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農戶聯保貸款的穩固性和安全性
作者:安徽銀監局副局長袁成剛
來源:《中國農村金融》2015年第16期
近年來,農戶聯保貸款因其無需抵押物、融資門檻較低、手續便捷等優勢,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農戶貸款難的問題,助推了農業產業化進程。但在推廣中,農戶聯保貸款還存在一些突出的問題,制約了該項業務的健康發展。
聯保貸款發展面臨瓶頸
從安徽的情況來看,全省農村中小金融機構聯保貸款規模呈萎縮態勢且不良占比較高,存在聯保貸款期限與生產周期不匹配、聯保貸款利率與生產利潤率不匹配的情況。
2014年末,安徽全省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發放的農戶聯保貸款中,期限6~12個月的占比高達73.81%,期限6個月以內的占比為21.48%,一年以上僅占4.71%。而種植養殖業獲得收益一般需要兩至三年時間。 同時,利率上浮50%~100%占比高達71.79%,而利率上浮50%以內的僅占19.93%。農戶聯保貸款融資的高成本與同期農業產業利潤率(約10%)不匹配,影響該業務可持續發展。
在實踐中,聯保貸款存在以下突出問題。
組建高質量聯保小組難度大,聯保約束缺乏有效性。一是貸款申請要求“聯保小組成員一般不少于5戶”,由于受責任牽制,農戶普遍存在“聯強不聯弱、聯親不聯疏”心理,部分農戶很難找出符合條件、自愿組合的聯保農戶,常出現“拉郎配”或動員親友組建等現象,造成信用風險加大。二是聯保協議對違約成員缺乏有效制約,“聯而不保”、中途退保等現象突出。聯保小組成員貸款不能按期償還,其他成員逃避連帶保證責任現象時有發生。三是部分聯保小組成員集借款人與擔保人于一身,貸款看似風險分散,但往往形成“互連保”“連環保”,人為造成責任推諉和風險隱患,增加貸款清收難度。
貸款易形成集中度風險,資金流向難以有效把控。一是從實踐經驗看,地域集中且從事相同或相似經營項目的農戶更易組成聯保小組,而當發生自然災害、疫情或市場價格波動時,會影響所有成員的還貸能力,造成貸款風險集中。如蕪湖某村鎮銀行2013年發放的一筆農戶聯保貸款,共六戶組成,經營項目均為種植油桃,因天氣原因導致當年油桃產量不高造成全面虧損,聯保小組整體還款能力受到較大影響。二是由于農戶聯保貸款金額較小,信貸資金實行自主支付,銀行對資金流向難以控制,貸款資金易被挪用。部分聯保小組成員互為擔保,多頭貸款,名義上是聯保,實際上貸款為一戶所用,形成事實上的“壘大戶”。
貸款風險管理粗放,貸款發放積極性較低。一是貸款成本效益不匹配。聯保貸款額度小、點多分散,信貸審查、授信、貸后管理等需要付出較高成本。二是信息采集不細致、維護不及時、掌握不準確,部分客戶經理未開展實地調查,對農戶生產資金需求、經營項目及家庭收入等情況未作全面深入了解,無法真實掌握聯保農戶信用狀況。三是部分客戶經理違規操作,埋下聯保貸款到期無法收回的隱患。四是隨著信貸責任追究力度加大以及貸款違約率較高,部分機構發放聯保貸款積極性不高。
相關配套措施不健全,持續發展缺乏保障。一是農村地區信用體系建設滯后,征信體系尚未完全建立,一些農村金融消費者信用意識薄弱,逃廢債現象時有發生。二是農戶聯保貸款的政策支持沒有從授信、統計制度、服務機構等方面進行細化。三是對銀行機構發放聯保貸款在稅收、費用補貼以及風險補償等方面缺乏機制保障和制度支撐。
完善聯保貸款的對策
堅定服務“三農”定位,強化聯保貸款管理機制。一是強化支農服務意識,不斷滿足“三農”發展合理資金需求,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二是建立完善聯保貸款各項制度,強化信貸人員合規管理、依法經營意識。健全聯保小組成員的信貸準入機制,完善聯保貸款風險過濾、預警機制及聯保貸款正向激勵和績效考評等機制,以適應新形勢下農戶聯保貸款發展的需要。
積極推動聯保貸款創新,增強貸款穩固性和安全性。一是探索交叉擔保。鼓勵農戶跨區域跨行業進行交叉擔保,有效解決當前農戶擔保區域、行業過于集中的問題,降低規模性風險。同時,銀行機構可通過實地調查、組織農戶召開座談會等方式,為具有聯保貸款意向的農戶搭建溝通平臺,解決聯保小組內成員缺乏了解和信任的問題。二是探索與產業鏈擔保結合。聯保貸款運用“公司+農戶”的產業鏈擔保方式,由銀行機構、聯保小組、農業企業三方簽訂協議。規定責任條款,將小組聯保與產業鏈擔保結合起來,由農業企業加固貸款擔保,提高貸款的安全性。
建立完善貸款風險補償機制,提高貸款風險控制和保障能力。一是探索建立農戶聯保的風險補償機制,由政府設立補償基金,以財政貼息的形式對農戶聯保造成的不良進行補償,切實增強銀行和農戶的風險承受能力。二是建立健全涉農貸款保險制度,以抵御農業生產經營中出現的自然災害和市場變化等系統性風險,為涉農貸款提供互助性的保險保障,切實增強農戶的風險承受能力。
加快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優化貸款經營環境。一是繼續深化農村信用體系建設,逐步建立全體農戶信用檔案,做好評定信用等級等基礎工作,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加快創建信用戶、信用村、信用鎮,形成誠實守信的社會風氣,營造良好的農村信用環境。二是定期對現有聯保小組進行金融知識輔導和宣傳,普及金融知識,引導廣大農戶樹立風險意識,增強其防范風險的能力。