍵全在于此。傳稱頌天地之德,每云,“天無私覆,地無私載。"亦合乾坤易簡之象。 乾坤更重要的定義,應為《系辭傳》首章再前的兩句:“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主導一切的創始,坤配合乾落實萬事萬物的生成。乾卦《彖傳》云:“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坤卦《彖傳》云:“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元即一切生生本體——太極!乾元、坤元為太極的一體兩面,不稱乾之元、坤之元,徑稱乾元、坤元,又顯示體用不二之義。熊十力先生專著《乾坤衍》一書,廣衍乾坤二彖傳之義,歸結乾為生命、心靈的總稱,坤為物質、能力的總名。《系辭傳》云:"乾,陽物也;坤,陰物也。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以體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陰陽剛柔,乾坤合德即為心物合一之論,而天地間的生生化化。皆不能逾越此范疇。《系辭傳》又云:"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一字是動詞,一陰一陽之道,即太極生兩儀,點出上述乾元、坤元之義。由于繼之者善,故而乾卦 《文言傳》稱:"元者,善之長也。《坤卦文言》稱:“積善之家,必有余慶。”傳統儒家的性善論,在此有間接的表述。至于《大象傳》,所謂"天行健""地勢坤",則依循 《易經》的取象法則, 以天地為乾坤之象。接下來,我們分別從乾坤兩卦的卦辭、爻辭、彖辭、象辭、文言來了解和學習乾坤兩卦。

乾卦〖卦辭原文〗元,亨,利,貞。

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文言】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干也。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貞。”

元有大、始之意,代表時空位序上的最高點,為一切生生創造的本源。

亨即通, 人天通、人際通、人事通達無阻。

利表示有生產利益,有績效和實際貢獻。

貞為固守正道、行事的基本法則。

《文言傳》稱元、亨、利、貞為四德,乾為天,故亦為無私無我、樂善好生的天德。六十四卦中,除乾為四德純備外,另有坤、屯、隨、臨、無妄、革六卦,卦辭中亦見元、亨、利、 貞四字,只是各有附加條件,必須做到了才元、亨、利、貞才與天合德、和乾卦一樣偉大。還有些卦具備其中三種德性,如蒙、需、同人、離、成、恒、萃、兌、渙、小過、既濟等,有亨、利、貞而無元;如蠱,有元、亨、利而無貞。此即表示蒙、咸等卦元德不顯,須致力啟蒙復元以求完美,而蠱卦則惑亂失正,須找回貞德以撥亂反正。依此類推,還有具二德、一德,甚至完全缺德者。學易者以元亨利貞為指標,看卦辭即可對卦性有概括的了解。

大是贊辭,贊嘆創造本原的偉大,萬事萬物都藉他開始。太極統天地,所以稱統天。云行雨施,象征天地之間造化之機洋溢。大明即指乾元光明四達的德行。終始指終而復始,生生不息之義。乾卦六爻以龍取象,六龍代表各種不同階段的變化,時乘六龍是說隨時變化,且能充分掌握主導的優勢。人若做得到這點就可以駕馭天地的變化。乾元統天,人能馭天,只要能參透創造的奧秘,人都可以和天地一樣偉大!《茍子·天論篇》有云:“大天而思之,孰與物畜而制之?從天而頌之, 孰與制天命而用之?望時而待之,孰與應時而使之!"氣魄雄偉,大有乾卦《彖傳》的精神。

彖文至此,可說是解釋《卦辭》元、亨二字,往下再發揮利、貞的含義。乾道變化,創生萬物,各有其本性與天命,順其自然正常發展尊重其個性,再修潤調節以保障 群體的和諧。《中庸》開宗明義:"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說卦傳》稱圣人作易 “將以順性命之理",此即各正性命。老子云:"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剛柔互濟、陰陽和合,此即保合太和。二者都做到,,才達到利貞的境界。既要尊重個體的獨立,又要保障整體的和諧,那么人類社會究竟怎樣設計才好? “ 首出庶物,萬國咸寧"道出了一針見血的答案。庶物即眾人,元首必須從眾人之中推舉出來,天下萬國才都會安寧。咸為無心之感,天下萬民自然而然、和諧感通,落實了乾卦的天德境界。

《大象傳》:“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宇宙天體亙古以來運轉不息,學易亦應效法剛健進取的精神,自立自強、永不懈怠。此處標舉自強二字,教人自師其性、師父領過門,修行在個人,完全不假外求 。

乾卦各爻

初九

〖原文〗潛龍勿用。

【象傳】潛龍勿用,陽在下也。

【文言】初九曰:“潛龍勿用。”何謂也?子曰:“龍,德而隱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潛龍也。”

初九潛龍,氣候未成,位卑職微,適合觀察學習,地位低下,難以發揮作用,不適合有任何行動,故稱勿用。

君子以德為行,日可見之行也。“潛”之為言也,隱而未見,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潛龍的位置,勉強做也不可能成功,所以不輕舉妄動。

九二

〖原文〗見(xiàn)龍在田,利見大人。

【象傳】見龍在田,德施普也。

【文言】九二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何謂也?子曰:“龍,德而中正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謹,閑邪存其誠,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德也。”

九二居下卦之中位,故稱中正者也。在一個單位為民間領袖的位置。從潛龍過來,經過幾年的歷練,有能力有號召力,此時利于見到上卦居中正之位的九五方能發揮更大的作為。此時更要謹言慎行、去偽存誠、遏惡揚善、不居功,不夸耀。

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辯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德也。這時候,該潛的時候潛,該見的時候見。

九三

〖原文〗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象傳】終日乾乾,反復道也。

【文言】九三曰:“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何謂也?子曰:“君子進德修業。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知至至之,可與言幾也。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無咎矣。”

九三居下卦之終,為求更進一步,整天健而又健的奮斗,不斷鞭策自己,到晚上都不休息保持警惕。

九三,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無咎”矣。

九四

〖原文〗或躍在淵,無咎。

【象傳】或躍在淵,進無咎也。

【文言】九四曰:“或躍在淵,無咎。”何謂也?子曰:“上下無常,非為邪也。進退無恒,非離群也。君子進德修業,欲及時也。故無咎。”

九四更進一步,在組織單位中基本處于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此時往往會有功高震主之嫌,一方面躍躍欲試,一方面戰戰兢兢。

九四,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無咎”。“或躍在淵”,用的極為精妙,生動的展示了九四的處境:往前一步可取九五之位,一招不慎墜入深淵。

九三和九四同處天地人三才中的“人位”,為一個組織單位的中堅核心力量,同時又往往會遭九五嫉妒。而九二之位,初出茅廬,距離九五又比較遠,往往有機會屢立戰功,為九五賞識。因此,“三多兇、四多懼;二多功,五多譽”之說。

九五

〖原文〗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象傳】飛龍在天,大人造也。

【文言】九五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何謂也?子曰:“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云從龍,風從虎。圣人作而萬物睹。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

九五當位中正,大權在握,有飛龍在天之象。下有九二相應,若得代表民間勢力的核心力支持,位置會更加穩固,故稱利見大人。

文言傳中,有一句描述九五的文字,我特別喜歡,任何重新闡述的文字都屬畫蛇添足:

夫“大人”者,

與天地合其德,

與日月合其明,

與四時合其序,

與鬼神合其吉兇;

先天而天弗違,

后天而奉天時。

天且弗違,

而況于人乎?

況于鬼神乎?

上九

〖原文〗亢龍有悔。

【象傳】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

【文言】上九曰:“亢龍有悔。”何謂也?子曰:“貴而無位,高而無民,賢人在下位而無輔,是以動而有悔也。”

上九已失實權,人走茶涼。

“亢”之為言也,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其唯圣人乎!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亢”為太過,過剛易折。只知進而不知退是不對的,該退就退也不失為正道!

用九

〖原文〗見群龍無首,吉。

【象傳】用九,天德不可為首也。

乾元用九是總綱,也是終極境界,地位相當特殊。群龍無首,現在多為貶義,而在易經之終則為真正的見道之言,大家都是龍各居其位,自立自強,自動自發,不需要任何人來領導督促,這絕對是吉的。天德普施,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

坤卦

卦辭

〖卦辭原文〗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

彖曰: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坤厚載物,德合無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馬地類,行地無疆,柔順利貞。君子攸【yōu】行,先迷失道,後順得常。西南得朋,乃與類行;東北喪朋,乃終有慶。安貞之吉,應地無疆。

象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坤德深厚包容、承載萬物,學易君子應取法其博大的氣勢,培養與他人共事的胸襟和能耐。以乾自強,以坤容物,一直是中國傳統訓勉人的要旨。天行地勢,用字亦有計較:天體運行為自然之理,山河大地、高低起伏則顯現曲折之勢。宏觀宇宙,星羅棋布、萬象森然,運轉似無窒礙;實落大地,才發現險阻崎嶇,行動不易。天行必須配合地勢,才能巨細靡遺,長養不息。人間世的奮斗也是一樣:據理失勢,行事萬般艱難;占勢失理,雖得逞一時,長久必敗。其實,整部《易經》就在講理、勢二字,教人依理順勢的重要,乾坤二象已見端倪。坤卦不斷強調牝馬之貞、西南得朋,以及先迷后得主,即因權勢私欲會讓人墜落腐敗,必須依循天理、理勢合一才是正道。

坤卦爻辭

初六

〖原文〗履霜,堅冰至。

【象傳】履霜堅冰,陰始凝也。馴致其道,至堅冰也。

【文言】 坤至柔而動也剛,至靜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萬物而化光。坤道其順乎,承天而時行。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由辯之不早辯也。

寒氣凝結成霜,若順勢發展,必定凍結成堅冰,提醒人防微杜漸。

六二

〖原文〗直方大,不習無不利。

【象傳】六二之動,直以方也。不習無不利,地道光也。

【文言】“直”其正也,“方”其義也。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敬義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習無不利。”

六二中正當位,為坤之正位,坤德之美盡于此爻見之。易理所標榜的陽極轉陰、陰中有陽嗎,正因為坤中含有乾的基因,所以透過學習,才能擺脫形體的拘束,而與乾一樣偉大。不習的習指后天的利欲染習,坤效乾,修成正果,清凈自在,故你不習無不利。老子有云:"吾之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私欲去而公理彰,乾坤合德,這是道德最高的表現。

六三

〖原文〗含章可貞,或從王事,無成有終。

【象傳】含章可貞,以時發也。或從王事,知光大也。

【文言】陰雖有美,“含”之以從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無成”而代“有終”也。

六三進入“人”位,是非憂患增多。陰居陽位,易招兇險,必須韜光養晦以避咎。

六三爻變,變謙卦。謙亨,君于有終、謙尊而光,正與爻意相合 。

六四

〖原文〗括囊,無咎無譽。

【象傳】括囊無咎,慎不害也。

【文言】天地變化,草木蕃,天地閉,賢人隱。《易》曰:“括囊,無咎無譽。”蓋言謹也。

六四進入上卦,為功高震主的多懼之地,更須倍加小心。括是固結不解、凝滯不行之意,括囊是用繩于將袋口系緊,象征為人謹言慎行,半點口風不露。這么當然無咎,可也無譽。其實人生的咎和譽往往伴隨而至,所謂名滿天下,謗亦隨之。孟子又云:“有求全之毀,有不虞之譽”世俗的毀譽,不必太認真。處于六四的敏感時位,咎致罪、譽致疑,皆非好事,還是謹慎自持,以免遭打擊迫害。

六五

〖原文〗黃裳,元吉。

【象傳】黃裳元吉,文在中也。

【文言】君子“黃”中通理,正位居體,美在其中,而暢于四支,發于事業,美之至也!

六五為坤卦君位,虛中任賢,不剛愎自用,和一般九五的領導風格不同。黃裳之喻相當隱晦,卻涵蘊甚深:黃為中色,代表中道,也是尊貴的象征,歷代皇帝穿黃袍即顯此義;裳為下衣,以遮蔽、美化下體。六五稱黃裳而不稱黃衣表示居上位而不自高自大,懂得尊重及運用民間的智慧和力量,這樣做上下一定和睦,國家社會充滿了蓮勃的生機,故稱元吉。經天緯地為文,文在中即內在美,坤六五卑己尊人,用眾人之能以領導社會,這是最上乘的帝王之道。

坤卦六五的領導風格,在其他一些與政事密切相關的卦中亦可見到,且也發揮了重大的效果:例如,如日中天、資源雄厚的大有卦,革命后心建設的鼎卦,化解矛盾,激勵團隊成長的升卦……

上六

〖原文〗龍戰于野,其血玄黃。

【象傳】龍戰于野,其道窮也。

【文言】陰疑于陽必戰,為其嫌于無陽也。故稱“龍”焉猶未離其類也,故稱“血”焉。夫“玄黃”者,天地之雜也,天玄而地黃。

上六陰極轉陽,窮則變,故而出現了龍的意象。龍戰于野,表示陰勢坐大,陰陽相戰,雙方必有損傷,故稱其血玄黃。

初六履霜,若不能杜漸防微,上六龍戰,即為堅冰之至。

用六

〖原文〗利永貞

【象傳】用六永貞,以大終也。用六是將坤柔的精神發揮到極致,利于永遠固守正道。坤的牝馬之貞,不論奮斗的過程中西南得朋,或東北喪朋,最終仍得乾陽之主,以獲安貞之吉。歷盡譜劫而修成正果。

《易經》以乾、坤二卦開宗,乾卦九五飛龍在天不言吉,只提醒利見大人,免因愎自用而入亢龍窮途,最后再以用九見群龍無首而獲吉。坤卦六五黃裳則言元吉。

《系辭傳》有一章論“制器尚象",舉乾坤為例,闡發人類政治文明的精義:“神農氏沒,黃帝堯舜氏作。通其變,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是以自天祐之,吉無不利。皇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窮變通久為《易經》的大原則,乾剛坤柔、陰陽變化,陰極轉陽、陽極轉陰,充分演證了變易之道。垂衣裳而天下治,即所謂無為而治,重民養民而不擾民,正合群龍無首、黃裳元吉之義。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易經·系辭》通講(七十七)
《易經》乾卦 原文全解析
認識易學術語:元亨利貞
回歸本源,發脈清流 |論《易經》中的“用九”和“用六”之本義
新譯《易經》之乾坤兩卦
《易經》中的成語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田县| 虎林市| 集安市| 清丰县| 定兴县| 上杭县| 山东省| 惠来县| 宁明县| 清镇市| 阳原县| 河东区| 新疆| 苍南县| 昌黎县| 博湖县| 荃湾区| 银川市| 灵寿县| 同心县| 灵川县| 余江县| 肇源县| 靖边县| 茂名市| 宿州市| 宁武县| 古浪县| 简阳市| 弋阳县| 北票市| 贵德县| 临湘市| 宁国市| 囊谦县| 大庆市| 灌阳县| 巍山| 苏尼特左旗| 中方县| 永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